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温暖老郑

排版:温暖老郑

NO.72《古代那些极品酒鬼们》

作者:白马晋一

酒精这玩意,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譬如患上小忧伤时,可以斟上一盏“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文气。又如染上小快乐是,不妨高吟一曲“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豪气。

可即便如此,世人对酒的态度,终究莫衷一是,恶之者抑,好之者褒,当然,我们现代梳理观点大概是:小酒怡情,大醉伤身。换做古语,即“酒可陶情适兴,兼能解闷悄愁。三杯五盏乐悠悠,痛饮翻能损寿”(取自《西江月》)。

当然,接下来要谈的,是那些因沉迷酒精而无法自拔者,这些哥们,即便才高八斗,腹有经纶,恐怕也难称酒仙、酒侠,我们只能沉下脸下,闷闷一声呼为“酒鬼”。首先“闪亮”登场的,叫刘伶。刘伶同志,魏晋人士,官方的“个人认证”,为当时人气偶像天团“竹林七贤”成员。当然,和同为天团成员的嵇康等人相比,刘伶的形象,要糟糕许多,“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晋书》,而他的成名,却是因为酒。

刘伶不仅爱酒,而且酗酒。到什么程度?《晋书》如下记载:“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看的出来,刘伶沉迷酒精,伤钱伤身不说,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夫妻生活,发妻为了生活质量,决定让酒具藏起来,强制让刘伶戒酒。可这酒瘾一旦染上了,是那么容易戒掉吗?当然,如果戒掉了,刘伶在历史上名气,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荒唐的一幕。

刘伶一本正经地拉着发妻的手,说道:“宝贝,你看,我这样一人意志薄弱的人,这酒啦,肯定是戒不掉。要不,不妨借助神灵的力量,也许还能管用。”(“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晋书》”)。发妻想想,也对,于是请了几个神灵,供在龛台,下面摆了一些酒肉,以示恭敬。轮到刘伶请愿时,只见他径直走上龛台,抓起酒肉便食。一边吃,一边念念有词道,“万能的神灵啊,我家婆娘的话,千万别信。天生我刘伶,必定无酒不欢。”(“引酒御肉,隗然复醉”《晋书》)。

戒酒失败之后,刘伶更加地放浪。当然,妻子也懒得再去管了。《晋书》就有描述:“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什么意思?就是天天豪饮,这边喝还边酒驾,发誓做一个风一样的男子。当然,这酒驾有风险,刘伶也知道,所以也和下人打了招呼,“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你看,别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他可是酒坛坛下死,做鬼也潇洒。

即便如此放浪形骸,刘伶的做派,却被时人标榜为一种洒脱,引来无数粉丝膜拜,江湖地位节节上升,竟到了同嵇康等人相等的高度,如是,不禁感叹古代、尤其是魏晋的价值取向真是匪夷所思。当然,我们也叹刘伶命好,若在现代,若站在《非诚勿扰》等的相亲平台上,恐怕才一亮相,恐怕早已二十四盏灯统统灭光。这样的酒鬼,你要吗?

有意思的是,刘伶的终极梦想是喝酒死,但终究没有死成。可有人却偏偏办到了,此人名叫孔融,汉末三国人士。孔融这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因为有个“孔融让梨”的典故。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孔融还是个酒鬼,如果你要他让酒,这典故恐怕就要改写。其实,在和平年代,喝喝酒也就算了,可三国是个乱世,人经常都吃不饱肚子,把有限的粮食拿来酿酒,那是大大的奢侈。于是,当时的领导曹操,在一个非常时期,下了一个“禁酒令”,要求治下公务员不得带头饮酒。

这下,孔融不答应了,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吐槽道:“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并到处宣讲曹操这“禁酒令”,是不人道的,是亵渎民主、罔顾人权。其实,曹操当时下的“禁酒令”,并没有错。你看,这人都快吃不上饭了,还讲什么享受,搞什么资产阶级小情调。甚至,连资本主义的带头羊美利坚,人家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时期不也搞过这个。

既然曹操没有错,那孔融自然就错了。孔融的错,不仅在酒,还在于名气。史料有载,孔融“天下重名”,按现代话讲,就是其个人博客日流量至少上万。这样的人,跟领导对着干,这禁酒还怎么搞的下去?当然,曹操也不是很大度的人,后来找了机会,给孔融安了一个“招合徒众,欲规不轨”的罪名,一刀给咔擦了。

有人因酒成刀下鬼,也有人因此成糊涂鬼。此人名气更甚于孔融,他叫杜甫。杜甫这人,这几年一直很火,教科书的插画里一直嚷嚷着“杜甫很忙”。杜甫忙什么?除了写诗,恐怕就是喝酒。在诗这个行当里,杜甫可以称之“诗圣”,但在酒里,恐怕只能称为“酒鬼”了。

当然,我们不妨从杜甫生前的“博客”里头,还原一下他当时生活状态,大概能找到这样一句,“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看的出来,杜甫酒瘾很大。有意思的是,杜甫喝酒有个习惯,就是不喝独酒,喜欢找人喝。找谁喝?大家都知道,杜甫有一个好“基友”,叫李白,(两人经常“微博”上互动,比如李白写过“寄杜甫”、杜甫写过“梦李白”什么的),也很能喝。还写一些酒文章,比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的,现代都还很有名。

至于两人怎么喝?大概就是吹瓶猜拳花生米、胡诌吹牛侃大山,杜甫意犹未尽的时候,还会给李白写写打油诗,比如就有这样一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相当地洒脱。后来两人因为业务忙,分开了,李白有时也会很寂寞,刷微博时也会写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意思的是,杜甫这人,也不只和李白喝,反正有人陪喝就行。当时长安城的一些名人,都加入和杜甫的喝酒“朋友圈”,比如贺知章、李适等人,都和他拼过酒。后来,杜甫对他们酒态一一进行了素描,“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加上先前对李白的涂鸦,就成了著名的《饮中八仙歌》。

后来杜甫酒瘾到了什么程度?他在“朋友圈”里就有这样感概:“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其实,杜甫原先在朝中也是当官的,可是这公务员,不想着公务,却天天想着找人拼酒,这若在当今,肯定是要被举报的。

后来,酒钱买不起了,就想着把家里衣服典当了。日子长了,铁饭碗也端不稳了,加上当时时局动荡(安史之乱爆发),政府自顾不暇,杜甫觉得混不下去,干脆辞官了。当然,没有了经济来源,杜甫的晚年开始走向落魄。

落魄到什么地步?八个字形容:“颠簸流离、朝不保夕”,有的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后来大概到了耒阳这个地方,恰好时值发大水,困住了。当时的县令,常看杜甫的“博客”,是他的粉丝,给他带了肉炙酒水。这杜甫一看酒水,自然两眼放光,放开来自然就是一顿海喝。可惜的是,这次杜甫酒精中毒了,喝完就没然后了,《新唐书》记载:“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

“喝酒有风险、豪饮需谨慎”,你看,我们好心的县令,是不是该在酒坛上先贴上这个?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白马晋一,作家,知名博主,多年致力于原创作品创作,已出版图书作品《三国其实是个娱乐圈》、《别说你懂三国》等;

个人原创







































治疗白癜风与爱同行
白癫疯那里治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