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芍药均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为木本,芍药为草本;前者为“花王”,后者为“花相”。它们花期相联,花型相似,互为依存,交相辉映。

中国秦以前的典籍中,只有芍药的记载,而无牡丹的记载。中华先民对芍药的认识早于牡丹。宋·郑樵《通志·略》记载“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通志·昆虫草木·略》记载:“牡丹初无名,故以芍药以为名。”宋王禹偁曰:“百花之中,芍药最古”。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青年男女嬉戏玩耍互赠芍药的记载。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发现东汉早期的医简,其中有牡丹、芍药治血瘀病的处方。以此为据,园艺界认为,我们的祖先对牡丹、芍药的人工栽培,由药用开始。

牡丹的发源地在中国,野生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山地丛林,以秦岭为主脉,从东到西形成了一个分布带,涉及区域广泛。中国牡丹共分为四大种群:中原牡丹品种群、紫斑牡丹品种群、中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品种群。紫斑牡丹品种群是仅次于中原牡丹品种群的中国第二大品种群。芍药的分布范围比牡丹广得多,地跨中亚、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其中,中国是最主要的发源地和栽培中心。

中国紫斑牡丹分布和栽培中心在甘肃中部地区,临洮是中心地带。现在园艺界形成的共识是临洮是中国牡丹的重要发祥地和栽培中心。这里人工栽培至少有年的历史。唐朝初期就已人工移栽训养,受到推崇,视为百花之王,象征富贵吉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里地处黄土高原,相对落后封闭。一直以来,未引起园艺界重视。造成对一个大的品种群落的忽略,存在不少偏见。20世纪80年代以前,所有的牡丹专著中笼统地认为“紫斑牡丹”是一个单一的品种。导致我们这里的珍贵资源迟迟未能被外界接纳和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李嘉珏、洪涛等专家的考证研究,紫斑牡丹资源才迎来了世人的亲睐。

对临洮牡丹,我们通过近十年时间的调查考证,纠正了一些偏见,补充了一些史实:一是紫斑牡丹隋末唐初就已引植栽培,且作为吉祥物认识。二是历史流传至今的传统品种仅临洮就有80多个。如‘佛头青’,十分古老而珍稀,现只有临洮、临夏有栽植。三是紫斑牡丹树高可达3.8m,一般二三十年树龄的紫斑牡丹树高都在2m左右。这是其它品种群牡丹望尘莫及的特征。四是有的花型花色很独特,如托桂型品种,中原品种群中十分少见,紫斑牡丹独树一帜。复色品种临洮典型的就有五六个,而中原典型的只有花二乔,国外典型的只有岛锦。五是国民之花,家家栽植。这里独具地方特色的农家庭院牡丹享誉全国。年,CCTV四集大型纪录片《牡丹》,反映古今中外的牡丹,其中有三集就从不同角度反映临洮紫斑牡丹。播出以后产生巨大的反响。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牡丹和芍药似乎相依为命,芍药始终伴随着牡丹的生存而生存,发展而发展。

临洮,地处中华母亲河——黄河的上游,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如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这里的牡丹、芍药是古黄河文化的载体和传媒。以花为媒,记载、反映、传播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民俗等。紫斑牡丹是中国牡丹的祖先种,这里的牡丹文化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临洮紫斑牡丹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临洮牡丹、芍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据估计,牡丹、芍药的栽培面积年可达到亩左右,紫斑牡丹品种,发展到多个,芍药品种40多个。更为可喜的是,临洮牡丹、芍药的种植格局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概括起来,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栽培以观赏为主向经营为主的方向转变;

二是产业由单一发展向综合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是种植观念由封闭的小农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方向转变;

四是栽培方式由传统落后的原始方式向科学栽培方式转变;

五是生产规模由个人零星栽培向联户联片栽培、公司、龙头企业带领发展的方向转变。

下面重点谈谈我们对牡丹、芍药产业开发的认识:

前已述及,临洮牡丹至少有多年的栽培历史。从发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牡丹实物来看,从隋唐开始,牡丹就已成为富贵吉祥的象征物(图6)。对广大老百姓而言,牡丹反映着人们的精神愿望和追求,但追求了近年,还是一种愿望。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追求富贵祥和生活的愿望逐渐变为现实。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由温饱向小康生活过渡。也就是说,牡丹、芍药作为富贵生活的象征物,由一种精神现象,变成了物质现象,即过去是美好的生活象征,现在是美好生活的构成;过去依托它憧憬美的愿望,象梦一样,今天是利用它创造财富,改变生存环境,建设美丽山河。所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县的牡丹、芍药种植格局,已产生了质的变化。现在是如何走得更远,这就是今天我讲的中心话题:牡丹、芍药综合发展、科学发展、集约化发展。对这个问题,临洮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许树德县长具体布署了牡丹产业的发展,还提出要打造临洮“国花园”。石琳书记几年来多次约我谈牡丹产业的发展,如紫斑牡丹基因度的建设;牡丹示范基地的建设;油用牡丹产业的开发;龙头企业带头,强强联合问题;牡丹、芍药发展如何和新的时代潮流接轨,和科研机构合作,深层次开发等等。可以说,临洮牡丹、芍药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我所知:奇正藏药集团在马家窑文化园区搞的紫斑牡丹产业园,完全用现代化的理念进行综合开发。以西坪曹家坪为中心的牡丹观赏园寓旅游观赏、产业开发于一体,联户联片,已初具规模;临洮牡丹基因库建设、品种保护工作正在有效地进行。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牡丹、芍药示范园的建成,为如何带领农民发展牡丹、芍药产业,提供了一个科研平台(如新品种选育、油用牡丹品种开发、芍药新品种开发)。切花芍药已向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向迈进。大规模西坪花卉基地建设正在酝酿部署(“吃农家饭、看四季花”)。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如果我们建成数千亩牡丹观赏品种繁育基地、牡丹、芍药切花一条龙生产基地,万亩级油用牡丹生产基地,还有牡丹、芍药实用产品的综合开发,如牡丹食品、牡丹酒、牡丹茶、牡丹纪念品等。到那时,临洮牡丹、芍药,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一个洛阳靠一个牡丹品牌提升了她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按正确的发展思路走下去,临洮的发展前景一定也是很震奋人心的。我们非常希望宝岛台湾的专家,也能开发这里珍贵的牡丹、芍药等资源。

下面再谈二个具体问题:

一、芍药药材的深加工问题(图7)。据初步调查,我们这里的芍药除产量高外,质量也好,加工成为赤芍或白芍,都是上品,(即芍药苷的含量5%左右,药典要求是1.6%)。如果再从中提取芍药酚酸类有用成份(没食子酸、儿茶素、对羟基苯甲酸、阿维酸),药用、保健、食用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我们马啣山野生川赤芍还有比较广泛的分布,这是潜在潜力。

二、油用牡丹。目前我国确定的油用牡丹品种有‘紫斑牡丹’、‘凤丹牡丹’两大类。全国各科研机构检测所反映出的结论,牡丹籽油不仅是很好食用油,也是很好的保健油。牡丹籽油所含不饱和脂肪酸都在90%以上,其中a-亚麻酸的含量,凤丹牡丹是40%-42%,而紫斑牡丹在50%-52%,比凤丹高出近10个百分点(我们委托中科院上海辰山分院检测的红色单瓣牡丹籽油a-亚麻酸是50.57%,白色单瓣是49.30%。古河洲牡丹园委托农业部粮油检测中心检测的结果是51.4%)。所以油用紫斑牡丹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临洮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几十万亩荒山荒坡和退耕还林土地可供利用。这项工程是慢火煮羊肉,来得慢,一般7~8年才能获得效益。但发展起来了,就成了摇钱树。可收入年左右。只要管理到位,树龄越高,产量越高。农民很实惠,爱搞收益来得快的。所以这项工程必须要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引导,送上路扶一程。

现在存在的问题,一是适生品种的选择,二是种苗的繁育,三是优良品种的开发。临洮紫斑牡丹研究中心从年就介入了这项产业。我们将继续为临洮牡丹、芍药产业的发展而尽力。

附件:油用紫斑牡丹不饱和脂肪酸检测表。

附件:

临洮紫斑的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含量

采样地点

序号

含油率(%)

脂肪酸组分(%)

亚麻酸C18:3

油酸C18:1

亚油酸C18:2

棕榈酸C16:0

硬脂酸C18:0

甘肃临洮

白色单瓣

28.26

49.3

26.9

18.2

3.4

1.5

红色单瓣

39.08

50.57

25.56

17.65

4.96

1.26

注:此数据是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分院所作的检测

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
白殿疯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