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专题三如何判断白牡丹的好坏
白茶 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呈白色故称白茶。白茶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绒毛,经萎凋、干燥等工序,形成了外形毫心肥壮银白、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芽叶连枝,叶色灰绿,汤色浅黄明亮,毫香显,滋味鲜醇,叶底嫩匀等白茶独特的品质特征。 白茶分类 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近年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揉捻工序创出的新工艺白茶等不同的花色类型。 白茶主要产地 福建白茶产区分布在闽东、闽北茶区。闽东地区主产地在福鼎,福鼎白茶的主产区分布在福鼎的白琳、磻溪、点头、湖林、秦屿等地。闽北地区主产地在建阳、政和,建阳白茶主产区分布在漳墩、迥龙和水吉等地。政和白茶主产区分布于政和铁山、星溪、石屯、东平、熊山等。 今日曦和茶文化就先来整理说说白牡丹的品质好坏评鉴,后续文章中会专门讲解白毫银针、贡眉寿眉、老白茶的品鉴对比。 白牡丹的品质特征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因而称为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银色芽毫显露,叶背满披白毫,绿面白底,因又称“天蓝地白”或“青天白地”;叶面、叶脉、节间枝梗色泽有别呈“绿叶红筋”,因而又以“红装素裹”形容。制茶时要求叶张肥嫩且波纹隆起,叶背垂卷,忌断碎,叶色忌草绿、红黑。内质毫香显,味鲜醇,不带青气和苦涩味;汤色杏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绿,绿面白底,叶脉微红。其中,“大白”叶张肥壮,毫心肥大,色泽黛绿,香味鲜醇;“水仙白”叶张肥大,毫心长而肥壮,叶色墨绿,香叶清芬甜醇。 对于了解白茶白牡丹的品质分级及好坏品鉴,对于这段品质特征的描述及下面两个标准中的制定说明,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清晰明了,有了这个参考标准,再去对照自己所遇到喝到的白茶牡丹,基本上会有个质量好坏的判定了。 福鼎白牡丹的共性品质要求图鉴 一.外形 嫩度以毫多而肥壮,叶张肥嫩,芽叶连枝,叶缘背卷,“青天白地”,洁净灰绿润的为上品;毫芽瘦小而稀少的,则品质次之;叶张老嫩不匀火杂有老叶、腊叶的,则品质差。 二.色泽 毫色银白有光泽,叶面灰绿(叶背银白色)或墨绿,翠绿的,则为上品;铁板色的,品质次之;草绿黄、黑、红色及腊质光泽的,品质最差。上图这款白牡丹,就是稍差了些。 三.叶态 叶子平伏舒展,叶缘重卷,叶面有隆起波纹,芽叶连枝稍为并拢,叶尖上翘不断碎的,品质最优,叶片摊开、折贴、弯曲的,品质次之。上图这款白牡丹就更差了些,断碎多,芽头更小,毫芽尚显。 四.净度 要求不得含有枳,老梗、老叶及腊叶,如果茶叶中含有杂质,则品质差。 五.香气 以毫香浓显,清鲜纯正的为上品;有淡薄、青臭、失鲜、明显发酵感的为次。 六.汤色 以杏黄、杏绿、清澈明亮的为上品;泛红、暗浑的为差。 七.滋味 以鲜爽、醇厚、清甜的为上品;粗涩、淡薄的为差。 上图以匀整、肥软,毫芽壮多、叶色鲜亮的为上品,叶脉微红,叶面、叶脉、节间枝梗色泽有别呈“绿叶红筋”;硬挺、破碎、暗杂、花红、黄张、焦叶红边的为差。 -结- 茶艺培训火热开班中,欢迎各位咨询报名 茶道研习班 (理论+品鉴+实操让你对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香道研习班 (闻香知百味乐在缥缈录) 内容转载自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专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