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白癜风要如何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9/5686247.html

文/闫晗

过节期间,全家去逛附近的鲜花市场,突然想起从前关于鲜花的一些事来。印象深刻的两次收到鲜花,都是在老家。

一次是那年的正月初六,正好是情人节,和男友(后来成了我先生)出门在街上闲逛。路经花店,进去看看,他便买了几朵红玫瑰,店家选了淡紫色的绢纸包着。

我手捧着玫瑰花,两人元气满满地回家。那是我第一次收到男生送的红玫瑰。作为一个不能免俗的女生,一直对这个情景有一种隐隐的难以言喻的期待。

男友大概也是头一次送喜欢的女生玫瑰花,在心里达成了某种圆满。我们都知道这并不经济,这样一个日子的花卖得很贵,也不太喜欢鲜切花,觉得自己亲手栽培的花开了更值得高兴,可,总要体验过一次——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种既矫情又高级的感觉。

到家后,男友把玫瑰插在瓶子里——平日里那花瓶都插着塑料花。他又将紫色的绢纸随手折成了玫瑰纸花,竟比真花还要精致些。不出所料,我妈出来评价说,乱花钱买这些干啥?叠的纸花就很好,永远美丽。

那会儿家里有很多亲戚在,其他人七嘴八舌,有同意她说法的,有说她不懂年轻人的浪漫的。我则满脸绯红,带着一种羞涩的愉快,并不辩解。后来便叮嘱男友以后不要再买鲜花,一次就够了。

再有一次是在老家生孩子,医院探望,送来一个大花篮。那是个像庆贺饭店开业般浮夸的花篮,插着百合、康乃馨等等。出院时,花篮带回了家,记得妈妈嘟囔说,花这么些钱买这个,又不实用。我妈经常为别人花的钱觉得不值得。

当时我刚生好孩子,身心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中,疼痛、空虚、喜悦、尴尬、茫然,并不能打起精神来好好应对他人的善意。但我觉得,表哥他们送花篮,应该是想送一点特别的东西给我吧。送婴儿用品,很正确但过于普通。鲜花则不同,只是给我一个人的慰问。我没有确认他们的想法,之后的日子里也从未回应过这份心意,只是记得这件事。

后来,似乎和周围的人达成了某种默契,就没有收到鲜花了,也从不自己买花。看见朋友们在特定的节日和纪念日收到鲜花礼盒,欣喜只在收到的一刹那,然后就忙着处理,找花瓶插起来,想延长它们的寿命。

有的礼盒为了美观,花茎截得太短,只能干放着。再往后,就一枝一枝抽出朽败的丢掉。我很害怕看见耷拉的枝条、溃烂的花茎和枯萎的花朵,就像是看到薄命的红颜在眼前迅速度过一生。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刹那的惊喜就是最想要的,可以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因为这一刻会被记得。

从鲜花市场出来,婆婆说,鲜花太不值得买。她也爱花,但只爱在土里自由生长的花。她家院子里有棵大栀子花,还有一片牡丹。她说,院子里牡丹花开的时候,每天就希望天别那么快黑,怎么也看不够。

哇,和苏轼的心情是一样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苏轼看海棠花开的心情,婆婆不知道苏轼的诗,却有和苏轼同样的惜花心情。

我知道苏轼的诗,却没有过那样真切的体验。

作者:专栏作家闫晗,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新浪微博

闫晗-,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