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满城芬芳催生古都蝶变
白癜风诊疗新技术高峰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426/5334091.html牡丹绽放,古都熠熠生辉;余香悠远,献礼百年华诞。5月10日,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节会期间,洛阳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亿元,与年相比分别增长5.57%、2.53%。洛阳牡丹文化节39年“花开不败”,余万河洛儿女以繁花款待宾朋,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之际,洛阳牡丹又一次惊艳东方,为党的百年华诞讴歌献礼。 落实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今年一季度,洛阳生产总值实现.5亿元,同比增长16.3%,较年同期增长10.6%,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洛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聚焦国家、省赋予的新定位,把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作为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与郑州、西安等市携手并肩打造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共同打造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新的动力源。牡丹文化节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座谈会在洛举办,特邀专家、学者齐聚古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共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计,共话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合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这是基于全流域统筹作出的重要决策。”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范恒山表示。“城市洛阳”走向“区域洛阳”打造都市圈区域发展“强磁场” 伴随着洛阳都市圈建设和现代化强市建设全面启动,洛阳用牡丹文化节作为节会“王牌”,构建场域载体的“强磁场”,“城市洛阳”加快走向“区域洛阳”。 近年来,洛阳奋力挺起制造业脊梁,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今年一季度,地企合作签订都市圈产融合作协议个、总金额亿元,“强磁场”效应持续显现。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集中签约项目32个,投资总额.1亿元,为加快洛阳都市圈和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强与济源市合作,共同打造完整装备制造产业链;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都市圈市域快轨前期工作等将加快推进,洛阳都市圈内通外联将更加顺畅……洛阳都市圈建设正驶入“快车道”。“国字号”文化名片催生节会效应千年古都焕发新活力 逼真演绎,活化国宝。节会期间,真人版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让千年国宝“穿越归来”。4月27日晚,真人版《帝后礼佛图》视频在新华社官微、客户端等发布后,相关信息全网阅读量达1.6亿人次。 在持续实施旅游年票不受限、部分公园不收费、外地车辆不限行、餐饮住宿控涨幅、特殊群体免费游等“三不一控一免”惠民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洛阳新增了年票景点增范围、公交车辆增班次、来洛赏花有“牡丹号”专列、乘坐地铁有折扣、假期停车不收费等“两增两有一不”的惠民措施。如今,王城大道快速路全线贯通,翠云峰立交桥等30余座城市立交建成投用;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今年有望开工,动车组存车场正式投用,十字形高铁枢纽呼之欲出;个城市游园、座河洛书苑、公里洛阳乐道相继建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绽放又一个春天,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昂首迈上新征程,开启新一轮“城市蝶变”。在与时代浪潮的一次次碰撞中,洛阳信心满怀,与您相约新的春天。5月13日刊发的《河南日报》第五版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田宜龙郭歌 摄影:曾宪平 值班编辑:郭歌 实习编辑:石悦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7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月天,牡丹海,请查收郑州amp洛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