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从来就有雅俗之分,雅者造型准确,笔墨甜俗,色彩火爆。初学者宜知之。以下接着谈谈,分析写意牡丹的构图技法。

一、传统绘画都要在画面上留出或多或少的空白,即纸的白地,这是全画面最虚的部分,不着笔墨色彩,简约的构图空白较大,繁密的构图空白较小。恰当的空白构图与有色墨的实处相对比,不但起到突出主体、鲜明主题的作用,而且会使整个画图不闷不塞,含蓄空灵。画牡丹花头如同画人脸,一定要在其面前留出适当空白,主要花朵朝向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要多留空白,使花头面向开阔,舒展自如,它们的面积不应相等,外形不应雷同。对空白的认识应同前面讲的疏密关系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因它们属于同一道题目的两种解法,如图一。

图一

二、画面的形象构图多端,纵横关系也是谐调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下图的这幅画里水仙花组成了纵的形式,有挺拔向上之态。牡丹花组成了横的动态,横向伸展,安祥而舒适。一纵一横的对比安排,重组了稳定与调和,画面多样而统一,如图二。

图二

三、构图过于平稳,就会使人感到死板枯燥,而动势过大则会产生倾倒的感觉。均衡正是在不平衡中求平衡、在险绝中求稳定的构图方法。这幅牡丹花头带动枝干从右边向左上伸展,是一种横欹布局,舒展而富有动感,由于动势较大而失去了重心,为了使画面感觉稳定,在下部画了一块向上挺立的石块,支撑了牡丹的重量,使画面得到了均衡,如图三。

图三

四、画面有没有节奏感与韵律感,是构图能否生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节奏和韵律本是指音乐的变化,用它形容平面视觉上的起伏变化,是追求那种具有音乐一般的婉转情调。下面这幅画,牡丹花朵由左向右连接起来,在视觉上就出现了一条美妙的曲线,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如图四。

图四

五、画牡丹如同画人,要表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这幅画面虽然是下垂式构图,却因主要的两朵花头昂然向上,而显得生机无限,加之两只飞燕的补缀,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如图五。

图五

六、下图是一幅大写意水墨牡丹作品,画面中央附近位置画了一朵盛大的花朵,右下角画了花苞,与大花相乎应,这一大一小形态不同,重量感也不同,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这是小幅花鸟画经常使用的构图方法之一,如图六。

图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1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