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国贸地下,爱过几个人渣
12月的牡丹江刚刚经历了两天零上3度的异常天气,一个月内超过20度的温差反复在这座城市的上空交替着。异样的温度也让街边的柳树不知如何是好,原本已经光秃的树枝在这样一个冰天雪地里,树叶居然还泛着一丝墨绿色。 国贸速度 午饭时间前往国贸地下商城。从最中心处的“大坑”下去,发现不知何时这里单独规划出了国贸鞋城。推门而入,一股劣质皮革的味道熏得人头昏脑胀。Jordan,UGG,Timberland等品牌的莆田款应有尽有。鞋城店家的生意也是冷清,好多人都默默的低头吃着自己碗里的麻辣烫。劣质皮革的刺鼻气味混合着麻辣烫的各种调味料,在这个封闭的地下环境里酝酿着。 多年前我有一次坐火车回哈尔滨,邻座是一个比我小的学妹。一路上她都在和朋友们讨论着自己的专业实践课题,那时我已经大四,实习在知一书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学校搞毕业论文。人生其实有很多次这样普通的相遇,普通到再见面的时候也不会彼此认识。也是大概一个月后,我在书店为顾客结款,这个学妹拿着一本书来找我结账,我像往常一样扫码,这时她忽然叫住了我。我抬头一看,极其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还是她先回忆起来跟我说,你不是那什么人渣么? 我愣了一下。 她又继续说“那天在火车上看书的那个,看的什么人渣……” 我那天看的是马家辉的一本杂文集《爱上几个人渣》。他对自己的老婆说“人的一生只有爱过几个人渣才能成长,你爱上了我这个人渣,然后又嫁了,你有了双重成长”。 据说在很多年前,国贸是一个遇见前任的地方。每到周末,学生都会去国贸闲逛,常碰见自己的前女友挽着新男朋友的胳膊,也会看见前男友和新任甜蜜的挑着牛仔裤。那一刻相视的双眼充满着敌意又好像都是挽留。风一样的九十年代和一闪而过的千禧之年,那些年好像还没有人渣这个概念,人与人还会爱的死去活来,人们的眼睛也是亮的。 牡丹江国贸地下商城始建于年,年正式营业。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国贸,牡丹江当时修建这个地下商城的时候,又为什么起名国贸? 国贸,国际贸易的简称。现在我们最熟悉的以国贸命名的商业中心,应该是年始建于北京的国贸中心一期。 而中国人对“国贸”的情节其实还可追溯到更早。 年10月当时规划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正式开始建设。整个大厦共米,53层,于年末竣工。整个工期共计37个月,当时以绝无仅有的“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纪录。这种速度后期也被人们称作“国贸速度”和“深圳速度”用以形容速度特别快,效率非常高。 改革开放初期,以国贸为代表的概念建筑体系也是那个年代经济文化的迫切需求。它代表着我们融入世界经济的希望,也在用这种观念冲击这个国家陈旧的观念。 也正因此“国贸”就成了那个专有年代关于新一代的代名词。而新一代也象征着年轻人,象征着希望。从此,国贸这个学术性的专有名词与我们这个国家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人联系在了一起。 深圳国贸建成整十年后,牡丹江国贸落成。 一个在云端,一个在尘土。 江湖事,江湖了 国贸地下落成那年,娱乐圈有一件历史性的大事。韩国SM娱乐公司推出了最新一代的偶像组合,也就是后来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人的HOT。 HOT在那个年代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可以这么讲,现在韩国明星能在中国有这么坚实的粉丝基础,当年的HOT绝对功不可没。我们现在所谓的“非主流”也正源起于HOT风潮在中国的狂热。在一个经历了寸头,白衬衫的年代后,忽然一类男生留着长的黄头发,穿着肥大牛仔裤在街上滑步的时候,这是一次脱离了主流的对抗。 黑格尔的哲学里,存在即合理。 当老一辈还在论“垮掉的一代”的同时,HOT在中国年轻人的心中早已树立了不可泯灭的形象。而喜欢这种“非主流”状态的不仅仅是那些在学校里抽烟打架的混混小流氓,就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也对这种新文化充满热情。那些年小音像店的老板只要看穿着校服来的学生就会问,来买韩国磁带的吧。一本HOT的磁带在那个听歌成本极高的年代被不断的翻录。在年底,HOT发行到第五张专辑的时候,更是把中国的盗版碟市场推向到一个顶峰。也是同年,HOT在北京举办了内地第一场演唱会,据说首都机场在经历了年之后,从未像那次一样混乱过。 牡丹江国贸落成的时候,对外宣传出了当时的新概念“国贸地下不夜城”。这也与国贸对于中国年轻人一代的概念相符。集合了潮流服装店、游戏厅、图书、礼品店在那个传统百货店统治了几十年后的城市中心落成。用现在的概念讲,在当年那也算是一个大型综合体了。也恰逢韩流文化同时期的猛然兴起,国贸成了不折不扣的潮流时尚聚集地。当年年轻人买衣服的首选地一定是国贸。在那个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年代,能穿上一条韩范牛仔裤和衣服,所有人都会对你另眼相看。在国贸能有家自己的店,也成了同时期这个城市时尚人士的标志。 刷街,也成了那个时期的标志。“刷”是个有意思的词。现在我们都说刷微博,刷淘宝,其实这个动词衍生来自于上世纪人们对于“刷街”的概念。信息不对称的年代,人们对于品牌的意识也没多强。所以大家追寻的都是“同款”概念。去买HOT的同款,或者寻找自己的个性衣服,就要去一遍遍的刷街。由于服装店都小,也没有条件间隔一个试衣间,男生试裤子的时候,女老板都用一块布把你围上,然后眼神迷离的望着店外。当年国贸红极一时卖韩范牛仔裤的“安尼茄”“潮聚堂”,后来专卖各种高仿鞋的“CCTV5”,在有了品牌概念后专卖各种高仿名牌的,都是那代人的集体回忆。 也像那时的HOT文化一样,来国贸逛的也不仅仅是那些学校里的小混混。好学生可以来这里淘到各种物美价廉的盗版练习册,去做永远都不会做的“尖子生题库”,女生也可以来淘到各种文具小物件和护肤品。而在国贸经营店铺的也都是年轻人,有时候整个地下所有商铺音乐放的都是张信哲,放的都是孙燕姿,放的都是周杰伦。 国贸修建的时候,在文化广场东边挖了一个大坑。其实这里就是国贸商城的大门,当时大家传的都是文化广场挖大坑了。所以“大坑”这个地理名词也一直沿用至今。 大坑这俩字,说出来粗鲁却有力量。 当年下了大坑之后,就是几个大型电玩城,那个年代还叫游戏厅。老师总告诉我们,不许去游戏厅。社会人都来这里赌钱,学生都来这“拍币”,学生聚集地又混杂了社会人的地方,就成了江湖。 也是在那个神奇的年香港上映了一部影响了一代年轻人价值观的电影《古惑仔》。兄弟情谊、刻骨爱情,诠释着一代人无处安放的青春。洪兴社成了一代人精神上的乌托邦,陈浩南、山鸡在当时就是人们心中完美男人的形象。在东北这个本身就帮派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里,古惑仔的呈现再次把帮派文化推向了时代的顶峰。 “码人”“扛”都是那个帮派文化下衍生出来的词汇。那时经常听到的两句话就是“这个学校我扛了”还有“谁扛你们学校”? 那些年都兴成群结伙成立帮派,然后四处约架。孔二狗前些年写了一部作品叫《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主人公赵红兵部队转业之后就遇到了本地流氓团体“铁路帮”的挑衅,最后他们一伙人伸张正义的成了本地最狠的一伙黑社会群体。所以你也无法完全说那些年各学校的帮派都是瞎胡闹,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在伸张正义的捍卫着自己学校的尊严。用马克思哲学理论,那叫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那时的人们不谈梦想,但每个人都有抱负。 码人,约大坑。那个年代的国贸大坑,在非主流文化与古惑仔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成了不折不扣的江湖。前些天陈小春刚刚来牡丹江出席了一个品牌代言活动,整整二十年之后山鸡哥终于来到了他创建的大坑江湖。 爱过几个人渣 那个年代只要到了周末休息,大家好像都会去国贸。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去,可能什么也不买,但就是想去。逛国贸,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集中。去和你爱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偶然相遇;去和你恨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四目相对;去和你自己,在不同的地方寻找自我。 当互联网终端普及后,原来盛行一时的潮流服装店早已没了往日的光泽,大家还互送工艺小礼品的圣诞节时代也过去了,礼品店也早已在国贸绝迹。服装区大量的店铺在出兑或是出租,现在支撑起整个商场的是一些实体服务类商铺。小样化妆品,手机包膜,美甲,在这个网红的时代里,人们在越来越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3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海有个北方妹妹,叫牡丹江,带着雪的文章
- 下一篇文章: 牡丹江个人简历曝光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