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作为观赏对象毫无疑问。

隋朝时,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这是牡丹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进入皇家园林[1]。唐朝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至开元中期,牡丹文化兴盛于长安,唐代特别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无数歌咏牡丹的佳章妙辞。

牡丹与瓷器

用牡丹装饰瓷器始于唐代,当时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印花和贴花等。宋代,用绘画牡丹图案装饰瓷器开始流行,磁州窑的白底黑花牡丹瓷器颇受人们喜爱。元代,牡丹纹饰成为青花瓷器上的主流纹饰。这一时期的牡丹花瓣一般被画成圆珠状,俗称串珠牡丹。明代,在五彩和斗彩瓷器上用牡丹进行装饰是这一时期的首创。清代和民国时期,牡丹纹饰瓷器更为盛行,新出现的广彩、粉彩、浅绛彩等技法更是使牡丹在瓷器上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受人们审美习惯影响,不同时期的牡丹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元代流行串珠牡丹,明代缠枝牡丹成为主流。在清早期,双犄牡丹经常出现在各类瓷器上;清中期时,线描牡丹独占鳌头;清晚期时的牡丹受制瓷技艺的影响,花形更为饱满,色泽更为丰富,看起来更加雍容华贵。

牡丹与文化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一、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二、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三、较浓重的园艺学特点四、较浓重的美学特点五、较浓重的文学特点六、较浓重的乡土气息七、浓重的富贵之感八、浓重的人生回味九、浓重的生活勇气十、浓重的旅游氛围等特点。

牡丹诗词精选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唐/裴潾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唐/裴士淹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二月曲江连旧宅,阿婆情熟牡丹开。---唐/窦巩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李正封长安牡丹开,绣毂辗晴雷。-----------唐/崔道融玉佩罥女萝,金印耀牡丹。-----------唐/岑参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唐/王建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王建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唐/元稹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元稹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元稹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唐/白居易

往期回顾

?“红瓷”也是个大家族

?用骨质瓷有什么好处呢?

?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古怪小镇

哇,点的人好有眼光呀!

红格格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