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个谜一般的人物,作为书中的女三号,来历不明,经历不详,很会来事,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从前几次对《红楼梦》的解读,我们对作者的创作思路已逐渐清晰。作为亡国的明朝遗老们,国破家亡,朝代更替已是事实。只能在“悼红轩”中,怀念明朝的亡国之痛,反思亡国之因,并揭露清朝窃取明朝政权,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往事。今天我们就从《红楼梦》原著中,寻找一些隐藏的蛛丝马迹,解开薛宝钗的面纱。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明线是讲述,宝钗黛的三角恋。宝钗和黛玉都想得到贾宝玉。贾宝玉在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之间,虽然偏向于黛玉,但对宝钗也有所暧昧。最后,在贾府的一系列操作下,宝玉娶了宝钗。跟大清最终在一系列神操作之后,取代了大明的江山相非常相似。那么,薛宝钗在历史上有没有历史原型呢?

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书中薛姨妈跟贾府的王夫人是姐妹,有这一层远亲关系,薛宝钗才能跟随薛姨妈来到了贾府,来的目的,说是为了参加皇帝的选妃,这是点名薛家就是冲着京城的权势去的。薛家人进荣国府,不是薛宝钗决定的,薛家人弄个“金玉良姻”的说法,也不是薛宝钗一个小女孩能弄出来的。背后的操作者,还是老江湖薛姨妈

薛姨妈电视剧形象

薛姨妈初进贾府,“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

《红楼梦》引子:〖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薛宝钗电视剧形象

我们再看看书中对薛宝钗的描写,“第五回中写道:“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在第八回中是这样描写宝钗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第二十八回,描写宝玉要看宝钗戴的红麝串,可是因为宝钗“生的肌肤丰泽”,所以好不容易才褪下来。这时,宝玉注意到了宝姐姐的“雪白一段酥臂”,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在他身上”。第三十回宝玉说宝钗:“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书中反复描述,薛宝钗生的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浑身雪白,体丰怕热。引子说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来到贾家被安排到了,东北角的房间梨香院。这分明是在像我们暗示,薛宝钗是生长在我国,长白山区的女真人才有的样子。

薛宝钗跟杨贵妃一般,体胖怕热,需要经常吃的冷香丸“用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成末,再搜集同时节的雨水、露水、霜、雪各12钱,加上蜂蜜、白糖等调和,做成大丸药然后埋在花树根下。发病时,就用黄柏12分煎汤服用。”

这冷香丸的制作工艺复杂,一般人吃不起不说,这些白色的冷艳极寒之物,还需要存放在极寒的花树根下。“花”通“华”,这是否在暗示,此时的女真,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还都需要华夏人民的劳动成果,才能生存呢?彼时的长白山除了出产人参,傻孢子以外,土地贫瘠,天气极寒,别说生活质量,生产个生活资料都成问题。制作工艺这么复杂,不吃就会生病。要是得不到这冷香丸,该怎么办呢?当然就要发动战争,抢夺了。

这时作者给薛姨妈安排了一个,人称“呆霸王”的儿子薛蟠,动用武力是日常,不行就抢,草菅人命冯渊,被贾雨村葫芦僧判葫芦案,像没事一样。薛蟠简直就是薛家的形象代言人。以前中原政权称北方少数为,“胡”或“夷”。所以这是告诉我们,为了活命,为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们会动用武力呀,打鱼狩猎,骑马射箭是他们的强项。

我们再来看看大清发家史,努尔哈赤与大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努尔哈赤的先祖,左卫猛哥帖木儿的后代觉昌安和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忠诚于明朝,为明朝镇压女真各部而奔走效劳。但是不幸,觉昌安和塔克世为明军做向导的时候被明军误杀而死。

努尔哈赤画像

明朝鉴于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误杀,在对努尔哈赤弟兄极为优待,给努尔哈赤都督敕书,还每年给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以示抚慰。努尔哈赤利用了明朝愧疚,使明朝不仅不阻碍他统一女真、扩大势力,还让明朝为他统一女真提供了很大帮助。万历十三年(),明王朝授予努尔哈赤为正二品龙虎将军之职,一直视他为功臣之子、大明边境的忠诚卫士,不断给他加官进爵。

明朝守护北方的边军将领,李成梁鉴于自己与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关系比较好,看努尔哈赤孤苦伶仃,任他做了“干儿子”,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家多年,可以说是在李成梁的庇护下长大。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李成梁对这个“干儿子”的支持和明王朝的纵容,让努尔哈赤的实力越来愈大。逐渐统一了北方女真。努尔哈赤知道自己此时,还不是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对手,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多次亲自到明朝的北京城朝贡。

随着建州女真的势力越来越大,努尔哈赤的野心逐渐显露,明朝的一些大臣也有所察觉,他们提出对努尔哈赤和建州女真应采取必要的打压,但明神宗是出了名的惰政,加上刚打完三大征,明朝已经没能力再发动战争了。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从此与大明彻底决裂。开始频繁发动战争,蚕食大明北方领土,抢夺人口和生产物资,粮食。

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这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从此,明朝对大清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极为稳重内敛,举止端庄。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还非常善于打仗。当年父兄长年外出作战时,七岁的皇太极,就开始主持家政了,不但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带着一本《三国演义》,善于使用谋略,应用于战争。

皇太极画像

我们再回过头看,《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给黛玉讲了一个,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偷香芋”暗指“偷香窃玉”!是说后金要开始向崇祯夺玉玺了。薛宝钗就是那只“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在寒冬腊月大雪天,出山洞偷香窃玉的小耗子精。时间上应了女真人不怕冷,善于在冬天寒冷时节发动战争。所以,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作者安排宝钗撞来,并且让李嬷嬷拄着拐棍骂袭人“作耗”"哄宝玉","妆狐媚",袭人又愧又委屈。袭人是宝钗之副,袭人私下跟宝玉云雨,却到王夫人处告状,说别人狐媚。

如此抽丝剥茧的对比下,薛姨妈映射努尔哈赤,薛宝钗映射皇太极,就非常明显了。只是性别来个乾坤大挪移,由父子变成了母女。我们知道87版《红楼梦人物角色,衣着打扮,都极为苛刻地遵照《红楼梦的描述。大家回头看看,影视剧里的薛姨妈和努尔哈赤,是不是都是一个大长脸。薛宝钗和皇太极都是一张白色的大圆脸,跟书中描述的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浑身雪白,体丰怕热,形象如此吻合,绝不是巧合。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呢,评论区聊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1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