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博物趣味与洛阳牡丹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9283952.html 根据欧阳修的很多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对很多事物都充满这兴趣和爱好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创作出很多有意义有内涵的作品。 01美的原理的探讨 欧阳修对《洛阳牡丹记》解释的过程涵盖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天地哲学、文学典籍、节序物候、科学常识、植物分类和市井民俗等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服务于以牡丹为中心的“美”的主题,难怪清代浦起龙认为:“此花谱,《花月令》之属也。”他在《花品序》中探究了关于牡丹殊于众美的原因,纠正了士大夫的错误认识,体现出逻辑思辨的能力;在《花释名》中则认真而细致地解释各类牡丹的由来、区域、花色、花形等,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试图发现牡丹品类升格与降级的依据:“左花之前,唯有苏家红、贺家红、林家红之类。” 花之单叶与多叶并非:评判牡丹品的唯一标准,在欧阳修的排列次序中,单叶深红的鞋红被置于众多多叶牡丹之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排列花品既要求评判者熟悉各类牡丹的特质和习性,也强调对于牡丹演变的一般规律的敏感认识,广博的知识储备及对知识信息的集中辨识是完成这一工作的前提,无疑欧阳修兼而有之,博而能专,不单告人以现象,复诲人以物理。 如释鞋红之得名源自“其色类腰带鞋”,“转枝花”的嫁接尤难在于“本是紫花,忽于从中特出绊者,不过一二朵”;《风俗记》中又简约精当地记述牡丹种植过程中有关节令、栽培、嫁接等注意事项,三篇文字皆透露了浓厚的穷理气息,力求将自己的所知所闻一字不漏地记录在案,这一行为本身与二程所谓“至其理乃格物”的精神是贯通一致的。 02美的命名的辨析 欧阳修要完成这个作品首先要对自己描写的东西有一个非常深的了解和认识,并具备学者的眼光和博物的情怀方可以准确无误、下笔有神。这里不得不提及后人对《洛阳牡丹记》中一段文字的质疑。 《花释名》:此段可以视作“牡丹文化简史”来看,它如实地反映了牡丹最初依于芍药、著于《本草》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概述了自盛中唐以来洛阳牡丹有所发展、却始终未有如今日之“异”者的事实。然而,宋代文人对于此一论断,质疑之声往往有之,如胡仔在《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六一居士”条辩曰:“欧公《花品序》云:‘牡丹初不载文字,自则天之后始盛,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喜咏花,彼必形于篇什,而寂无传焉。 惟刘孟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余谓欧公此言非是。观刘孟得、元微之、白乐天三人,其以牡丹形于篇什者甚众,乌得谓之寂无传焉。”并从刘禹锡、元祁、白居易等人的诗集中找出众多例子加以澄清,以证欧阳修“误记”,从而得出“当时(唐朝)贵重可知矣”的结论。 事实上,正如胡仔纠正得那样,欧阳修此段文字中存在记忆出错,首先,刘、元、白集中题咏牡丹之作甚多,非独刘一首而己;其次,他将刘禹锡《咏浑侍中牡丹》的错记为《咏鱼朝恩宅牡丹》,此自是无可辩驳之误。后来,洪迈《容斋随笔》、王群《野客从书》也支持了胡仔的观点,认为唐时牡丹已经得到了知识阶层的普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10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河南洛阳洛龙区五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喜
- 下一篇文章: 此人如花似玉,为夫守贞10年,却因读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