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时下正值牡丹盛花期,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崔沟村一所农家小院里,两株牡丹更是开出了朵牡丹花。   这是真的吗?一睹为快吧~

走进村民崔大利家中,院内缕缕花香扑面而来,庭前的木栅栏内,一大一小两株牡丹连成一片。在繁密绿叶的衬托下,几百朵硕大的浅粉色花朵绚烂绽放,尽显雍容华贵。小院里约30平方米的院落空间,基本被两株牡丹花挤满。

崔大利介绍,这两株牡丹花是“母子”关系。年,她的父亲崔月奇在嵩县五马寺林场学木工活时,从白云山黑龙潭移栽过来的牡丹苗(野生牡丹,品种不详)。

后经一家三代人历时27年的培育,在年才第一次开花。

年,这株牡丹花一分为二,成了现在的大小两株。

自牡丹开花后,一年比一年开得多。年,在洛阳市首届花王大赛上,这株牡丹获得“单株造型最奇特牡丹”称号,之后还获得了“单株开花最多牡丹”称号。

今年,这株牡丹以及它的分株,两株共开花朵,其中大的一株开出了多朵牡丹花。

崔大利介绍,经过专家鉴定,这株“牡丹王”至少有年的“花龄”。

牡丹单株开花很少超过百朵,植株寿命也很少超过50年。呵护这株牡丹成为“花王”有啥秘方?

崔大利说,父亲在世时,对牡丹看得比家人还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守护,曾在院子里支起自制的铝盆“报警器”,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随时准备着为牡丹遮风挡雨;数九隆冬,父亲静心熬煮牛骨汤,为牡丹冬季进补。

自从这株“牡丹王”在崔家生根,崔家爱花护花的传统代代相传。

如今,在崔家后院还种植有丛中笑、青龙卧墨池、蓝田玉、胡红、首案红等20余种牡丹花可供观赏。崔家人还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免费茶水、笔墨纸砚,供赏花之人品茶赏花、挥毫泼墨。

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爱花之人不便到现场赏花,崔家在网络平台开通了直播,希望更多人可以云赏“花王”,领略牡丹之美,洛阳之美。

洛报融媒记者李冰文/图/视频

编辑王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