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涛,工作单位:咸丰县检察院。

在湖北咸丰的一个旮旯,有一个美丽的乡村——牡丹坪。适宜的气候让它得到了大自然的很多馈赠,村民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从清晨到黄昏,本文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有客自远方来,好开心的说。晨光起,在山野丛林,田坎坝坝,李大爷和孙女小芳正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折耳根。用薅锄轻轻扒开一层泥土,就看见折耳根嫩绿的小芽,出土后小芳把折耳根放进小背篓,并马上把土层复原,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小心翼翼的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在小溪边,李大爷正在冲洗着折耳根,洗净后切成小段,撒上味精,淋上酱油,便是一道清热解毒的美味野菜。

灶台的大铁锅里冒着温柔的白汽,小芳蹲在旁边又添了一截柴火,火光映着她红红的脸颊,灵动的眸子里闪现着对锅里食物的期待——洋芋饭。牡丹坪的洋芋在太阳下晒的饱饱的,在雨露中喝的饱饱的,充足的淀粉含量让它比别的洋芋多了点软糯的嚼劲,又带着一丝甜。孔的洋芋饭是村民们最日常的主食,刮几个洋芋切成小坨,再和着米饭放入锅里。李大爷希望自己的孙女能够热爱关于洋芋饭的一切。

今天来的客人无疑是重要的。李大爷的后院里晾着腊猪蹄子,他切了一坨下来。对纯朴的村民来说,腊猪蹄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一般在有珍贵的客人来时,才将其端上饭桌。炊烟袅袅中,一顿农家日常午饭就要开吃。

“小芳,去倒几杯包谷酒。”李大爷爽快的喊着。

“搞不得,搞不得,大爷,我们不喝酒,下午我们还要继续搞工作。”珍贵的客人是县检察院官组长带领的“三万”活动工作队。热气腾腾的饭菜让客人们感动着。

“你们这些天为了我们村,也是好辛苦,硬是不喝蛮,我也理解,那打两碗洋芋饭咯。”吧嗒着叶子烟,李大爷慢条斯理的指挥着小芳打饭。

工作队的同志峰峰拿起筷子,看见碗里有一道黑黢黢的印迹,用手去擦了两下。李大爷扯了块布,喊他用这个擦,可能是沾了点柴灰。峰峰说不要紧,李大爷用眼神示意他楷一下。

鲜艳的红色抹布揉成一团有点老粗布的感觉,捏在手里好像捏着古老的岁月。峰峰有点困惑它的形状,用它抹了一下碗,不由好奇道:“这抹布好大块啊还是双层的。”

院子里的大黄狗正慵懒的晒着太阳,屋檐下挂着一串串海椒,辛辣的让人想起生活的味道。小芳掩嘴笑道:“这抹布是俺爷爷的大裤衩捏。”

峰峰愣住了,他开始在脑海中搜索这种剧情的标准反应,一旁的官组长安静的看着他好像在说要淡定,不要咆哮,虽然我懂你,但是不要伤害乡亲们的热情。

李大爷吧嗒着烟袋,咧着嘴憨厚的笑道:“新的,新的。”

在上轮“三万”活动中,湖北省咸丰县检察院官组长带领的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级争取,落实了办公室场所,协助解决了部分水、电、路等问题,并引导村民发展贝母、白术、辣椒等药蔬产业,争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来源:湖北省咸丰县检察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