历经兴废盛衰的古城,如今只是在默默的从容与淡定之中迎接花开花落的四季轮回。

中原诸城,很难找出一个如洛阳般风流雅致的城市了。

洛阳的美细致典雅、空灵禅意。一千年的精气魂魄至今萦绕在古刹深宫的飞檐脊兽上。但倘若如此,洛阳也不过是个旧日时光的精美重现,缺少鲜活肆意的生命体,还好,洛阳有百万株牡丹,在仲春之际,肆意地盛开。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和刘禹锡写出了千年前的四月,花的艳潮在盛世大唐的桥边陌上、宫内坊间肆意流淌。洛阳赏牡丹,漫天国色天香中,最能看到掩埋在这座古老城市的心底的美丽与哀愁。

千年之后,一切浮华随时光剥落,唯有牡丹花开依旧。

历经兴废盛衰的古城,如今只是在默默的从容与淡定之中迎接花开花落的四季轮回。而洛阳牡丹花会,已经跻身国内四大旅游节会之列,并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乐,迎来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刻——洛阳牡丹花会。

来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涌向洛阳的各大公园,就为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在这个时节,你不需要花钱特意到牡丹公园里观赏,因为在大街小巷里,牡丹花随处可见。

置身于这花的海洋,你会感到一种来自于心灵上的放松和享受。

洛阳盛产牡丹,民间有个极有趣的传说。说是在隆冬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武则天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谁知道牡丹枝干虽被烧焦,到第二年春,反而开得更盛。人们对牡丹更有偏爱,赞之为“劲骨刚身”、“焦骨牡丹”。

宋代欧阳修曾把中国各地的牡丹加以对比,得出了牡丹“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一说便流传下来。

牡丹在洛阳栽培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年。现在洛阳种植的牡丹有多个品种,其中“姚黄”为王、“魏紫”为后。

在对牡丹一饱眼福之余,还可尽情地欣赏夜晚的灯展,白天的庙会及灿烂的牡丹文化——牡丹笔会、牡丹音乐晚会、牡丹诗词碑文、牡丹插花、牡丹盆景艺术展等等。洛阳人对牡丹的热爱,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真心喜欢,而不是因为牡丹带来的巨大利益。

因此,总是觉得要到洛阳旅游,要赶在牡丹花开的时候,不仅是为了看牡丹,也为了感受洛阳人对牡丹的热情。

注:本文独家刊发于《河南旅游新生活》年春季刊,其它媒体转载转发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