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本期主编:王占环

本期题目:画家李建宾作品《牡丹》

画家点评牡丹图:整体构图和谐、设色淡雅。诗词书法与牡丹花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牡丹花在写意的基础上再多注重一些具体形象的把握,效果会更好。

点评画家简介:戴丽华,著名诗人、画家、文学艺术评论家。

本活动由中宜集团提供赞助,感谢中宜集团。

本期作者:

苏立敏康秀琴白素平马连山何永利

张亚静王利东周绍明刘义坤茹从敏

李朝艳姚占威张艳华李彩慧孙利

王占环

啊,牡丹

苏立敏

牡丹我这样呼唤

流过唇齿的气流厚重又绵软

仿佛牡丹是前世情人的名字

早已长在了骨血里

牡丹守候风清景明

是春雨潇潇里的浪漫

以惊动一座城的力量

长成典故凝成画卷

不用太多颜色借阳光的红与夜晚的黑

还有星星寥寥的黄暖不用肥硕的叶片

几缕枯瘦描摹出魂魄的痴缠

以永远盛开的方式存在

啊牡丹我动用最大的形容词去赞美它

刚刚开口就感染了诗人的仙气

莫非我是从牡丹花下醒来的精灵

曾经死得无悔也活得坦然

点评:牡丹占百花之首,牡丹之歌也是声势浩大的歌,一句“啊,牡丹”很有带入感,蒋大为慷慨激昂的声音便在耳边响起,特别是谷雨时节写牡丹,有着谷雨花别名的牡丹花,如同走到故乡一样亲切。

牡丹

康秀琴

作者心中有画

笔下生辉

宣纸铺开

墨汁的深浅交融

相互配合的线条

彰显勃勃生机

你看那

含苞欲放的牡丹

跃然纸上

仿佛开在牡丹园中

作者笔峰顺转

温暖的阳光

花中之王,牡丹

神奇出现

心中无比激动

吸引众多目光

牡丹笑了,

笑的是那样的灿烂

牡丹

花瓣,晶莹剔透

露珠微滴

散发独特的芳香

牡丹美呀!

美呀!

美的让人心醉!

永留心中!

点评:牡丹是自带风情的花,写下“牡丹”二字其实已是在写最美的诗了,像作者的名字“秀琴”二字与“牡丹”二字依偎,仿佛已听见了牡丹花丛琴声悠扬,小诗紧扣牡丹画作,同样用文字画出了牡丹的美,美到只想用感叹号形容,最后一段虽诗意稍弱,但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彰显了作者的真性情。

牡丹风华

白素平

初见你的模样

妩媚妖娆

国色天香

你的倾国之美

男人仰视

女人惊羡

陶醉多少

赏花的目光

与生俱来的

优越感

带来自信满满

傲立群芳

从不低下

高贵的头

但是我知道

你的雍容背后

华丽之间

馥郁之外

饱含了艰辛

历尽了贫寒

你一直在寻找

自由

寻找真情

你需要真正的

理解

需要刻骨的爱

冰封大地的

时候

你孕育着

生机一片

春风吹来

花朵绽放

美丽

在牡丹的

花瓣儿上

永恒

点评:在诗建筑里,白老师的诗是栀子花落在了青苔台阶上,有微微的跌宕之美,一句句如牡丹花绽放,从牡丹外表的美写到牡丹经历的艰辛,再写到牡丹成长的一程是为了追寻自由与爱,可谓解读到位,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是写不为名利的牡丹,实则也是写与牡丹品质相近的人。

牡丹图

马连山

一朵牡丹竟奕鲜,

群娉玉蕊待开颜。

粉绫绮丽迎风舞,

叶护缨胞拒日残。

纸上运筹添国色,

毫中调彩绘青莲。

庭堂喜挂通轴画,

悦目赏心赞艺专。

点评:牡丹美,牡丹贵,牡丹一朵值千金。小诗押着韵脚盛开,带着古意怒放,读着琅琅上口。从大自然的牡丹写到画中牡丹,不露痕迹地赞美了牡丹的高度,也不露声色地赞美了画牡丹的作者。

赏李建宾的牡丹画

何永利

这牡丹,唐朝的法海开过光,

一瓣闪着凝眺的眼神,   

一朵倾听水墨的声音,

暗将春天、藏在一枝茎叶里。

洁白的心、却有着   

一个粉红色的梦。    

四月、含着彩色的深情,   

向凡尘恋恋不舍地谢幕。

建斌,你只用一张纸,

便喧闹了上苑曾经的子夜,

那精心雕刻的四时封印,

依旧沾着没骨瓣角的血色。   

  

长安即逝的平仄,

起伏了“清平调”的国色天香,   

朝露下每一丝绽开的笑纹,   

望着云飘,招摇自己的花容。

虽然没有千枝的丰盈,   

线条却涨疼了全身的骨骼。

在沐浴了洛阳湿润后, 

活生生嵌在燕赵的扉页。 

不经意的柳暗花明。   

让水墨按捺撂笔前的一捺,

每根韵尾张扬在晶莹的露里,

向着千万个眸子张望……

点评:本诗直奔主题,直抒胸臆,用深沉、厚重的语气赞美了牡丹画的作者,却不是把牡丹图放在桌面上欣赏,而是放在时空里剖析,写出了画作的雕刻之美,恳切的诗句也字字雕琢,有望穿宣纸之深情。

今生只为寻你而来

——品李建宾老师牡丹图有感

张亚静

见与不见

你都是我发自心底的欢喜

静静的凝望你

是走心

是震撼

令“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唯有你

有花开就有花落

唯有画作

唯有相机能永久的留住你

雍容华贵

典雅大气

我穷尽词汇礼赞

国色天香

高贵洁净

我苦练技艺

只愿能与你

抵达灵魂深处的默契

宣纸里灵动

线条里描摹

色彩里涂抹

丹青里演绎

花香已入髓

曼妙你的高贵

我的手盛满时间

对你的爱已穿越四季

点评:一句“见与不见”就把读者带入到仓央嘉措诗句的禅意里,是吧,喜欢到极致,只觉词穷;爱到深处,花香便入骨髓,小诗写出了对牡丹花的爱惜之情。

牡丹亭思

王利东

趁着这好时光,

让青春绽放出美丽的情思,

牡丹那含羞的笑脸,

迷倒了多少赏花的游人。

那花儿,却宠辱不惊地傲立着,

一如你那洁身自爱的痴情。

心中的那份思念安在?

虽然是两世相隔却痴心不改。

梦中的那次相逢可好?

即使是巫山相隔却云雨相连。

举手投足间,

你迷人的音容依旧是最美的遇见。

花间偶遇里,

你回眸的笑语依旧是最真的羞涩。

举手投足间,

是谁定格了唐风宋韵的浪漫。

雍容富贵里,

是谁忘不了牡丹亭里醉卧的相思。

那隔世的姻缘啊,

承载了多少伊人的春梦,

花开时节动京城啊,

却因那春梦一时间让洛阳纸贵。

于是,你为了一个梦想而重生,

只为寻找当初最真的爱情。

于是,你为了一个十里花丛的邂逅,

只为把痴情送给那笨拙的书生。

于是,牡丹亭思里那美好的时刻,

只应追梦而誓要勇敢地前行。

于是,我只好选择回归你的世界,

在纷乱的红尘里做你的爱人。

牡丹亭里,你书写了一种痴痴的思念。

牡丹亭外,我在思索一种完美的人生。

点评:此诗读来有戏曲之美,如果说梨花如程蝶衣白衣素裹,牡丹花就是《牡丹亭》里走出了柳梦梅,如花美眷终不抵似水流年,能够留下来的是牡丹画作与牡丹诗歌,诗中多处用词掩饰不住作者对古诗文的喜爱,比如“巫山”联想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给诗填了深情韵味。

春风带我去洛阳

周绍明

生命是一行诗

押着春风的韵脚走来

平仄唤醒花蕊

花香自由出入

风,吹哪里,花就开到哪里

敞开心扉让花香送我去洛阳

阳光,牡丹,与我一起迈入四月

给一个清晰地址

牡丹花香

隔空也会寄到心里

牡丹带着富贵安康的承诺

说着春天的祝福漫过洛河

寻一个历史落脚点

马蹄声声,踏碎古道长亭

总有一株牡丹

守望故乡

点评:洛阳牡丹如桂林山水,有别处风景取代不了的美,去洛阳城追寻牡丹,不是坐飞机高铁,而是春风跟着,阳光陪着,此诗没有动用形容词,一样写出了对牡丹的仰慕和牡丹高洁的品性,诗意盎然,隐藏着自己也要做一个有牡丹质地的人,努力活出不一样的生命,过出不一样的浪漫。

题牡丹图

刘义坤

一点翰墨

渲染在素笺上

或浓或淡

散发着幽香

几朵含苞

一枝怒放

那花瓣上的露水

闪耀着四月的光芒

人间四月

无限风光

花开国色伴随着仄短平长

沐浴过唐风宋雨

沿袭了贵妃的端庄

一时纸贵

繁花了洛阳

笔尖的流转

羞煞了魏紫姚黄

不与桃花争艳

不和梨蕊竞芳

悄然开放偏有满城痴狂

皴染中带来人间富贵

勾勒中流泻出艳丽昂扬

点评:小诗邀请了与牡丹花有关的众多元素,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与思维随意游弋的辽阔,小韵脚很是齐整,几乎没有束缚感,从一张图上联想这么多,用很小的诗盛装上大内容,能感觉到所费的心力。

赏牡丹图

茹丛敏

当春风浓妆艳抹

你为春增添春色

在百花里

你不曾想夺走主角

你倘泱的独色

让皇帝都为之倾倒

五彩缤纷

成为亮丽的景色

你本身的富贵容貌

如皇后般

半边羞涩

春风吹来的哪一瞬间

你的舞姿百态

让人动容

躲在哪绿叶之中

如少女般妖娆瑟瑟

我真想变成一个帅小伙

化做你的一根连理枝

时刻偎依你身边

闻你的芳香

看你绽放和调落

迎朝阳升起,送日落

啊,牡丹

我的情人一朵

编织春天的故事

唱最美的情歌

点评:牡丹雍容华贵,在宫廷安身立命,走进皇帝皇后的视线,牡丹也喜欢民间,土墙边安家,让土院子金碧辉煌,增添喜庆氛围。读此小诗如看牡丹的行踪,前后对比,意境转换很是可爱,结尾用高歌的形式让牡丹到更高的层次,显示了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

露水惹得牵挂

李朝艳

一朵牡丹花

开在汤显祖的

牡丹亭里

冷艳凄美

爬满星星的夜晚

月光在浩渺的天际

无端的虔诚守望

太白集里的谦谦少年

梦里邂逅

牡丹公主的红色月牙

情窦初开的邀约

惊醒昨日的一帘幽梦

花叹飘零

雨打清霜

痴心的纸鸢

纵里寻她千百度

只为露水惹得牵挂

牡丹亭里的牡丹

幸福溢满幽怨的墨行

牡丹亭里的牡丹

痴情无暇

独压群芳

点评:大自然的牡丹是有花期的,而书里的牡丹是不凋谢的,好的书是永远流芳的,本诗联想丰富,取材新颖,写出了牡丹独压群芳的冷艳。

欣赏李建宾老师画作有感

姚占威

相识于塞北

喜游小五台山

同室话友情

画家的气质流露于谈吐间

有幸赏佳作

眼前盛开的牡丹

美丽、高贵、典雅

啊,牡丹

你从遥远的古代走来

你从大唐的盛世走来

你从帝都长安走来

千百年过去了

你的芬芳一直弥漫

神州处处有你的身影

洛阳以你为骄傲

荷泽赐予你花之桂冠

啊,牡丹

春风荡漾的四月里

你的笑脸醉美了人间

点评:从认识画作作者到对画作情有独钟,这种感情与一句话契合:喜欢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你喜欢的人。但作者没有肆意夸大,而是沿时间顺序把牡丹定格在几个地名之上,唤醒读者对牡丹的喜爱。行文自然,思绪圆润,情感流畅。

牡丹

张艳华

牡丹

你那饱满硕大的花朵

粉润欲滴的色泽

征服了爱美的中国人

从古到今

洛阳牡丹艳天下

天下牡丹学洛阳

倾国倾城

在这春天即将谢幕的时节

你们那一张张丰满喜庆的笑脸

再一次惊艳了世人的眼眸

人们从各地纷纷奔赴洛阳

只为一睹你的芳容

看到你他们就满足了

没有辜负今年的春

为了把你留在身边

人们买花取籽

把你移植在自己的

窗前庭院

日日有你的陪伴

还嫌不够

又把你移植到画上

镜框里

客厅的墙上

卧室里

……

无论在哪

你都会带给人们幸福富贵祥和

点评:作者用朴素的诗句写出了对牡丹的喜欢,镜头从远到近挪移,一直近到一张画里,写出了牡丹深得所有人的喜爱,因为它象征着幸福与祥和。

牡丹

孙利

你以富贵的目光

让杨贵妃看老了历史的模样

幽魂从此潜伏在红尘

怂恿着春天的说唱

不需用浓缩的艳丽

淬硬自己的腰肢

只需把不由分说的霸气

挥霍成魏紫姚黄

点评:小诗携带着小霸气,与牡丹花的气质很相符,“挥霍”一词也适合牡丹盛开的气象。

我是牡丹

孙利

我是牡丹

带着雍容的皇冠

踟蹰中

走过人生的舒卷

绽一身滋润抖落的风情

何以妩媚我空虚的笑脸

赌一把青春倾尽的奢华

何以安抚我浓缩的缱绻

我没有梅的傲骨

也没有菊的雅淡

我没有兰的高洁

也没有竹的清廉

被抬得太高

我不得不挣扎着傲慢

被捧的太红

我不得不浓抹着装艳

那冠真的太重

我好累我好疲倦

真盼着有一天我被罢免

我可以活的简简单单随随便便

多想放松的开落

像一枚三叶草

恬淡着悠闲

哦我是牡丹

抹着繁华的泪走过一季

在美丽里

渴望着平凡

点评:百花丛中最鲜艳的牡丹有自己的烦恼,也许它并不想做牡丹,只想做一株幸运草,也许它并不想得到所有人的爱,只想做勿忘我,得一人心足够。作者借牡丹花写自己愿意活得清简的愿望,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愿望,以小切口写人生,手到擒来,运笔自如。

只做自己

王占环

家乡是深远的幽谷

秀山那么青翠

密林那么蓊葱

红梅墨兰白菊为邻

修竹绿松翠柏作伴

可以倾听

百灵画眉的清越歌声

能够观赏

锦鸡孔雀的欢快曼舞

白日里度过恬静的生活

黑夜中做着闲适的清梦

让露珠在花片上滚动

讲述一个平凡的轶事

愉悦的音符

时时飘荡在清澈溪流的半空

不用去想

那些文人墨客

只是借助我

去倾诉内心的情绪

底蕴多么艳丽高洁

品质多么端庄秀雅

神态多么玉笑珠香

形象多么雍容华贵

不用在乎人们的评说

我,只做自己

离开了家乡

多年居住在洛阳

我不想国色天香

去惊动整个都城

我只做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

我只是坚守初心

筋疲力尽地医治百姓

满腔热忱地温暖苍生

点评:作者以娓娓道来的语调写出了牡丹的渴望,不迎合谁,不依附谁,过简单快乐的生活,深邃的文笔把牡丹的诉求表达得酣畅淋漓,似乎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倾听牡丹的心声,读完,瞬间感觉作者是最懂牡丹的人。一句“筋疲力尽地医治百姓”让人想到牡丹不只是花还是药,来世间是带着使命来的,牡丹一下子从百花中脱颖而出。

牡丹花开

苏立敏

牡丹是暮春的花,在春天这场演出里,牡丹一出场,花事就接近了落幕。

牡丹从古诗里走出来,没有了婷婷袅袅的小家碧玉气,是端庄大方的名门闺秀,说过“唯有垂杨管别离”的诗人刘禹锡最懂草木,他从杨柳那儿触摸到了感伤,也从牡丹花里触摸到了欢乐,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写出了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用一个“动”字,就把昔日的唐都看牡丹的浪漫盛况写出来了,全家老少为看花出动,那是真正的盛世安稳、岁月静好,就是在今天,看牡丹花开依然是爱花人不能缺失的一部分,哪怕是看一眼,看一朵,只要看见了,内心就丰沛,就踏实。

牡丹有灵性,那年春天去柏乡看牡丹,一路雨,到了汉牡丹园门口,天突然放晴了,阳光朗照,空气里饱和的水雾给人江南的温润美,行走在澄澈的花径上,看见硕大丰腴的牡丹花苞结了一园子,与远处的海棠与樱花相互辉映。因为去早了,大自然的牡丹花还睡在梦里,个个憨态可掬,为了安慰远来的游人吧,大棚里的牡丹开到了最好,我们去大棚看牡丹,感觉像是去参加牡丹花的盛宴,真的有视觉承受不了的繁华,重重的花瓣把花盘填的满满的,每一朵都沉、都艳,紫的,粉红的,白的,从大棚的这头堆放到那头,挤着,一不小心就从花枝挤到身边,虽然每株牡丹相隔得很远,还是分不清这株与那株之间的边界,在牡丹的花事里,那份热情俨然到了敬酒不用杯的地步,就像说起牡丹花不用“朵”这个量词,是盘,一盘牡丹菜端出来,一碗牡丹酒随之就敬过来了,无法拒绝这份盛情,只能选择一饮而尽,只能选择一醉方休。

若桃花可比作花旦,杏花可比作青衣,牡丹就不能这么奢侈了,它不适合用戏里的角儿来比喻,它是与众不同的,是任何角色都承受不起的,如果一定要把它的灵性与一个角色相连,那该是杨贵妃莫属,是吧,是一个性格婉约、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的女子,不染红尘,禅意袅袅,高贵的灵魂不带一点酸气,生于最美的时光里,死在最美的时光里,不与春风缠绵,不与骄阳暧昧,把清白的品质看得比生命要重,是吧,这是牡丹的品性。

牡丹很贵,牡丹丰硕绝美,像唐朝美人,唐朝诗人张又新一句“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写出了牡丹花在人们心中的品味。唐时人们品评牡丹,以深色为佳,大红大紫的深色牡丹远比颜色素淡的白牡丹高贵,这正如当时的官服颜色,三品以上穿紫袍,五品以上穿红袍。高官显爵、美貌女子、深色牡丹都是一个级别的,而姿色平常的女子就像那白牡丹,逊色不少。如今流传下来,只有“牡丹一朵值千金”留在人们的审美里了,一朵牡丹,颜色就无所谓了,单瓣重瓣,颜色深浅,花大花小,看见就好,名利的理念终会淘汰在岁月里,留下来的是至纯至美的东西,从喧嚣的都市走出,人们盼望的不过是山坡一间木屋,过晨钟暮鼓、安之若素的日子。

汉牡丹园的牡丹有着别地牡丹赶超不了的优越,不单是多亩的辽阔囊括了国内外牡丹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堪称世界牡丹花的总汇,还有着延续两千年的汉代牡丹,也有同株异花的盛景,在同一株汉代牡丹上可开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的牡丹花,更有异地不活的乡愁,汉代牡丹只能在牡丹园一个池内栽培,离开此地,则不能成活。牡丹花不仅以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的特点为历代人们所称颂,除了观赏价值还有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学、药物学、文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

牡丹最好的朋友就是芍药了,牡丹的花期在一年最好的四月天里,它不屑争春,也不愿去感染夏天的热烈,那年五一假期看牡丹去,牡丹几乎都谢了,满园争奇斗艳的芍药盛开,给人牡丹依旧的错觉,芍药又名别离草,最懂得繁华之后的空洞,所以它试着以自己的怒放承载起人们对牡丹花的盼望,让巨大的期待慢慢释然。

不凋谢的牡丹花是画在纸上的,画牡丹花不像画杏花桃花,寥寥数笔就跃然,画牡丹花用时用心,没有爱花的心与恒久的毅力是画不好的,看画家李建宾的画作牡丹图,如同看一篇不认识作者却有治愈力量的文章,是通过作品去走近作者的那种感觉,冷艳的牡丹带给内心的是暖是希望,疏朗叶子带给灵魂的是冷静是决绝,画家更注重留白写意,仿佛在竭力缩小牡丹花的面积,力争以留白给读者驰骋想象,在留白处押一句古诗,黑字白纸同样有力透纸背的美,彰显作者思想的表情。

在牡丹花盛开的时节看牡丹读牡丹都是惬意的事,有人说牡丹花是谷雨花,光是“谷”与“雨”这两个字就带了烟火的厚重与大自然的空灵,多好,即使没时间去看牡丹,看一看牡丹画作、品品谷雨花的名字就很美。

点评:以对牡丹的感情为线,把具体写看牡丹的行程忽略,用心挖掘牡丹文化,慢慢向文化散文靠拢,有关牡丹知识的句子有待变成自己的话来表述,提高文学素养,运用好语言这最重要的文学工具。

观李建宾老师的《牡丹图》

李彩慧

蕊芬芳,朵香浓,叶玲动,苞蕴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李建宾老师的国画牡丹,浓墨重彩,粉白映衬,花香四溢,玲动款款。叶脉明晰,汁液漫涌,静态感风,暗影舞动!

“阿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蕴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这是我最早知道的还有牡丹花,是在小学的时候。在农村,那种走村串巷的电影放映队,当时是追了一村又一庄,百看不厌。一边看一边淌眼泪:为红牡丹的凄惨身世而哭泣,为红牡丹的苦难童年而哭泣,为红牡丹的受制于人而哭泣,为红牡丹的愤然折簪而哭泣……每到电影结尾的时候,我都会挂着眼泪而心生出丝丝的安慰——红牡丹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了人面兽心的亲生父亲黄甫义,去找寻自己的心仪生活……

牡丹花色泽艳丽,风流潇洒,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后来,我看到了许多有关牡丹花的传说和典故。

牡丹花的传说:从前有个书生姓魏名璞,自幼父母双亡,勤奋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书生非常喜爱花花草草,天天对着奇花描丹青,向着群芳抚瑶琴。大比之年去京城赶考,名落孙山。他本来考中的是探花,被太师偷梁换柱给抹掉。魏璞离开京城,取道洛阳,一下便被洛阳的牡丹迷的眼花缭乱。突然他看到了一株牡丹,花姿粉白清奇,只是有点儿萎缩,像个残装旧衣的小女孩儿。于是他就去河里嘴噙手捧,经过水洒,牡丹花终于绽放了。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他就靠在花附近的一棵树上打盹儿:面前来了一个淡妆粉白的姑娘,叩拜道“多谢君子救命”!魏璞正要还礼,一晃荡,差点跌倒,原来是他做了一个梦!魏璞不忍心这棵花在这里自生自灭,他买来大花盆,把牡丹花栽在花盆里,为了不被磕着碰着,决定抱着这盆花回家,夜里,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花盆摔碎了。他急忙抱起牡丹花大哭了起来,泪水一滴一滴的落在了牡丹花心里。万般无奈,他决定先把花栽在地下,好在地上的土湿漉漉的,他高兴的把花栽好了。天亮了,他发现自己的腿上划了个大口子,那湿润土地是他腿上流下的血浸湿的。魏璞舍不得牡丹花,就在花的边上,搭了个草棚,暑往寒来,草长莺飞。牡丹在魏璞的精心护理下,舒枝展叶,绽蕾怒放!开出的花竟是紫红紫红的,妖妍无比。人们说这是魏璞的鲜血滋润了这牡丹,因此就把这株牡丹叫做魏紫。至今,洛阳的魏紫牡丹中外闻名!

牡丹名字的传说:从前在洛阳北邙山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妻,恩恩爱爱,成亲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有一年老夫妻俩从老鹰的爪下救下了一只鹦鹉,鹦鹉从邙山仙人台衔来了灵芝草,妻子吃下灵芝草后生了个胖小子,取名鹦歌。鹦哥九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也一病不起,邙山很多人都染了病。鹦哥决定要挖草药为母亲治病。翻山越岭,不辞劳苦,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草药。正在他一愁莫展的之际,迎面来了一位白胡子老者。老者问清了缘由,对鹦哥说:“王母娘娘的瑶池里有金丹,可以医治你母亲的冷热病。”说完老者吹了口气,把鹦哥送到了天宫。鹦哥拿了好多粒金丹,他想让所有的乡亲们都好起来!还没有走出多远,就被王母娘娘发现了。鹦哥被天兵天将追的情急之下,把所有金丹撒向人间,这里正好是他的家乡邙山。王母娘娘抓住了鹦哥,正准备处死。白胡子老者又出现了,原来他就是南极仙翁,向王母娘娘说明了事情的原委。王母娘娘点头应允了。仙翁告诉鹦哥:“你撒下的金丹会长出一种奇花,可以用它的根煎药治病。”鹦哥回到邙山,看到了满山遍野的鲜花,他想起了仙翁说的话,把根挖出来煎成汤药分给乡亲们喝。乡亲们的病都好了,他的母亲也逐渐康复了。因此邙山人给这种花取名“母丹”,后来改名为“牡丹”。牡丹的根是重要的中草药。

牡丹的典故:武则天,在一个大雪飘舞的日子,在长安游后苑时,喝醉了酒。突然看见了皑皑白雪中的点点红梅,心血来潮,令百花同时开放,为她祝酒。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小风吹。”百花知道武后杀人不眨眼,都违时开放了。唯有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震怒,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武后更加生气了,下令用火烧死牡丹。不料牡丹被火一烧,开得更是红若烟云,亭亭玉立,非常壮观。牡丹,也只有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

无论是歌曲,还是传说典故,“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形繁多,朵大而色艳,雍容端庄,富丽华贵,浓郁芬芳。牡丹不仅能够令人赏心悦目,还能治病救人。历史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兴建西苑,圣诏天下奇石花卉,牡丹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皇家园林。盛唐诗人《李白沉香亭咏牡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琼台月下逢。”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被人们广为传颂,还有陆游的《天彭牡丹谱》,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民有传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话虽不雅,有调侃的意味,确实是牡丹动人心魄的真实写照!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牡丹以其特有的尊贵,独领花间风骚。“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牡丹当与春同步,百媚千娇!如此名花如此景,怎容凡俗负丹情。当前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花运昌时,国运昌。”祝愿我们的祖国同岁岁牡丹花势一样蒸蒸日上,富贵吉祥!

点评:牡丹的传说与典故都很美很感人,需要把它们巧妙地浓缩到文章里,起调料的作用,那样文章这大锅菜就有味道,就好看了。事例多了显得松散,需要再加工。最后一段描写很好,满满正能量。

总评:谷雨时节写牡丹,真是在最好的春天里写最艳丽的花,好得无话形容。诗作如花,热情洋溢,饱满丰润,每位老师都用自己最深情的笔墨写出了牡丹花的品质,写出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总体感觉都在进步,但需要再努力,挖掘出牡丹的与众不同,也挖掘出自己文笔的与众不同,尽量脱离同质化,写出真正有意义有自己风格的作品来。

画家简介:李建宾,男,年12月出生,河北无极人。现担任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执行秘书长,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书画院执行秘书长,河北省书画艺术品鉴定评审专家委员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公共关系应用研究中心秘书长,河北省艺术名家公益活动办公室秘书长,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品牌推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其篆刻作品“中国风系列”在河北省首届企业家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应邀参加“为新时代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河北省文化艺术名家主题书画长卷创作巡展活动和第三届河北文化艺术名家土木科技书画展并荣获金奖。参加河北省首届校园文化书画作品展并荣获金奖。荣获“年度河北省德艺双馨文化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点评作家简介:苏立敏,网名:小陈,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河北作协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河北采风学会理事,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三清媚》特聘副主编,出版散文集十四本,诗集一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