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出名的一首ldquo牡丹诗r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index.html “走啊,去景山看牡丹!” 谷雨刚过,便听得邻居这样打招呼。 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桃李落尽,姗姗来迟的牡丹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开放,充分展示了“花王”压轴出场的不凡地位。“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大唐盛世开始,这种雍容华贵的花朵一下子火了起来,而世人的喜爱,流传千年,至今未休。 唐朝人对牡丹有多热衷?白居易给出的大数据是:“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注:戋戋(jiān),形容众多;束素,五匹帛(五束素是二十五匹)。一株开了上百朵鲜花的红牡丹,价格等于二十五匹帛,可以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这些花,可能是豪贵家族夸耀的资本,也可能是美人头上的华丽装饰。妥妥的奢侈品! 电影《杨贵妃》中,周洁饰演的杨贵妃头戴大朵红牡丹 也是从唐朝开始,诗人们留下了无数吟咏牡丹的名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这是李白在用牡丹比喻杨贵妃的美;“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这是卢纶在怜惜无人问津的白牡丹;“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这是鱼玄机通过残败的牡丹自伤身世;“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这是李商隐通过牡丹在思念着某个人……就算是讽刺牡丹价贵的白居易本人,也是因为不忍牡丹败落,发出“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的感叹。 当然,这其中最有名的,还要数白居易小伙伴刘禹锡的这一首《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芍药是美的——甚至在唐朝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牡丹都叫“木芍药”,是芍药的附庸。 可是刘禹锡说,芍药美归美,但总是少了些风骨品格,她的花枝很纤细,不像牡丹那样粗壮有力。 荷花是很高洁的,但她生在池水之中,与人天然有一段距离,便显得少了些情味。 无论如何,“拉踩”这种手段从古至今都很好用!点评了两种花的优劣之后,牡丹就该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芍药和荷花,都担不起“国色”二字,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也只有牡丹有这种一开花就让整个京城沸腾的本事。电影《妖猫传》中提到唐玄宗为杨贵妃在花萼楼种了十万株牡丹 诗中的“京城”,可以指长安。崔道融在《长安春》中说道:“长安牡丹开,绣毂辗晴雷。若使花长在,人应看不回。”毂(gǔ)在这里是车轮的意思,这首诗写长安的达官贵人在牡丹开的时候争相赏花,华丽的车子一波接着一波,车轮轧过路面的声音,就像春雷一样响亮。 也有人考证说这个“京城”是洛阳,因为“武太后怒贬牡丹花”的故事,洛阳直到今天还是牡丹的圣地,牡丹花,也叫“洛阳花”。 无论如何,牡丹受人喜爱,都是不争的事实。一千多年过去了,历史的爱恨情仇早已散入风月,牡丹却依旧年年盛开。 看牡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依旧络绎不绝。 今年,你看牡丹了吗?版权声明: 本文由“诗词中国”(shicizg)原创 图片来源“壹伴图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7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199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