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年)的通知

菏政发〔〕3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各直属机构,市直各单位,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年)》已经第4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菏泽市人民政府

年11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注:本文源自菏泽市人民政府   

1、即力争到年,全面完成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2、即培育20家龙头企业,建设20座牡丹园林综合体;    

3、即建设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和牡丹籽选育与收储中心等三个核心服务平台; 

4、即打造牡丹“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集群;   

5、即培育总产值超过亿元的牡丹产业。

阶段任务

(一)夯实基础阶段。

1.实施期限。自年11月开始,至年12月结束,为期26个月。

2.主要任务。 

(1)完成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实验室与选育基地)、牡丹人才培训基地、产业投资发展公司、文旅产业发展公司、产业基金、产业发展顾问委员会和区域招商合作办公室的组建。   

(2)完成种苗繁育基地、国家牡丹种质资源菏泽库建设、牡丹商品国际大市场、牡丹国际电商物流基地、牡丹籽收储中心、牡丹大数据中心、七里河国家牡丹湿地公园、牡丹小镇、牡丹休闲购物美食步行街、牡丹游客服务中心、中国牡丹博物馆、国际国花博览园、菏泽尧舜牡丹工业旅游区、牡丹农庄、牡丹“双创”基地、创新资本中心等重要承载设施的建设。   

 

(3)完成10家龙头企业的培育、10座国家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0家。

     

(4)全市牡丹种植面积累计扩大到60万亩,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业,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5)初步完成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6)全面开展牡丹产业的宣传工作,筹办世界牡丹大会。

  

(7)完成京东商城(或者天猫商城)“菏泽牡丹精品旗舰店”建设,在全国主要城市完成家“菏泽牡丹精品连锁超市”建设,组织牡丹企业参加全国相关的知名博览会,牡丹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二)加快发展阶段。

1.实施期限。自年1月开始,至年12月结束,为期12个月。

2.主要任务。 

(1)累计完成15家龙头企业、15座国家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5家。   

(2)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国际专业展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国际市场的开发,培育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牡丹产品品牌。    

(3)完成曹州牡丹园5A级景区升级改造、牡丹雕塑公园、牡丹景观带和若干个牡丹农庄等承载设施的建设,推进牡丹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    

(4)全市牡丹种植面积累计扩大到80万亩,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 

(5)进一步完成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6)继续加强牡丹产业的宣传工作。   

(7)完成家“菏泽牡丹精品连锁超市”建设,全面完成国内市场布局,牡丹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三)升级发展阶段。

1.实施期限。自年1月开始,至年12月结束,历时12个月。

2.主要任务。 

(1)全面完成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2)全市牡丹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万亩,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3)全面完成“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集群的建设,使菏泽成为我国牡丹产业种苗繁育、技术研发、标准建立、新品开发、加工制造、检测检验、市场营销、商品出口、品牌培育、产业信息、人才培养、科普宣传、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以及融合发展的高地。 

 

(4)全面完成“菏泽牡丹”与“世界牡丹之都”等城市品牌的宣传与打造工作,使菏泽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

(5)初步完成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6)累计完成20家国际化龙头企业的培育、20座国家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家,牡丹产业总产值超过亿元。

发展重点

  (一)推进科研与种植体系建设。

  1.推进新品种选育、测试与繁育基地建设。

  2.推进龙头企业和牡丹园林综合体的建设。    

  3.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 

 

  (二)推进观赏牡丹产业建设。

  1.大力培育观赏牡丹。

  2.大力发展牡丹反季节栽培和鲜切花产业。

  3.大力发展观赏牡丹产业。

  (三)推进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全面梳理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编制牡丹产业标准体系,从种苗繁育、品种鉴定、商品检验、大田种植、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国家技术标准,占据发展高地。

  (四)推进牡丹加工产业集群建设。

  1.依托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牡丹产业深加工园区,形成聚集效应,带动牡丹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2.推进牡丹原料加工项目的建设。

  3.推进牡丹高端食用油加工项目的建设。

  4.推进牡丹功能性食品和药品制造项目的建设。

  5.推进牡丹美容护肤产品制造项目的建设。

  6.推进牡丹衍生品加工制造项目的建设。

  (五)推进牡丹文化旅游集群建设。

  1.推进提升改造曹州牡丹园建设。

  2.推进牡丹文旅产业识别体系的建设。

  3.推进“赵王河、七里河国家牡丹湿地公园”的建设。

  4.推进牡丹园林集群的建设。

  5.推进现有文旅设施牡丹元素的植入。 

  6.推进“牡丹农庄”的建设。

  7.推进牡丹景观大道的建设。

  8.建设牡丹健康小镇和运动小镇。

  9.促进全市对牡丹元素的使用。

  10.推进牡丹影视剧的拍摄。 

  11.办好世界牡丹大会。

  12.高标准办好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

  13.打造菏泽牡丹二日游。

  (六)推进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建设。

  (七)推进菏泽牡丹大数据中心建设。

  积极与市开发区大数据中心对接,设立独立的菏泽牡丹产业数据分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定期收集和汇总全世界特别是菏泽市范围内牡丹产业发展的基本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后,指导菏泽市牡丹产业的有序发展。

注:本文源自菏泽市人民政府







































贵州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诊疗新技术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