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病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阅读笔记

做鬼也风流,原版出自这里

——阅读笔记之五

任卫新

常听到这样的戏言: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浏览阅读才知道原来有故事。元代初年,当时最著名的杂剧女演员朱帘秀,是大戏剧家关汉卿的挚友。关汉卿为她写有传世名曲作《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的散曲。由于后来从京师流落到扬州与杭州,朱帘秀在感慨中写了散曲《正宫·醉西施》一套,其中就有这句。

引文如下:

检点旧风流,近日来渐觉小蛮腰瘦。想当初万种恩情,到如今反做了一场孱僽。害得我柳眉颦秋波水溜,泪滴春衫袖,似桃花带雨胭脂透。绿肥红瘦,正是愁时候。风柔,帘垂玉钩。怕双双燕子,两两莺俦,对对时相守。薄情在何处秦楼?赢得旧病加新病,新愁拥旧愁。云山满目,羞上晚妆楼。花含笑,柳带羞。舞场何处系离愁?欲传尺素仗谁修?把相思一笔都勾,见凄凉芳草增上万千愁。休休,肠断湘江欲尽头。

下面就是标题所引的在套数第四段中说的这句话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此外还有东风一夜轻寒透,报道桃花逐水流,莫学东君不转头。

朱帘秀,朱姓,行四,生卒年不详。艺名亦作珠帘秀。与当时文人名士交往密切,多有散曲赠她。据《青楼集》记载: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可见在元杂剧艺人中地位。关汉卿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后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并终老杭州。现存小令一首、套数一套。据说这是保存至今最早有关元代南曲的玉芙蓉词。

阅读笔记:

由此,感悟几点:其一,此句常在文艺作品中作为恶霸无赖调戏良家妇女的一句话,或男人闲谈调侃时一句口头禅,但都不知道这句话是最早出自一个才艺双绝的女子之口。其二,词中有一句:到如今反做了一场僝僽。查了一下这两个字:音,缠咒。是烦恼、忧愁、埋怨、责怪的意思。没想到,七百多年前,一个青楼艺伎比我们认识的字都多。惭愧。

还有,背景介绍中有:独步。意思就是演技独树一帜的术语;驾头在杂剧中又是表现帝王、宫廷故事的术语。软末泥,一般又是指元杂剧中文人秀士风流韵事或闲情雅趣题材术语。余文,也是戏曲或散曲术语,即尾声的意思。而朱帘秀的的专业术语叫套数,即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也就是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套曲、组歌差不多的意思了。长知识。

再有,到了明代,汤显祖先生写《牡丹亭》剧本时,居然也把这句话“偷”到剧中唱词里来了:问君何所欲,问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由此可见,这位当年的朱四姐影响有多大!

下期再读。

上一篇:有感于修为故事三则

下一篇:关于懒惰的另外作用。

年2月24日

附言

几十年来写东西,搜集和整理素材,自然浏览和阅读了各方面的很多东西。由于是职业需要,我把这种阅读叫作被动阅读。

但有些自己觉得感兴趣的东西,认为用完之后或者没有用上就丢掉有些可惜了,于是就收存下来。多少年下来库存还真的是不少。

但是又忽然觉得,总是收存放在那里仍然可惜,于是,就突发了一个利用它们,不妨来个阅读笔记的这个想法。其乐在于和朋友们分享这些还算有些意思的文字信息。

阅读笔记的风格是尽量做到越简短越浅显越好。笔记也仅属于自己的感悟而已。欢迎大家来凑热闹。

作者简介

任卫新: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中国广播艺术团创研室国家一级编剧。我国著名文化项目策划人、撰稿人、编剧及歌词作家。四川音乐学院、塔里木大学、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残联特殊艺术协会副会长。

代表作品:多届央视春晚总撰稿,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文学总执笔。歌剧《二泉》以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天山》编剧等。各种奖项荣获百余。歌曲《永远是朋友》广为流传。著作有《词海钩沉》一百五十余万字,以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