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60111/4756398.html

牡丹,自古即被视为富贵之花。牡丹花开,艳压群芳,被誉为花中之王。以牡丹为装饰题材的器物,深受国人喜爱,千百年来,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牡丹纹装饰艺术风格。学者黄英在玉委会会刊上发表的玉器上的《「富贵吉祥」任雕琢故宫博物院藏牡丹纹玉器》一文中这样为我们解读玉器上的牡丹纹。

明白玉透雕双龙捧寿纹长方插屏故宫藏

牡丹纹最早出现于唐代,明人高濂著《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古玉器」云: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管笛凤钗、乳络龟鱼、帐坠、哇哇树、石炉顶、帽顶、提携袋挂、压口方圆细花带板、灯板、人物神像、炉瓶钩钮、文具器皿、杖头、杯盂、扇坠、梳背、玉冠、簮珥、绦环、刀把、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物,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

青玉开光花卉纹凤柄双活环带盖执壶清故宫博物院藏

可见,自唐以后,玉器的品种结构、装饰风格、使用方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品类更为丰富,题材更为多样,造型和装饰纹样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减少了程式化和神秘色彩,更多地以形象生动的花鸟、人物、动物为装饰。大量写实的花、鸟、虫、鱼造型和纹饰的出现,成为唐代玉器的显著特点。

青玉六方执壶明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现藏以牡丹为装饰题材的玉石器约二百件左右,早起唐代,晚至清代。唐、宋时期以花形玉佩饰为主,元代则以龙穿牡丹、凤衔牡丹为主题的炉顶最多,明代以带饰、玉牌等佩饰为主,装饰题材也多为龙凤与牡丹的组合。

清白玉浮雕缠枝牡丹纹手镯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则以炉、瓶、盒、洗、花薰、花插等兼具实用与陈设功能的牡丹纹器具居多,佩饰较少。这一时期除了继续沿用宋元以来的龙凤牡丹题材以外,也有牡丹与灵禽的组合,以及牡丹与其他花卉的组合,装饰纹样上更为丰富多样。

清碧玉透雕牡丹纹圆盒盖面口径一九七厘米足径一四二厘米高九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陈设类玉器是指放置于桌、案或架等处供人观赏的玉器。此类玉器自唐代发展起来,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故宫博物院藏陈设类玉器种类繁多,以牡丹纹饰为题材的陈设类玉器大多为小件器物,主要用于室内陈设。

宋至元白玉龙柄葵花式杯故宫藏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白玉透雕双龙捧寿纹长方插屏,在牡丹纹与龙纹的基础上增加了祝寿的寓意。整器采用镂空双层透雕技法:上层下方雕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花瓣托起一个镂空团寿字,花与字的两侧各镂雕一龙,龙身细长,轮形爪,龙首上部各琢一「卐」字;下层为镂雕几何纹锦地。配有木架,可陈设于多宝阁或几案之上。

元青玉透雕龙穿牡丹纹嵌饰故宫博物院

玉花插是陈设类玉器中的一大类别,明代已有,多呈筒状。清代样式较多,其中以树桩形花插较为典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翡翠树桩形花鸟纹花插,呈青绿色,局部有深绿及黄褐色。花插外壁镂雕牡丹花枝,枝上立着禽鸟。此件花插以整块翡翠琢制而成,所用翠料有较高的透明度,色彩丰富艳丽、雕琢工艺细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1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