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牡丹研究新突
牡丹自古以来就具有药用、栽培和观赏的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木品种需求多样化,对花卉观赏需求也越来越高,牡丹种植在我省的应用市场也越来越广阔。但长期以来,因生长条件限制,只在我省个别中高海拔山区有零星种植,没有进行商品化种植生产。为丰富我省园林绿化名贵特色花卉品种,带动我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近几年市农科所开展了牡丹南移各项栽培技术研究,在我市建立不同海拔高度牡丹引种试验基地2个,并在蕉城、霞浦、福安、福鼎等地进行示范推广新品种30多个,面积多亩。 近日,市农科所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组织有关专家先后前往霞浦县水门乡八斗坵村、蕉城区八都镇南岗村、寿宁县清源镇前陶村调研指导牡丹产业发展。 专家组一行前往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八斗坵村,调研指导霞浦县昌阳观农业专业合作社水门古牡丹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该村“昌阳观”海拔米,观内种植的牡丹至今有多年历史。根据实地调查观测,该牡丹品种属江南或西南种群,花大色艳,树形高大,非常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从晚秋到春季有连续开花现象,其中盛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是当地珍稀特色花卉资源。由于缺乏牡丹种植和繁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霞浦昌阳观农业合作社近几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想方设法发展牡丹观光产业,均以失败告终。得知这一情况后,年市农科所牡丹研究团队在昌阳观建立中海拔试验基地,申请省科技厅项目“水门古牡丹种群扩繁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对水门古牡丹的物候期、生物学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种群扩繁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克服艰苦条件,下沉基地,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帮助霞浦昌阳观农业合作社嫁接扩繁古牡丹多株,解决了困扰企业牡丹种植技术和繁殖难的问题,吸引大量市内外游客前往观赏。下一步,市农科所拟在该基地建立育种和春节催花大棚,更好地开展古牡丹研究示范推广。 专家组一行赴蕉城区八都镇南岗村宁德市南冈山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指导。该公司是一家集花、果、蔬、中药材及猪、羊等种养,开展森林经营管护、康养、农旅经营开发等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立足当地自然风光、畲族人文特色,靠近宁德新能源、一汽等基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以观赏牡丹主题园为特色,配合采摘体验,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旅休闲观光。年,在市农科所牡丹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全国各地引进适应本地栽培的牡丹优良品种30多个,在八都镇南岗村建立观赏牡丹基地,发展观光产业。同时,市农科所选派驻村特派员一名,帮助企业提升种养技术水平,并不定时组织花卉、土壤、果树、畜牧等专家提供牡丹、猕猴桃、柑橘等栽培技术指导,目前已经建设20亩牡丹园、多亩茶园、60亩新品种柑橘园、20亩百香果园、80多亩香榧等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基地,为发展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专家组一行前往寿宁县清源镇前陶村(寿宁农科所基地),调研加强市县农科所高海拔山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共建。该基地海拔高度m,是市农科所高海拔山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也是牡丹引种试验基地,面积10亩。年以来,牡丹研究课题组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牡丹新品种多个,开展了品种试种筛选、栽培技术、繁殖技术、催花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等牡丹南移栽培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下一步,市农科所将继续围绕试验基地建设,引进牡丹种质资源,开展适应南方湿热气候和粘酸土壤的定向品种选育,以期尽早培育出福建自己的牡丹品种。 市农科所牡丹研究团队近几年在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取得新突破,先后组织实施省市科研示范项目4个,其中“牡丹南移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并于-年神农福建农业科技奖三等奖;“观赏牡丹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及繁育技术研究”顺利通过评审验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一种南方种植牡丹春节催花盆栽方法”和“一种繁殖多色牡丹的二级嫁接集成方法”2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牡丹仿国画立体押花结构”和“一种国画植物干燥箱”2项技术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随着科研工作不断深入,牡丹南移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今后,市农科所将继续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投身共建美丽乡村,积极开展牡丹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发展牡丹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 (牡丹研究课题组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7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喝rdquo肉汤的l
- 下一篇文章: 牡丹倾城悦目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