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生长习性
1、油用牡丹“长一尺退八寸”又称为“退梢枯枝”现象,在油用牡丹身上表现突出,是指牡丹在全年生长季的徒长未木质化部位,抗寒性差,由于秋季气温下降,会自然枯死。一般油用牡丹当年生长量的60%以上均没有完成木质化,所有才有“长一尺退八寸”的情况。这也是牡丹为矮生灌木的生物学因素。 2、油用牡丹的生命周期与年周期油用牡丹栽后1~3年为养根阶段,“凤丹”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3~5年生的“凤丹”为幼年期,幼年期的“凤丹”植株营养生长较为旺盛,也有少量的开花和结实,但结实率和出芽率较低。成年期一般从5年生开始,开花量大,籽实饱满,出芽率也较高。“凤丹”是在1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的,属于冬型木本植物。“凤丹”的花芽在长日照下形成,开花在中长日照下进行。 3、油用牡丹春开花、夏打盹、秋发根、冬休眠在油用牡丹的年周期中,春季,从发芽、展叶、长枝、育蕾到谷雨前后开花,称为“春开花”。这一阶段生长最快,完成一年的生长量。当牡丹花谢后,进入立夏,在夏季,从牡丹的外观上好似处于生长停顿状态,俗称“夏打盹”,形容欲睡的样子。实质上,牡丹的生理活动处在最活跃时期,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大量积累营养物质,供给芽的分化并形成花芽,花枝木质化,种子发育成熟以及养分贮藏等。立秋以后,种子已经成熟。地温适宜,牡丹的根系生长出现高峰期,长出大量新根,谓之“秋发根”。“冬休眠”,谓立冬之后,叶子枯萎脱落,进入了休眠期。 4、油用牡丹的上胚轴休眠习性油用牡丹种籽播种一年后的春季才能看到油用牡丹幼芽出土。播种后种子内的上胚轴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后才能打破其休眠,向上萌芽出土,否则,只是下胚轴向下生长形成根系,而上胚轴不向上伸长出土。 5、油用牡丹夏季的暂时休眠习性油用牡丹在夏季28度(干旱26度)以上,会出现暂时休眠的现象,这种现象遇适宜生长温度后即可解除,恢复生长。 6、油用牡丹冬季的深休眠习性“凤丹”的芽入冬后即进入休眠状态,需达到一定的低温要求量(需冷量),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打破“风丹”花芽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为0~10度,需经过10度以下气温不少于40天的低温积累,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要营养条件合适,油用牡丹成年植株当年生枝上的上位侧芽与基部一年生枝上的顶芽均易于形成花芽。花芽为混合芽,当年9月分化完成。花芽越冬要求一定的低温过程。当年生枝条基部生4-5个侧芽,通常上面2-3个能形成花芽,旺盛者可形成4-5个花芽。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品味牡丹牡丹卡的由来
- 下一篇文章: 牡丹吊兰的栽培与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