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芝,是具有历史与乡野传统的古邑,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逄春阶,结合自己的亲历亲闻、所动所感,创作了一部能够代表自己大半生广见博识、妙心妙笔高度的长篇小说——《芝镇说》。

“我爱我的家乡景芝,我是喝家乡的酒长大的,家乡的酒浇灌出我的个性和脾气,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有了酒神精神。”《芝镇说》以酒为核心,酒香、酒韵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最重要元素。小说围绕信仰、信念、信心,酒礼、酒德、酒神,乡情、风情、亲情等元素展开,再现了芝镇人在上世纪民族危难之时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挖掘芝镇红色基因,赞颂人性如美酒般香醇懿德之美……让我们准备好胃口,尽情饱览其“传奇化”叙事之引人入胜,尽兴共享其“传神性”写人之韵味吧!

子曰:礼失而求诸野……

——题记

前情回顾:

前书讲到,芝镇青年公冶德鸿善与冥界不死鸟弗尼思神交,一次德鸿发烧,母亲和妻子带他去找芝镇神婆姑藐爷看,期间遭遇种种离奇。德鸿后又想到他刚出满月时,爷爷翻到了贲卦,之后爷爷骑驴去公冶长墓,回来却生了一场大病,次年不幸离世,临终前还一口干了烫好的芝镇白干酒……

芝镇嗜酒人中,首推杨富骏,当年一顿酒后,造出全县第一辆吉普车。其实不光人能喝,芝镇还有“芝镇狗,四两酒”的传言,且说得鼻子有眼,大爷讲了看家狗吃酒席的离奇故事,芝镇人喝酒还闹出哪些趣事?连载继续——

忽开千叶一朵

酒摆在牡丹边的月台上,与牡丹紧靠的是月季,月季边上长着棵柿子树。月光从树叶、墙头、花墙那或方或圆的孔里筛过来,月台也就斑斑驳驳了。

“花间一壶酒,对酌有相亲。”老爷爷公冶繁翥盯着那怒放着的白牡丹说。那白牡丹海碗一般,大小跟我家里的那株差不多,只是我家的颜色是红的。

王德备端起酒盅与老爷爷碰了一下,叹道:“公冶先生啊,后悔当初赠牡丹,没把这棵白的一块送过去。你看,只送了单棵,两个孩子的婚事就散了。牡丹也想牡丹啊,白牡丹想红牡丹,红牡丹也想白牡丹。生生地给分开,遭报应了!”

说起来,这一白一红两棵牡丹,原是芝镇南六十里逄戈庄的“刘罗锅”刘墉所赠。

清乾隆四十六年夏,河南、山东连日大雨,黄河内堤多处坍塌,大堤告急,涝灾加蝗灾,百姓流离失所。时任山东巡抚国泰隐瞒灾情,邀功请赏。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到曹州府访贫问苦,参奏国泰知情不报。乾隆帝亲访山东河堤,巡幸到曹州府段时心口痛。刘墉温了一樽芝酒,正要端给乾隆爷,一阵风过,两瓣牡丹花飘入酒樽,一瓣红,一瓣白。刘墉惊出一身汗,想把花瓣捞出,已来不及了。谁料乾隆喝下,心口痛居然好了。乾隆爷赞美酒好、花也好,就把白、红牡丹各两株赐给了刘墉。刘墉把牡丹移栽回了老家。两年后,刘家孙女嫁给了王家,就陪送了一白、一红两株。

弗尼思跳出来,在公冶德鸿的耳边说:“我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他是王辫在《利群日报》的同事,名孔孚,是个诗人。王辫去世前一年,还给孔孚书信探讨诗句呢。那年秋,王辫介绍重庆诗人吕先生与孔孚相识。吕先生到了泉城,在孔孚家中小聚,以茶当酒,诗兴遄飞。无意间,吕先生看到茶几上一只蚌形玻璃烟灰缸,形巧色工,忍不住赞道:‘好漂亮!’那也正是孔孚珍爱之物。吕先生不是烟民,他的赞叹,不是拐弯抹角索取,只是对美的东西的本能反应。几天后,吕先生告别,孔孚来车站送行。就在火车启动的那一刻,孔孚从车窗外递进来一个纸包,嘱咐道:‘拿好。’车轮滚动了,吕先生把目光从窗外孔孚挥动的手臂上收回来,打开纸包一看,‘天哪!’他喊道。竟是那只烟灰缸。割己所爱,几圣矣。”

王德备叹道:“当年刘墉送的这一对牡丹啊!我咋给拆开了呢?难舍,再难也得舍啊!老朽糊涂!”

“不能那么说,万物有灵,凡天下有情有理的花啊草啊,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这牡丹也是应着人生的。叫我说,咱依然是亲家,你家的红牡丹嫁给了公冶家啊。以后,牡丹花开了,我就采了来找您老人家喝酒。如何?”

“那敢情好!”

几盅酒下肚,话就多了。王德备敞开了心扉:“咱这姻缘没成,我一开始都有到祠堂门口朝石狮子碰死自己的心。想来想去,忽然就想通了。咱们是不是管得太宽了?疼爱孩子,怕孩子受了委屈,为他们想着这想着那,用的是咱们的老办法,老路子。可老办法、老路子都过时了。咱们是不是要割爱啊?得放脚时且放脚,得放手时且放手。不裹脚了,难!咱的手是不是也‘裹’着?裹着的手,放起来,更难哪!”

公冶繁翥回应道:“您说的对。出了这岔子,我到祠堂里跪了半宿,老觉得自己什么地方不对劲,得罪了天老爷。天老爷要惩罚我,我也只好认了。可是,平时也都小心翼翼,我当大夫,不分贵贱,不论穷富,不辨长幼妍媸,怀一颗恻隐之心。这都没错,看来得换脑筋了。眼下都民国了,龙庭里已经没有皇帝,就比如说这辫子吧,你看年小的都剪了,我一开始看着不习惯,看长了,觉得很利索。”

说完,公冶繁翥再次端着酒杯到了牡丹花下,说:“贵孙女有牡丹之姿形,有咏絮之才,我见了她的信札,醒人耳目。”

王德备道:“谬赞!家孙女出走,我给她摘了几朵牡丹花,还给她手抄了苏轼知密州时写的《雨中花慢》。”

苏轼的词序写得明明白白:“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仰头看那明月,二人吟道:“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樽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就在这牡丹花前,明月之下,两个老人分别把脑后的辫子剪了。

(未完待续……)

◆福利

点评《芝镇说》,当日“最佳微评”奖景芝好酒!

◆《芝镇说》连载一:你好大胆,怎么敢演皇上!

◆《芝镇说》连载二:我出满月那天,爷爷翻到了贲卦

◆《芝镇说》连载三:公冶长墓上的枸杞有这么神奇吗?

◆《芝镇说》连载四:一场酒“灌”出了第一辆吉普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