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牡丹会说话,一定会说“谢谢你,赵岳先生。”

我似乎听懂了,赵岳爱牡丹、爱画牡丹,是他让牡丹画回归自然,牡丹山水浑然一体,超凡脱俗,既深得国人喜爱,又倍受世界人民的追捧。

认识岳哥,源于牡丹。

先是看到他的画,后听到他的名,再见到他的人。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画家也有“牡丹王”么?

古今中外,专注于某一件事或某一物种的画家很多,成名的也不少,比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恕我直言,早先看到赵岳画的牡丹,并无惊喜。与以往见过的牡丹画差不多,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故,也没记住他这个人。

这年头,艺术界唬人的多,什么名头大就安个什么名,反正吹牛不犯法嘛。这个家那个大师,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甚至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一些人本事不大,不把心事用在学艺上,热衷于攀高枝、蹭名气,拉起虎皮当大旗,拿着鸡毛当令箭,招摇撞骗,名片上印着这个会员那个会员,这个主席那个院长、还有这个津贴那个传承人。更有好事者,直奔主题,有多高的润格,多大的市场,多大的收藏价值,多大的升值空间。于是,把个画家硬生生地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与街头那些牛皮癣广告一样叫人恶心。不由得让人想起“江湖”二字,艺术一旦沾上江湖气,它就不成其为艺术了。

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对一个画家的画,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与理论无关,与名头无关,甚至与金钱无关。不喜欢的,再大名号也没用,钱多钱少也不要。我喜欢的是与众不同,有鲜明个性、有审美情趣、有家国情怀的画作和画家。

艺术贵在创新。艺术家贵在不走寻常路。

赵岳与众不同,一直走在求变求新的路上。

这些年,看到过一些赵岳的牡丹山水画,每次都有惊喜,画风独特,想象丰富,品格豪放。

我这么认为,赵岳从画牡丹到突破牡丹画法,再到独创牡丹山水画,整整磨砺了三十年,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

我想探寻的正是赵岳笔下的牡丹、特别是牡丹山水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应约来到芙蓉华天宾馆,再次走进岳哥画室,岳哥和嫂子都说,女儿刚参加完高考,要不真没时间接受你的采访。

岳先生年出生于齐白石大师的故乡湘潭,曾就读于中国书画大学国画专业,结业于中国美协花鸟画高研班。他也曾侨居海外数年,年回国。我知道,岳哥最早是学油画的,师从湘潭市美协原主席秦明良先生。说起秦明良先生,我们的心情一样沉痛,二十世纪初我与先生过从甚密,可惜先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冥冥之中,上天又安排了我与赵岳相遇。加上我们都是湘潭人,我喊他岳哥,于情理之中又添了几分亲切。

岳哥坦率地说,以前,我根本瞧不起国画,认为国画太简单、太容易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赵岳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