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文艺家在鹰子石牡丹园合影留念

“鹰子石牡丹杯”征文

(▲点击图标进入小程序)

赴一场牡丹花之约

牡丹一直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纷纷作诗作画来歌颂赞美它。

提起牡丹,文友自然会想到洛阳,其实,牡丹盛况在各地都有,洛阳也不过是其中之一。

在保康县后坪镇九池村,有一个精心打造的牡丹园,取名鹰子石牡丹。从一开始少有的几株野生牡丹,到几十亩再到如今的上千亩。如今,姹紫嫣红,甚是好看。

4月中旬,有幸与襄阳文艺家一行20余人相约九池村采风。说是采风,就是去赏牡丹、写牡丹、唱牡丹。其实,生在大山之中的我对赏花是不大感兴趣的,属于花盲那种。读了刘禹锡《赏牡丹》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才知道,牡丹的富贵与华美,是世人所倾慕的,牡丹花是特别珍贵的品种,比起月季花、水仙,它更难养些。

清晨,冒着丝丝细雨,当车辆沿着崎岖的公路盘旋到山顶的时候,仰望着对面气势磅礴的大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蔚为壮观。俯瞰着山间的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此情此景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那种壮观,那种气势,忍不住想对着大山狂呼、呐喊......

于是,停下车辆,文友们各自拿着相机、手机把美景拍了个够。

九池村平均海拔米,当我们到达目的地“鹰子石”时,因为雨天的原因,稍感凉意。

此时,天空依然飘洒着小雨,但雨水并未浇灭大家赏花的热情。牡丹园里有小狗狂吠,有鸡群悠闲的刨食。

盛开的牡丹在雨水中羞涩的低着头,但依然是一片姹紫嫣红。细细观赏,雨中牡丹花带着晶莹的水珠,显得更加娇艳欲滴,更加清新可人。于是,我左手撑雨伞,右手持相机,拍下这美丽的雨中牡丹。

穿梭在牡丹花中的身影无处不在。牡丹红的如血,白的如雪,五彩缤纷,满树烂漫。看那朵朵怒放的牡丹朝气蓬勃,像久居闺房的女子,在雨中尽情展开羞涩的笑颜。阵阵凉风吹来,花儿们轻轻的摇头,叶子沙沙作响。有的牡丹还是初花期,骨朵还在春风中摇曳,

古人写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诗句,来表达美人与牡丹为世间尤物,英雄难过美人关,就如文友见了牡丹恋恋不舍一般。

文友们各自摆着夸张的姿势,或录或拍,在牡丹花丛中留下了精彩瞬间。美女们,举着手机,端着相机,拍她一万张还不够。

刘总介绍,保康是野生牡丹的故乡,拥有丰富的野生牡丹资源,中国牡丹资源共有9个,其中保康的野生牡丹资源就有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红斑牡丹、保康牡丹、卵叶牡丹等5个品种和1个林氏牡丹亚种,占全国牡丹资源种类的一半以上。据说,洛阳牡丹品种很多源于保康。

如果说牡丹是九池的名片,那么李家老宅就是九池的招牌。李家老宅坐落在牡丹园的上方。一座外表看上去并不规整的天井园。干打垒的土墙已是满目沧桑。它的建筑风格和承载的年代很是吸引人。

走进老宅,主人早已为我们备好了牡丹茶,不但花香浓郁,还能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它对人类身体有多种好处。品尝着浓郁的牡丹茶,房屋主人告诉我们,这个房子已经有多年历史,在这房子里已经繁衍了十几代人。从古宅踏步的石条、石窗和建筑风格分析,房子应该在清朝时期建造。在高山之上,交通不便,建这样一座院子,靠的是智慧和坚韧的毅力。

步入古宅正堂,整齐的摆放着4张八仙桌。文友们向主人咨询着八仙桌的上、下,主、次之分。随行的民俗专家给我们普及了坐席的知识。过去设席为方桌,坐8人,称为“八仙桌”。有上席、下席、横头之分。屋内设席面迎堂屋门或背靠中堂、神龛方为上席,背迎正门为下席,同坐上席的两人左大右小。若室内并排调两张桌子,上席方坐四人,中间为大两边为小。若堂屋内摆正方形四张桌子,下排两边靠山间墙为上席,上排仍是背靠中堂为上席,仍中间大两边小。若坐席客的辈份悬殊,只好在堂屋设三张桌子呈“品”字形,三张的靠中堂方都为上席,背迎正门方都为下席。若在室外搭棚摆一排“一条龙”桌子,从左到右,第一张为大,每张的下面靠棚方为上席,即面对堂屋方为上席,上面靠屋檐,即背靠堂屋方为下席。若调两排,没隔开,仍左为大。

在城市中长大的文友们对大山中的礼俗很是新鲜,不时的提出不解的问题。期间,主人麻利的将酒菜摆满了桌子。

几番谦让,年长的文友坐上席,大家共同举杯,品尝着满桌的绿色食品,个个赞不绝口。生长在大山之中的我,吃着槐树花、蒲公英、薄荷、竹笋等野菜,一种妈妈的味道涌上心头,倍感亲切。

文友们喝着农家自酿的大曲酒,满面通红,豪气万丈,相互碰杯,好不热闹。

饭后,文友们收获满满的坐上返程的车辆。车上,讨论最多的还是牡丹。

市民协主席邓耀华说:“牡丹有宽大的心胸,不畏权贵,不随波逐流。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太平盛世喜牡丹,我们文艺工作者更应该传播牡丹精神,弘扬牡丹文化。”

END

张天堂,襄阳市保康县马桥林川人。湖北楚智文化传媒董事长。襄阳市作协会员,市民协会员,市摄协会员。原创音乐人。爱好文学创作,有作品发表于《当代老年》《当代青年》《湖北日报》《文学教育》《楚天都市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汉水》等报刊。

阅读推荐

神医

生日歌

看野生牡丹得征稿大奖——“鹰子石牡丹杯”征文及摄影大赛征稿啦

春雨

永恒的雪

采风乐在鹰子石

幸福的味道

兄弟

九池村

画上襄阳

襄阳市民协赴保康举办采风活动

●关于我们

《新时代文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