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驳的一些知识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m/23553.shtml

建设咱教育人最纯净的心灵家园

牡丹花语?

农历三月,花开烂漫。菲菲小雨中行走在园林一样美丽的大一高校园,处处花开似锦,莺语如歌,顿觉心旷神怡。??

清新的空气里,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突然一阵花香扑鼻,四处观望,原来是日日走过时时企盼的牡丹园的牡丹盛开了!来不及细细观赏,预备铃声已响起,裹挟着花香快步跑进教室,课前演讲临时改为即兴作文,题目是校园春景,一花一草皆可描摹,启发孩子们观察校园美景。大家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地构思。

“老师,快看,牡丹开了!”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个顽皮孩子大声说,同学们一起望向窗外,果然,透过窗户,可以清楚瞭望到刚才来不及观赏的牡丹园中的牡丹,于牡丹亭边,柳月湖畔端然绽放,一朵,两朵,三四朵,惊艳了春天,也惊艳了孩子们的梦。??

牡丹花容艳丽,花姿雍容华贵,花色姹紫嫣红,有红、白、紫、粉等。校园牡丹园的牡丹品种虽然不多,但因有“姚黄”“魏紫”“洛阳红”等名贵品种,也不显单调。学校的牡丹园之与洛阳牡丹犹如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清新自然,温润迷人,与百花竞风流。一样有天姿国色傾城傾国的美貌,花开富贵的雍容,不愧是国花。我适时地引导孩子们联想关于牡丹的诗词名句、牡丹的传说、牡丹花语。??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同学们脱口而出,遥想当时的长安,牡丹盛开时,满城人倾城而动,宝马香车,笑语盈盈。奔走相告,争先赏玩,盛况空前。牡丹“花中之王”的美称,也许是丛唐人对牡丹的追捧得来的吧!??

?牡丹仪态万方,层层叠叠的花瓣像剪纸叠成的,像发髻似云鬟,“仙冠重叠剪红云”,我们的牡丹园,虽然品类不丰,但雨中远望,艳绝芳尘,粉的柔情似水,含羞藏娇;白的冰清玉洁、莹润含蓄;紫的富贵典雅,端庄大方。而风流当推“洛阳红”,热烈奔放,红霞万重。“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天帝若怜化为花,愿与牡丹结芳邻!我惊诧于牡丹的美中,灵感闪现,得绝句二首:??

其一??

深紫浅红晶莹雪,娇妍盛放海棠羞。??天姿国色谁能比,占断春光第一流。??

其二??

摇曳东风扶碧柳,红英紫冠绿萝裳。??名花倾国清平乐,帝子惊闻一院香。??

同学们掌声阵阵,纷纷竖起拇指点赞。在我的带动下,大家跃跃欲试,争相发言。一男生说:“牡丹园适合观赏拍照,女生拈花微笑,美不胜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噫!花痴!”女生们笑他。??

又一女生脱口吟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牡丹盛开动校园。”??

“抄袭!”一男生不服气地说,“她抄袭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那女生反驳道:“这叫引用,懂不懂?”??

一时间,课堂变成牡丹诗会了,还带有调侃的意味。虽然他们的诗听起来略显稚嫩甚至不押韵,但已能从形、色、味方面体现牡丹的些许风骨了。??

我抓住时机及时布置任务:大家非常聪明,文思泉涌,已经青出于蓝了。赶快把刚才说的记下来,课后稍稍修改润色,再运用联想扩写成一篇小作文,如何???

同学们齐声回答说:“好”!平时同学们怕写作文,每写一次作文都讨价还价,让奖励他们看电影,这次答应这么爽快,我知道他们写作的热情已经启动了。正当我得意“阴谋得逞”时,“老师,你骗我们写作文!”一个机灵鬼似乎发现上当了,大声喊起来。??

“对呀,老师又骗我们写作文,看电影!看电影!”其他同学附和着。??

“好!只要你们认真写,达到我的要求,就让你们看《流浪地球》”。我忍不住笑起来,同学们也都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们开心的笑声和着牡丹花香弥漫在教室里,扩散到校园上空。??

我和孩子们时常这样,我用“诡计”“骗”他们写作文,“请君入瓮”后总有一两个机灵鬼发现上当,然后大家合伙讨价还价“闹”电影,我假装不答应,然后再追加条件,次数多了,他们已经识破我的“伎俩”,就满不在乎地说“老师,我们写读后感,你让我们看电影?”??

“必须的!看来我们心有灵犀!”我诡异地说。这样又一篇作文布置下去了,而孩子们真是天才,看过电影后写影评写读后感,写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行云流水。往往超过规定字数,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在一篇篇课外练笔中渐渐提高了。??

这样天马行空地讨论着,忽然发现“跑题”了,赶快悬崖勒马把他们的思绪拽回来,继续牡丹诗会,“好了,咱们按下一层表一层,下面谁来讲讲牡丹的传说?”??

?一向沉默寡言的王若羽迫不及待的举手,“老师,我知道牡丹的传说。”这个腼腆的大男孩这时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述牡丹的故事:??

牡丹,当年因为触怒武则天,才被逐出长安贬到洛阳的。《镜花缘》中记述: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武则天和上官婉儿赌酒吟诗,婉儿每作一首瑞雪诗,她就得饮一杯酒,这样上官婉儿吟十首诗,女皇喝十杯,直到女皇喝醉。醉后的武则天突发奇想,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时值寒冬腊月,对武则天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只得领命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御花园时,看到园内腊梅、水仙、天竺、迎春花等冬季花竞相开放,龙颜大悦,心想一定是“圣天子百灵相助”吧。正得意时来到一片花圃,不见花开。细问后方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谁知第二年春天,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这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掌声如潮,显然他们对这个从不回答问题的腼腆男孩刮目相看了,王若羽秒杀学霸,成功圈粉。有几个同学揭秘:说王若羽喜欢读历史,稗官野史历史传说他都门儿清。??

我及时表扬了王若羽,并启发大家博览群书,这样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胸罗文章百万兵。同时告诉大家,传说终究只是美丽的故事,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唐朝时长安牡丹最负盛名,有诗为证: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牡丹芳》“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白居易诗中的京城是长安,可见唐朝时,长安的牡丹是最好的,而洛阳牡丹,大概到了宋朝才开始独领风骚,欧阳修曾赋诗“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来称赞洛阳牡丹,今人更誉为“洛阳牡丹甲天下”!大家在快乐的气氛中又明白了历史真相。??

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虽不可靠,却从侧面证明了唐人爱牡丹的风气盛行,宅院、官邸、寺庙、驿站、宫廷等遍值牡丹,黎民百姓达官贵人都喜欢种牡丹赏牡丹,国运昌则花运昌,唐代诗人李正封《牡丹诗》:????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前两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写出了牡丹的色泽之美,香味之浓,成就了牡丹“国色天香”之美名,从此“国色天香”成了牡丹的代称。??

?我话音未落,学霸张文博就迫不及待地发言:??

老师,虽然爱牡丹的风气盛行于唐朝,但牡丹诗却最早见于《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芍药就是牡丹。??

“哦,还知道牡丹诗的渊源,你太棒了,这么博学!”我没想到孩子们对牡丹的了解这么深。我教给他们未知的知识,同时又能学到我不了解的,这正是教学相长吧。讨论发言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不知不觉地快到下课时间了,我留五分钟做补充总结。??

牡丹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诗人不同的情素,赞其美,哀其伤,赋予友情爱情者众多。??

五代诗人皮日休诗:“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写出了牡丹的美艳和高贵品格。??

白居易《惜牡丹》诗中有:“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就借牡丹零落抒写了生命易逝的伤感。??

?而薛涛《牡丹》将牡丹之美与爱情之美结合起来,写得哀婉缠绵:“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戕怨别离。”??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牡丹和贵妃交互着写,人面花容同蒙皇帝恩泽,人如花一样娇嫩可人,此诗深得皇帝贵妃欣赏。宋人乐史《太真外传》记载了玄宗高兴地亲自吹笛伴奏,而杨氏则被感动得“敛绣巾再拜”。??

古典诗词中牡丹除了承载这些富丽的意象,人们更赋予它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吉祥圆满等丰富的花语。而新时代我想它还多了一层国富民强大国盛世的象征吧,洛阳牡丹节年年盛况空前,品种越来越繁多,花期越来越长,不是科学育种的结果吗?牡丹节带动旅游业经济的迅猛增长,不是国运昌盛的体现吗?娇艳欲滴的牡丹花不也正谱写着盛世华章吗???

?四时之景不同,花亦有别,不能远足赏尽天下奇花异卉,近处也有风景。校园百花园内,樱花烂漫,桃红柳绿,梨花如雪,杏花粉面含羞。畅游桃园中,三五好友,倚枝拈花,人面桃花相映红。落英缤纷时伤悼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凄美;梨花林中咏“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连白海棠都要偷梨花的洁白,可见梨之白无花能企及了;来到海棠树下又自然会想起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了。??只要心中有诗和远方,足不出校园,也处处有良辰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时有鲜花,花语各不同:杨花落尽牡丹笑,秋菊冬梅傲雪开。???因时因地解花语,诗词歌赋入韵来。??

生活有花,织花为锦。胸中有诗,赋咏畅怀。悦鲜花之情话,乐诗书以消忧。煮茶品茗,临窗赏月,纵一介书生,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亦甘之若饴,拈花吟诗走天涯,不羡神仙不羡仙。???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呆坐不动,似乎还沉浸在牡丹的花语里。?

作者简介:彭庆丽,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情感裁剪冷暖,借风景图说天下。爱好旅游摄影码文字,渴望在素淡的文字里结识一些诗意栖居的朋友,印一行清清浅浅的足迹于雪地里,静待明春陌上花开。更多精彩:

首届全国中学生“奔流杯”有奖作文大赛征文启事

全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通知欢迎订阅年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全国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集锦(视频版)彭庆丽:从你的全世界走过彭庆丽:徐州行小记彭庆丽:醉美鸡公山彭庆丽:清明情更怯彭庆丽:七夕风波之后(短篇小说)彭庆丽:七夕风波(小小说)彭庆丽:你是人间四月天彭庆丽:麻城赏杜鹃彭庆丽:丢钱风波彭庆丽:烟花寂寞冷(小小说)彭庆丽:奇遇小矮人

文中图片来源于作者

承办:教育会议教师培训教育考察拓展训练研学旅行联系

自年9月17日起,在此平台发表作品(自文章发表日起一个月内)达到一定阅读量与留言量的作者,可获赠鸡公山门票。阅读量达到次、留言量达到20条,即可获赠鸡公山门票一张,每增加次阅读量与10条留言,追加一张。依次类推。

本平台是多家报刊的重要供稿基地,坚持原创首发,严禁一稿多投。打赏费%归作者(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不再发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