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句耳熟能详的句子,流传到现在含义已经变成:把牡丹花引申为女人,在牡丹花下死去,就是死了也是件风雅的事情。更有甚者,被死皮赖脸的无聊人士应用于调戏女子的时候:“为了美女,死也愿意。”

要是由牡丹花化身为人后听到,她会怎么说?

化身为人之后的牡丹花,穿着雍容华贵的衣服,有着端庄大气的妆容,微抬着头,轻飘飘的扫了说话的人一眼,启唇道:“牡丹花下死?正好做花肥!”

古人根据各种植物的特征和形态,把树木花卉赋予各种不同性格。如: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菊花),被称为“四君子”。

梅花:

宋代王安石,作诗《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开在冬季,在天寒地冻、诸花皆避寒风时,在大雪中开出满树繁花,暗藏幽幽冷香,一身傲骨立于天地。

兰花:

宋代苏辙,作诗《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空谷生幽兰,不取媚于人,不以无人而不芳,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竹:

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东坡作为一个吃货,宁可不吃肉,也要种竹子,可见对竹的喜爱。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

明代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凌霜飘逸,冷艳清贞。

还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清华,悠然自乐。

牡丹花是什么样的花?我们来看唐代刘禹锡的巜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到了开花的季节,惊动了整个洛阳城的人都来观看。

还是刘禹锡的《思黯南墅赏牡丹》:

偶然相遇人世间,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解释:在人世间怎会遇见如此漂亮的牡丹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如果梅兰竹菊、牡丹,都化身为人,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梅:“梅花花下死?切,你不配!”

兰:“兰花花下死?公子说笑了。”转身走了。

竹:“竹子叶下死?你在开玩笑?来,吃我一剑!”

菊:“菊花花下死?你认错人了。”

而牡丹花:国色天香,雍容高贵,端庄华艳。碰到调戏之人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牡丹花:“牡丹花下死?正好做花肥。来人,把他拖出去斩了。”

其实“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岀自元朝的一首套曲,作者:珠帘秀,姓别:女。其中的一小段是:

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曲中牡丹花是指风景如画的地方。意思是:女主人公如果能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和喜欢的人一起同行共止,死了也是舒服的。

雪白的雪球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