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主子的帮助下,向东北地区展开疯狂进攻。面对蒋匪军的步步紧逼,年12月28日党中央向东北局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命令,在这种形势下,从革命圣地延安来到沈阳又被迫迁移到通化的延安炮校,在年春又不得不迁至牡丹江,延安炮校的名称随之改为牡丹江炮校。

建立人民防空力量

当时,人民军队还没有高射炮部队,胆大狂妄的国民党飞机在根据地领空为非作歹恣意妄为,消灭空中强盗扫除空中威胁,为根据地创造安全环境,打造空防坚强有力“钢铁天盾”、保存战争潜力的历史重任,不可推卸地落到了牡丹江炮校的身上。

年5月下旬,受任于牡丹江市清查敌伪物资工作团的炮校秘书王汝东,回到炮校尚未得到片刻休息,炮校教育长赵维刚就找王汝东谈话,交给他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组织筹建高炮部队。

(高炮团一营一连观测班同志和部分测高测速设备)

几天后,王汝东带着十来个人(其中有两个老头)从北山脚下的炮校驻地出发,坐着马车前往牡丹江市西北郊区谢家沟的原日本兵营。到了营地,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座日本侵略军留下的破烂营房,门窗早已不见踪影,营区大院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高炮事业创业者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开始艰苦创业,年8与15日,高炮大队在牡丹江谢家沟正式成立。从此,在牡丹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新中国首支高射炮部队的履痕。

艰苦创业的高炮大队

高炮大队的框架基本搭建起来,大队长江洪、教导员张佩,但是当时下辖仅有一个中队,也叫髙炮一队,是连的建制,下设三个区队。王汝东任大队指导员,张殿臣任副队长,三个区队长都是延安炮校的学员,全队官兵有多人,装备是日本高炮部队遗留下来的残旧日本八八式75mm高炮。

高炮大队最早的“装备专家”是日本人有川茂男,他是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高炮第一期生,对日式高射炮非常精通,是当时唯一的高炮专家。有川年7月来牡丹江后正赶上高炮大队的筹建,他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到宁安去接管高炮武器,这装备是从抚顺经图们铁路输送到宁安的,由于日寇被炸毁的温春铁路大桥还没修复,这批装备只能留在宁安等待,8月初大桥通车后,14门日式75高炮才运到牡丹江车站。新到的高炮和相关仪器由有川认真地进行了清点,对残缺不全的高炮,有川就把其中完好的部件进行拼凑,没有炮镜子,他就用地炮镜子代替,直到高炮能完好使用后才装备到连队。

(日本八八式75MM高射炮)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战士们对高炮和观测器材的性能已经掌握,实弹射击势在必行。这天,全队人员到炮场集合,队长除了讲解注意事项外,还特别要求高炮试射人员要用一根几米长的绳子来拉炮闩,避免炸膛等意外事故带来的意外伤害。大家远离炮位后,高炮发射程序迅速准备完毕,随着队长的一声令下,火光一闪炮弹飞向了天空,在几千米高处爆炸了……

这是一次没有靶标的实弹射击,打靶准确与否根本无从谈起,但是,能把炮弹打上天,证明高炮的性能是安全可用的,就全体官兵的最大满足。

9月上旬,高炮大队2中队宣布成立,首任中队长空缺,裴辅忠任副中队长,他和高炮专家日本人有川茂男、一中队副队长等三人,都在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过高炮。

高射炮团在海林县建制

年3月高射炮大队改为高射炮团,一、二中队改为连的建制,同时在哈尔滨组建了三连。年11月7日,全团在海林召开大会,会上正式宣布了该团番号:东北民主联军高射炮第一团。在战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我军防空部队正在日益发展壮大。

高炮一团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业绩的部队。在辽沈战役当中,丁长源率3连在围困长春战斗中,击落1架B-24轻型轰炸机荣获“长春显威”奖旗。解放锦州战斗,8连、9连因击落敌机2架、击伤5架,荣获“锦州立功”奖旗。淮海战役1营击落2架敌机又获得“天津逞雄”奖。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击落敌机3架,击伤6架,荣获“海之滨,群击双机”奖旗。高炮1团还参加了在北平举行的入城式和西苑机场阅兵。年,高炮1团第一批参加了抗美援朝。入朝第一天,守卫江桥的高炮3连就击落敌机2架,击伤7架。参加第一次战役,高炮1团在云山附近掩护步兵突击,击落敌机3架,击伤10余架。

(毛主席西苑机场检阅炮兵部队)

高射炮团组建后曾几次易名。年1月中旬扩编、改装后,和兄弟部队合编为炮兵第六十一师,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第一团番号不复存在。虽然该团的番号只沿用了5年时间,但她在牡丹江市开创了我军高射炮兵部队事业的先河,为我军高射炮部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培养了骨干,作出了贡献。

陈达的原创

非专业可真诚

专业的技术专家

非专业的文学创作

写意生活写意人生写意梦想

是我的真诚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