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青年画家创作洛阳八大景国画马寺
《马寺钟声》国画,画面上却看不到钟,怎么显示钟声?8日,洛报融媒记者在我市青年画家锁遇良的工作室看到,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的8幅《洛阳八大景》作品,重现洛阳昔日城郭巍峨,胜迹如林的风采。 锁遇良在介绍《铜驼暮雨》作品 24岁的锁遇良是洛阳市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洛阳国画院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从小喜欢画画,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我是洛阳人,对河洛文化很感兴趣,一直在构思洛阳题材的国画作品。”锁遇良说,年年底,在市文联主席王晓辉的鼓励下,他开始动笔,以《洛阳八大景》为主题,创作8幅尺寸89厘米×厘米的国画。 邙山晚眺国画 从隋代开始,文人们就忙着点评洛阳的景点。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唐代的柳宗元初步确定了洛阳八大景,即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朝游、铜驼暮雨。 天津晓月,局部 “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其他的三个景点已不可见,只能通过查阅文献,在画纸上进行再造,因此很考验画家的想象力。”锁遇良说。 锁遇良介绍,以马寺钟声为例,常见的画法是画一口钟代表钟声,他不想落入俗套。最终,他在画面右侧画了一群飞鸟。“钟声响起,群鸟惊飞,这不就是马寺钟声吗?”锁遇良说,为了显示场景的安静,他还特意画了雪后的白马寺。 《铜驼暮雨》的骆驼和胡商 记者看到,在《铜驼暮雨》中,锁遇良画了两匹骆驼,一名身穿胡服的胡商骑在骆驼上,向铜驼陌走去,当地居民的视线被胡商吸引。“洛阳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在洛阳博物馆的诸多丝绸之路文物中,骆驼和胡人俑是最常见、最直观的丝绸之路见证。”锁遇良说,他在绘画时借鉴了骆驼和胡人俑的造型,让画面看起来简洁明了。 在《金谷春晴》中,锁遇良画了金谷园、太湖石、柳树、桃花和牡丹,将金谷园的美景再现在世人面前。 “今后我将继续深挖洛阳历史,用画笔展示河洛文化。”锁遇良说。(洛报融媒记者余子愚文/图/视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1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浅谈红楼曹公笔下无坏人论呆霸王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