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得了什么病曹雪芹不好意思写出来,脂
有人说,《红楼梦》中的人爱生病。诚然如此,《红楼梦》中由头至尾,几乎不断的有人在生病。贾宝玉每次生病,几乎都要在贾府中掀起轩然大波;贾母偶尔的消化不良,贾府中的子孙们都要赶快请太医,问安;要强的王熙凤,从五十五回之后,就开始不断的生病,直到成了非常严重的血山崩;探春也曾经因为“前夕新霁,月色如戏。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更,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而着凉生病;巧姐儿的病,则招来了太医的一句,“只要清清静静地饿两顿,就好了”。 这些豪门贵妇或者小姐们的病,大都比较常见,只有两位女主——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病,有点与众不同。 林黛玉的病,是“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未断”;林黛玉的病,也贯穿整部书的首尾。但林黛玉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曹雪芹却并没有写明。 薛宝钗的病也是如此。虽然从表面上看,薛宝钗比林黛玉要健康的多,但实际上,也有“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每次发病,症状倒也不严重,“只不过咳嗽些”。为了薛宝钗的这种病,癞头和尚专门找到薛家,给了薛宝钗一包异香异气的药末作引,又给了她一个“琐碎坏了”的“海上方”,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还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天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天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薛宝钗的这料药,虽然琐碎,但在一两年内竟也收集齐了,薛家用“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罐内,埋在花根底下”,等薛宝钗生病的时候,“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立刻就更遏制住薛宝钗的病症。 为了薛宝钗的这料药,曹雪芹不惜笔墨,写了一大长段文字,可是薛宝钗的这“胎里带来的热毒”,究竟是什么病呢?曹雪芹并没有交代的太清楚。好在,《红楼梦》中的部分内容,有脂砚斋的批注,在曹雪芹交代薛宝钗的病症时,脂砚斋一语道破了薛宝钗的病症的真相——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曹雪芹是一位下笔很委婉、很内敛的作家。他往往不会很直接地写出他笔下角色的缺点和毛病,而总是采用很含蓄的手法,于看似不经意的文字之中,写出他的真正用意,只有我们读者用心品读,才能读懂他的深意。而批书的脂砚斋却总是能给予我们更直接的提示。 “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是脂砚斋对薛宝钗的病,最直接的描述。贾宝玉的前世,作为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因“凡心偶炽”,而“意欲下凡造历幻缘”,也因此使得绛珠仙子(林黛玉),“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这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因此“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而薛宝钗,就是这“多少风流冤家”中的最重要的一位。 这些“风流冤家”们,各有各的职责,而薛宝钗的职责,就是要在林黛玉还清了贾宝玉的眼泪之后,将他们“拆”开。这也就使得薛宝钗的使命,与生俱来的带了几分不讨喜,也就使得薛宝钗天生就带了这一种“热毒”而来——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所以,她总是在林黛玉和贾宝玉这对小恋人之间,扮演着不讨喜的角色。当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正在甜蜜相处之时,她总是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她带着“金玉良缘”的使命来到贾家的时候,也使得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平白生出许多嫌隙;她成了林黛玉最忌讳的姐妹,也因为她,使得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无故生出更多的矛盾和争执。 “孽火齐攻”的薛宝钗,也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事。第二十回,当林黛玉和贾宝玉正在闹别扭的时候,她偏偏走了过来,拉了贾宝玉就走:“史大妹妹等你呢。”气得林黛玉越发郁闷,“只向窗前流泪”;因为三更半夜跑到怡红院说笑,气得晴雯将一肚子气撒在后来的林黛玉身上,不给林黛玉开门,林黛玉只能默默在花前流泪;她表面上“总远着宝玉”,却在贾元春赏赐了她和贾宝玉一样的端午节礼后,立刻就戴上了红麝香珠;当她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又和好了之后,立刻讥讽两人:“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贾宝玉午睡,她不顾大家闺秀的矜持,坐在贾宝玉床头,为贾宝玉绣肚兜…… 这些,究竟是薛宝钗不经意的情感流露,还是她刻意为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这样的薛宝钗,或许真的只能用“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来形容了。 一向含蓄的曹雪芹,不愿意很直白地写出薛宝钗“孽火齐攻”,但批书的脂砚斋,却毫不客气,一语道破了真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11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制作过程精细复杂,曹
- 下一篇文章: 薛宝钗为什么叫引愁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