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洪江甜甜的洪江bull花语花事
芳菲四月,春深时节,在雪峰山下的洗马乡,在传统古村落古楼坪村易孔昭旧居“三进堂”和“槐花堂”的庭院里,几株牡丹正傲然盛开。她绚丽娇艳,秀韵多姿,在这古老的宅院里大放光芒。 牡丹花喜欢温凉气候,性较耐寒,喜阳光不耐热,原产于我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是多年生的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它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百花之王”之称,其中又以“洛阳牡丹甲天下”。刘禹锡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然而,在这远离“京城”千万里的湘西山区,在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为何有“国色天香”隐匿于此? 原来,这几株牡丹正是百年之前从洛阳远道而来。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乱,清廷派左宗棠前往镇压,调易孔昭办甘南支应局,兼理南路粮饷器械,随左宗棠出关。后易孔昭归里时路经洛阳,见满城花开,众芳吐艳,便千里迢迢带回数株,植于家中庭院,命人悉心照料。时光变迁,朝代更迭,昔日的庭院逐渐破败,新进的住户几乎不识牡丹模样。旧时衣食不保,即便识得,谁还有心让一株花占据这珍贵的肥地?满园牡丹几经毁损,仅剩三株。其中,易孔昭出生旧居“三进堂”两株,生活旧居“槐花堂”一株。 那日,晨雨蒙蒙,我斜一把纸伞步入孔昭旧居,那幽静弯曲的青石板,那沉默的雕花窗棂,那团在细雨如愁中模糊的绿意,那粒水珠在蕾的清丽花骨朵儿,仿佛要向你诉说百年。看曾经的主人征战沙场金戈铁马,看漫长的凄风苦雨中人们无望的挣扎......再看如今,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春风细雨中,曾经凄凉荒败的庭院再次生机焕发。 (3月20日,洗马乡政府工作人员易慧姣向易传秀等人介绍易孔昭旧居“三进堂”保护修复情况。陈甘乐摄) 从此,我便日日来望,等它开花。期间,我看到了古村保护开发项目——易孔昭旧居修复工程的完成;偶遇了从新疆回乡探亲的易孔昭第五代、第六代传人。在牡丹花前,我们共叙乡情共感盛世。易孔昭第五代孙女易传秀和第六代孙易思平看到祖上太公的旧居被修复如旧喜溢脸庞,对国家出资保护古村落、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的做法表示由衷感谢。 易孔昭旧居修复完成 今日,百年牡丹花又开,层层叠叠,浓郁芳香。敬爱的周总理曾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宝,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古村这几株盛开的牡丹今天不正诠释了它真正的含义吗? 来源:洪江市新闻网 编辑:王苇审核:刘辉霞终审:周圣华 《微洪江》是由中共洪江市委宣传部主办,以全新的权威视角,带您一起共同品鉴美丽新洪江。 易慧姣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3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简笔画玫瑰儿童简笔画大全
- 下一篇文章: 花语小课堂洋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