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小编认为图书馆太大,小小书房便可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那么真正的收藏一间书房用品需要花费多少大洋呢?您不妨来东京中央走一走,这里有“钧瓷挂红,价值连城”的窑变釉蝴蝶耳尊,有殊为难得的褐釉地三彩马,还有风雅万分的文房四宝……顷刻间,燃香煮茶,想必最美不过如此了!于年9月1日举槌开拍的东京中央秋季拍卖会,值得你的期待和青睐,跟小编一同开启日本寻宝之旅!以下为艺狐在线为大家整理的佳品好物,总有你喜欢的那一款!

长物—中国艺术品夜场年09月02日下午18:00

Lot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高9.5cm;直径20.5cm估价:10,,-15,,日元碗直口,深腹,圈足。碗心与里壁均饰以缠枝牡丹纹。里外口、足均饰回纹,笔法娴熟,线条流畅。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花,布局密疏有序,所饰牡丹花卉以传统笔墨意韵的笔法绘就,中锋用笔,酣畅有力,运笔痕迹清晰可见,勾勒出花叶的翻卷正侧、偃仰起伏之态,极富写实韵味,枝蔓的运笔尤显婉转自若,无不将国画骨法用笔的意念渗透其中,大有在精炼用笔之中一气呵成的贯气之美;枝间嫩叶的描绘亦十分精到,明显带有书法的撇写意味,爽利俊健。看似率意为之,实则画匠对其形态早已熟记于胸,一笔挥就。

Lot明万历青花龙凤穿莲纹花形折沿盆高10cm;直径36.5cm估价:8,,-12,,日元来源:山中商会。观本品之青花,发色纯正,明艳清丽,纹饰构图饱满,绘工精致,渲染层次井然,尤具攻力,锦地绘画于繁密中见灵动与挥洒,极具万历青花天真烂漫,草昧初开的独特韵味。观本品之器形,六瓣花口,折沿较宽,边缘随行凸起一条边,浅腹折收,造型新颖别致却又不失稳重大气。万历一朝,内府所出御瓷制样皆是百般奇巧,或玲珑,或方器,或大缸,往往竭众匠之力尚难为之,更有烧造难成之苦,百中不得一二之虞,此器可谓当中之佼佼者也。本品附山中商会陈列所签条一张,可知其曾为山中商会所藏。山中商会乃是20世纪初中国境内的最大古董商,是横跨欧美亚叱咤风云的古董大鳄,经手无数中国最精华的文物艺术品,所出中国古董品种、数量及水平,俱可谓空前绝后,并先后在世界各地举办数次重要的中国美术品展览,此品或为当时的展品之一,足证其来源清晰可靠,实可为宝。

注:附昭和28年()山中商会收据。

Lot清乾隆仿官釉八卦纹琮式瓶

大清乾隆年制

高29.5cm估价:8,,-12,,日元

来源:传山中商会。明清之际,琮式瓶又称“蓍草瓶”,用以插储卜卦所用蓍草或筮竹,亦可插花。晚明高濂所著《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一书中,便有记载一件龙泉琮式瓶:“如堂中插花……龙泉蓍草大方瓶,……或置几上,与堂相宜。”今见台北故宫所藏陈士倌画《圣帝明王善端录册?宋神宗》册页,厅堂香几上的香炉旁置放一件八卦纹琮式瓶,瓶内插荷莲数枝,错落有致,凸显明清文人瓶花布置之风雅。眼前之琮式瓶,造型周正大气,线条挺括,当为宫廷陈设之重器。瓶壁四棱凸起八卦纹,其间饰穿带纹自下而上于瓶肩处折返,横跨两面。八卦纹饰与琮式器形理念之统一,彰显对天地的敬畏之心。将之布置于厅堂茶室,偶错落插花数枝,犹见一座浩大的美学宇宙,雅气盎然。

Lot清乾隆茶叶末釉水盂

大清乾隆年制

高14cm;直径20cm估价:6,,-8,,日元

茶叶末釉脱胎于“厂官釉”,乃唐窑仿唐宋釉瓷而成的名贵品种。有清一代摹古釉瓷中,仿官、汝、哥釉者居多,而茶叶末釉者甚少,可谓绝色。乾隆御窑的茶叶末釉器,最是为世人称道,其形制恰到好处,轮廓线条不能增减一分。釉色之美更是深沈丰厚,光华内敛,如万点金星隐于釉中,反复观之而不厌,为后世难以企及。本品即乃乾隆茶叶末釉之佳器。直口,圆唇,深壁下敛,卧足。底见环形无釉垫烧区,内底施釉,并模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款。器内外壁罩施茶叶末釉,绿中略泛黄。釉质润泽,釉色匀凈而深沉,诚如《陶雅》之所赞“茶叶末纹理之佳妙,有若干泥团之疏散于水中者,且其渐渐晕开,汇于底足,围绕周遭,直如鲜鱼腹皮之姿态流动,又于窑变外得少佳趣”。细细观之,造型拙雅,釉色古雅幽穆,越是观之,越是耐人寻味,予人以欲说还休之气质。如此佳逸,当值藏家珍惜传承。本品不仅有东瀛藏家特制二重匣,并附明治时期东瀛文人尾崎弥太郎所留存的相关信函,足见对此物之珍视。

注:附藏家尾崎弥太郎留存相关信函。

Lot清乾隆青花折枝三果纹梅瓶大清乾隆年制

高25cm估价:10,,-15,,日元

本瓶小口外侈,圆唇短颈,肩部丰满,腹部渐收,胫部微向外撇,圈足。器底满釉,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方章款。通体青花装饰,瓶外壁主题纹饰为青花折枝花果纹,典故源于《庄子·外篇·天地》:尧观于华封,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寿,使圣人福,使圣人多男子。即多寿、多福、多子之意,亦称福寿三多。多为寿桃、石榴、佛手或寿桃、石榴、枇杷等,寿桃寓有“长寿”,石榴寓有“榴开百子”,佛手谐音“福”,故三果纹又称为“三多图”。故宫博物院有永乐时期烧造之形制与纹饰与本品相若。乾隆时期青花瓷器以纹饰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为特点。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主次分明、繁而不乱,给人以华丽、浑厚之感。主题纹饰多绘于器物的主体部位,来表现宏阔的场面,视觉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本品亦如是。乾隆仿永宣有器如此,造型规整,制作精良,器形体高大,庄重典雅,青花发色青翠艳丽,绘制精细,构图疏密有致,纹饰清晰,可叹为精绝之作。

Lot清铜鎏金龙纹狮耳香炉“云间胡文明制”款

高8cm;带盖台高18cm估价:,-1,,日元

此器造型敦厚又不失玲珑精巧,器呈古铜沉郁之色,配以浮雕鎏金为饰。镂空型炉盖与炉身紧紧扣合,上有雄鸡明晓点缀为钮;炉身两侧雕刻狮首耳,四周游龙穿梭于海水江崖之中,双目圆睁,身形矫健,气势十足,使整器于淳朴厚重之中流露出威严之气,颇具宫廷趣味。古人读书必焚香,一则免除异味,使读书者心中愉快;再则刺激精神,便于诵阅,故古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佳句。此器下承镂空紫檀底座,器底铭“云间胡文眀制”,更添雅趣。胡文明,明万历年间云间人(今上海松江人),明晚期著名工艺家,以制作铜鎏金文房用器见长,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属极精,与正统宣德炉之崇尚线条、不重纹饰之风格迥异。发誓不传授外人,时人称其制品为“胡炉”。因其喜于炉面镂出山水、法器、吉兽等图案,深受藏家喜爱。

Lot清乾隆铜鎏金龙纹鼎式香炉“父已宝鼎”款

高12cm估价:2,,-3,,日元

焚香习俗,历史悠久。香炉可分庙堂之器与清玩之器两大类,以方、圆为大宗。崇尚庙堂以壮观瞻,以大器如鼎彝之类为主,正如本品。此香炉乃仿古鼎之造型,盘口、直颈、鼓腹,两侧对饰朝天耳,亦称“冲天耳”,寓意“敬天法祖”,宣德皇帝曾以此置于干清宫等议政殿堂,即伸此意。香炉通体鎏金,纹饰以刀刻錾铜而制,分上、中、下三层:颈部雕折枝莲纹一周;腹部一面以游龙戏珠纹为主饰,双龙腾云吐雾,腾于海水江崖之上,张牙舞爪,姿态威猛。另一面雕正面苍龙,怒目圆睁,耸鼻呲牙,呈气吞千里之势。三龙于滚滚云涛之中隐现,组成“三龙腾祥”之壮阔景象,气势磅礴;炉底承三足,粗壮有力,各饰卷草纹一周,更显华丽精美。此炉形制规范,铜质精良,鎏金熠熠,富丽堂皇。纹饰浮凸有致,形象生动鲜活,细致之处,龙鳞与毫发亦清晰可辨,华丽之中又不失庄重之感,极具宫廷之风,不愧为炉中珍品。香炉底部铭刻阳文“父已宝鼎”四字为款,镌字遒劲苍古,可推测为帝王祭祀天地的礼器。用之焚香。借袅袅青烟与天对话,祈祷风调雨顺,盛世太平。

一期一会·听茶闻香年09月04日上午10:00

Lot亀文堂波多野正平造纯银龙首口凤饕餮纹壶

高21cm

估价:4,,-5,,日元

Lot明剔犀花鸟纹长方轴盆

长33.5cm;宽11.5cm;高2.5cm

估价:1,,-2,,日元

Lot伽罗香木

长21cm重量g

估价:10,,-12,,日元

Lot铁包银象嵌金银古钱纹壶

高17cm

估价:2,,-2,,日元

Lot御制梨子地金制菊桐纹鞘系卷太刀拵

长cm

估价:5,,-6,,日元

Lot明剔红两面牡丹纹香盒(堆朱杨成极)

高2.5cm;直径5cm

估价:,-,日元

Lot金梨子地结轮达纹莳绘鞘细太刀拵

长96cm

估价:2,,-3,,日元

文房四谱年09月04日上午12:00

Lot明曹学佺黄任铭李馥旧藏端石夔龙纹太史砚长20.5cm;宽12.5cm;高5cm估价:8,,-12,,日元出版:《古砚˙东京精华砚谱》平凡社出版,年9月,P48-50。

Lot清康熙陆树基旧藏玉璇款田白狮钮章长2.8cm;宽2.8cm;高5cm重量52g

估价:5,,-8,,日元

Lot清中期黄玉带皮雕莲花纹洗长13.5cm;宽4cm;高7cm估价:2,,-3,,日元

Lot清乾隆犬养毅旧藏御制咏墨诗墨九鼎墨①直径9cm重量g②直径9cm重量g

估价:1,,-2,,日元

Lot清初期端石留耕砚长18cm;宽12cm;高3.5cm估价:4,,-4,,日元

坂东贯山,年生于日本德岛,逝世于年,享年79岁。从20岁时在京都收藏第一方砚开始,便与砚台接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历时近六十年的砚学研究与砚台收藏之路,而这第一方砚,便是本次之拍品“留耕砚”。据坂东贯山口述,佐分雄二整理记述而成的《贯山夜话》一书的开头第一篇“我与砚”一文记述,此留耕砚乃日本京都旧子爵所藏,子爵去逝后,其夫人整理遗物以作处理,恰好遇到坂东贯山先生,先生以三十元购得,此三十元在明治四十年左右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之后,著名书画家杉听雨子爵听说坂东贯山先生购得此砚,颇感兴趣,无论如何要上手一观,先生亲自拿到杉听雨处,杉听雨见后第一眼便脱口而出:“此乃名砚也!”,爱不释手,久观不舍。之后更是拜托鸠居堂的掌柜冈田先生向坂东先生表示愿以高价购买此砚,无奈坂东先生自己亦酷爱此砚,未能割爱。杉听雨在品赏此砚时,对其有这样的描述:此砚为清代初期端石所作,砚面上部有“留耕”二字,旁边有四方田形墨池,砚堂之中,有带状蕉叶白,点点青花闪烁其中;蕉叶白之右上方有胭脂晕,蕉叶白与胭脂晕之间,另有马尾火捺夹于其间;左上部位亦有火捺隐现,整体砚色青黑泛紫,滑腻温润,是端石之名砚。在杉听雨的引导下,坂东贯山逐渐的对砚台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此与砚台结下了一世之缘。也因为这一方“留耕砚”,坂东先生有缘结识了诸多的日中名仕,如内藤湖南,长尾雨山,犬养毅,郑孝胥,吴昌硕等,使得先生在砚学之研究上终成大家,独树一帜,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日本的砚学界。值此东京中央秋拍之际,受“留耕砚”收藏者委托,在文房专场中特设“坂东贯山旧藏文房佳品”同一收藏之专题,在坂东贯山先生诞辰周年之际,此“留耕砚”与广大中日砚学爱好者见面,本身就是一件颇为殊胜的机缘,希望此砚有一个更好的归宿,再续奇缘!著录:《古名砚》东京国立博物馆编,东京国立博物馆发行,昭和二十六年(),文字著录,留耕砚端溪水岩大西洞石。

出版:①《墨·文房四宝别册第七号》艺术新闻社,年10月号,封面。②《贯山夜话》坂东贯山·述佐分雄二·记贯山夜话发行委员会编,木耳社发行,年6月,P24。

Lot陈巨来刻刘汉麟自用田黄云纹印长2.5cm;宽2.5cm;高5cm重量60g估价:5,,-6,,日元

古玩珍藏年09月04日下午15:00

Lot清乾隆窑变釉蝴蝶耳尊“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43cm估价:35,,-45,,日元

出版:《东京美术俱乐部-展观入札卖立会》,东京美术商协同组合,昭和四十六年()9月,页,图版。天青月白已难得变色海棠红更娇“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窑变釉色以幻化多变名闻天下。其釉料随器物线条之起伏自然流淌,风姿千重,异彩万般。诚如诗文所赞:“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有清一代,窑变釉被视为是一种祥瑞的名贵釉色,备受宫廷喜爱重视,不惜工本复烧研制。至乾隆朝,窑变釉的烧造工艺已是炉火纯青,发色更为绚丽多姿,其中又以红色为最。窑变色随火性变幻,显红色为主者极为少见,故有“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之誉。正如本品所呈之色,红釉艳丽如火,象征红火兴旺,愈添富贵祥瑞之气。br尊侈口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外撇。造型恢弘浑厚,极具体量感。肩部贴饰双耳,以蝴蝶作铺首衔环,甚是别致。尊通体施窑变釉,发色以玫瑰红为主,釉面光润晶莹,口沿泛金黄。釉变剧烈之处,见天蓝、灰青等色与红色交融辉映,斑斓夺目,犹如霞光眩耀,尽得天然之趣。器底呈酱釉色,刻“大清乾隆年制”款,字体端丽,可见为难得的乾隆官窑立件大器。br最点睛之笔,乃是于双肩上模塑蝴蝶耳,极为珍稀。蝴蝶塑造生动,似展翅而飞,几缕蓝釉自然流淌垂落,与红紫交融,平添灵动之气。“蝶”谐音为“耋”,象征着“长寿多福”之吉祥寓意,常作为纹样饰于瓷器之上,备受喜爱。而蝴蝶衔环耳者,传世则凤毛麟角,多见于乾隆时期的玉雕器上,瓷器作例甚是寥寥。今见清供旧藏一例“清乾隆?粉彩夔凤穿花纹兽耳衔环瓶”,其造型与本品十分近似,可兹对比。本品体态端正古雅,釉色艳丽,可谓乾隆官窑登顶之作。不仅尽显乾隆御窑造瓷技艺之精,更折射出大清盛世的风华气度。难怪早在昭和年代,便被作为乾隆本朝精品于日本东京美术俱乐部展出,以飨东瀛艺林藏界。本品见载于当时图录,由绪明晰,流传至今,至为难得。

Lot清乾隆宫廷造铜鎏金无量寿佛高34cm估价:20,,-22,,日元

清代宫廷造像做工精细,风格成熟,开创了藏传佛教艺术之新风尚。西方佛教尊崇之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之主尊。历史于汉、藏佛教中均有广泛信仰,被视为长寿者。清朝几乎所有的帝王都崇信无量寿佛,堪称清朝帝王崇拜的第一佛。其时制造金铜无量寿佛为帝后祝寿,祈求江山永固,寿命绵长,无量寿佛亦即成为帝王之化身。其于清帝中对藏传佛教的崇奉是最为突出的,而他对无量寿佛像的热衷和虔信也最具代表性。此尊无量寿佛面相丰腴,眉线与鼻线相连,鼻梁挺俊,长眉修目,嘴微微带笑,静穆端严,神态祥和。顶结发髻饰五叶宝冠.耳垂花环,上身坦露,项链、饰璎,雕刻精美。身披锦帛,肩部纹饰丰富,自臂间缠绕垂落,手腕珞钏镯于其上,双手结于腹前,托宝钵于上.宽肩细腰,周身比例匀称。下身着长裙,结跏跌坐于双层仰俯莲台上,两腿间裙褶呈放射状自然垂落铺于台面之上,刻画生动。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五年(年)乾隆六十寿辰时,王公大臣“做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特于京城建万佛楼贮之。乾隆四十五年(年)乾隆七十寿辰时,王公大臣又造佛像二万余尊,用银三十三万一千余两。其中,乾隆五十四年敬献佛像清宫档案有明确记载:“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五日传旨万寿大庆,蒙古王公呈进大法身铜佛二十七尊并各大臣官员等呈进小法身铜佛八百二十五尊,着万胜壶境楼上安供。将大法身铜佛像各配楠木供桌,小法身铜佛配楠木佛格安供。”从这些记载和实物遗存也足可看出乾隆皇帝信奉无量寿佛之笃诚。乾隆宫廷造像延续了宫廷艺术造像之精髓,于此之上,又创造性地发展出更加华美而具雄阔气度之佛像风格。此尊坐佛无论从造型装饰,亦或是工艺,均显示出极高的艺术品质。展现出清代宫廷金铜佛造型艺术之鲜明特点,工艺精湛,品行完好,而今仍旧保留有完美的宫廷气息,难得尤甚。

Lot西周青铜饕餮纹臣辰父乙爵

高21cm估价:7,,-8,,日元

铭文:臣辰父乙爵

“爵,礼器也”。爵乃最早出现之青铜礼器。其形取象于雀,宋人吕大临言爵“前若噣,后若尾,足修而锐,其全体有象于雀”。此爵杯前长槽形流,后尖叶形尾。流上立双伞状柱。身侧兽头半圆形鋬,深腹,锥形足。腹部装饰凸起饕餮纹一周,銮刻繁复精细,线条简练刚劲,颇具气势。爵柱侧刻有“父乙”铭文,可见乃族人为父乙所作此爵,是为礼器也。鋬内亦似刻铭文“父乙臣辰爵”有此铭文的爵,目前世界上只有四只,此件为第五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收藏价值。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收藏一只,日语文献之,白川静著《金文通释》第七辑,都有着相同铭文的。此件爵局部被青锈遮盖,已难辨认。整器造型周正古朴,锈迹碧绿莹润,沁痕自然,呈现出商周古器肃穆之美。虽历时久远,仍纹饰清晰,殊为难得。

Lot唐褐釉地三彩马高57cm估价:3,,-4,,日元大唐盛世“并蓄兼收,群花同放”,盛名远扬。最初风靡东瀛的“唐物”,便是乘大唐的商船而来。唐三彩的绚丽光彩亦随之引入东瀛,成为了宫廷“奈良三彩”(正仓院三彩)的原型,一直为日本藏界艺林所称道。唐三彩在胡汉融合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说是唐朝陶瓷文化的代表,能够折射出盛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众多三彩造型中,“马”的地位举足轻重。唐朝对马匹的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不无关系。据记载,先有唐太宗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并让阎立本画出昭陵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后有唐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更是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千古佳句。眼前之三彩马,造型轻捷俊美,强健雄伟。马首微微上扬,双耳后贴,眼睛圆睁,口微张,神韵十分生动。马鬃短齐,头饰络头,前有攀胸,后披杏叶式秋带,马背配鞍,上铺绿色绒毯状鞍袱。鞍袱又称鞍帕,覆于马鞍之上可防止尘污。杜甫《骢马行》中的“银鞍却覆香罗帕”便是指此。精美非凡。马体以赭褐色为主,并施白、绿色釉,色泽斑驳淋漓,彩绘浸沁自然,更令其栩栩如生。马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观其造型头小颈长,体壮膘肥,臀部发达,腿部强劲有力,处处透出一种内在而真实的美,可谓标准的良马。当为盛唐三彩艺术的杰出作品,殊为难得。

东京中央秋季拍卖会日程表

东京中央拍卖专场一览

东京中央拍卖全攻略:秋拍亮点抢鲜看!拍场秋点兵:东京中央明清家具佛像艺术品精彩呈现!

东京中央秋拍书画大赏:错过了春拍的“石渠宝笈”,这里还有!

艺狐全球拍卖资讯往期精彩内容

《六龙图》以3亿天价成交于纽约佳士得!真迹实拍图!武英殿“四僧”展高清大图全集

展览潘天寿周年大展高清大图全集

展览3.45亿!黄宾虹绝笔巨制《黄山汤口》创造奇迹!独家对话中国嘉德拍卖董事总裁胡妍妍

艺狐在线·专访独家专访仇国仕:最振奋人心的事就是找到出色的艺术品!香港邦瀚斯

松竹堂珍藏古玉专场拍品成交记录首发六百年来保存完好的传世孤品“宣德碗之王”斩获2.02亿!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