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油牡丹开花雍容华贵,也是农民的
科技兴林,产业富民。近两年,我市在农户自发引进种植油用牡丹的基础上,进行政策扶持,倡导农企合作,引导农户种植。种植油用牡丹,逐渐成为我市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林、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的一个林业产业发展新亮点。 11月初,我市秋收工作进入尾声,许多农户停下了繁忙的脚步,享受冬闲的轻松。而部分农民却紧抓时节,抢种油用牡丹。记者在平定县东回镇里黄安村,就见到了这样的劳动场面:经过一片片田地,绕过一道道山岭,在山窝窝里见到了种植油用牡丹的农民,男子开着小型拖拉机在前面整地,几名妇女裹着头巾、俯着身子,一株一株地把油用牡丹苗木插进土里,然后盖上土、踩瓷实。 今年,在惠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里黄安村在去年种植亩油用牡丹的基础上,再次种植亩。合作社负责人穆转明介绍说,油用牡丹耐旱、耐寒、耐瘠薄,可谓是“地再烂都能种”。村里种植没有占用好地,而是选取一些较偏远的撂荒地、新造地集中连片种植。按照技术人员指导的“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的规范种植,第二年4月进行除草,油用牡丹就可正常生长。三四年后,便可见到成效。 油用牡丹能够进入市民的视野,被农户熟知,并非偶然。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和我省《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今年,我市与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关于建设油用牡丹产业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种植基地合作协议》,并出台《关于做好油用牡丹、连翘等乔灌木种植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油用牡丹的种植工作,实现林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看中发展前景,引进种植油牡丹 牡丹以大气磅礴而闻名天下,油用牡丹不仅有着牡丹一族的富贵天成,还被人们称为“致富花”。油用牡丹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适应性强,寿命长,产量高。除了观赏价值外,籽可以榨油,花可以制茶叶、制作化妆品,根可入药,有着良好的经济前景。在我市没有推广种植之前,部分种植户积极走访调研、进行了试种。 盂县计文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计文,具有丰富的林木种植经验,于年开始种植油用牡丹,并尝试育苗。当年,侯计文和一些有经验的农户前往山东省菏泽市,从气候、土壤、立地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油用牡丹种植项目进行了考察。他们去的时候是九月份,正是牡丹籽收获季节。他们通过基地现场查看和对农户走访,了解了油用牡丹的种植前景。十月下旬,合作社便选取了两个品种,引进三年期的苗木,在核桃树下套种油用牡丹,试种面积为20多亩,发展林下经济。侯计文介绍说,今年合作社的油用牡丹已经有了产量,每亩产籽儿50多公斤。如果按照市场价每公斤2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每亩能收入0元。头年产籽,一株仅一朵产籽,估计明年每株有四朵产籽,产量会增倍。进入盛果期后,产量会更多。 种植油用牡丹,管理简单,投入劳力较少。一次种植,可收益30多年。虽然油用牡丹管理较为简单,但对于种植户来说,这是一种新产业,需要规范种植,总结经验。“目前,合作社已经育苗30多亩,明天秋季将扩大种植规模。”侯计文说:“从合作社种植情况看,每亩种植约株,密度大影响了产量,估计每亩种植多株苗,效果更好。开白色花朵的油用牡丹,是比较纯种的。籽粒呈黑色饱满后,方可采摘,不能过早采集。施用农家肥或复合肥,可以提高籽粒饱满度,肥料要少施勤施。一项新的产业,需要有个好的开端,希望政府部门、技术人员及种植户共同重视油牡丹的发展。” 除了计文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外,我市锦丰种植有限公司在油用牡丹种植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年开始种植,目前已发展到了多亩。去年,公司销售了约公斤牡丹籽。 打造新模式,让花香四溢的油牡丹促增收 据了解,年以前,我市各县区农户自发种植油用牡丹约亩。年秋季,我市开始引导种植,当年种植了亩。今年秋季,我市新种植亩,其中盂县种植亩,平定县种植亩,郊区种植亩。目前,全市共发展种植油用牡丹约亩。 油用牡丹种植前景较好,部分乡村将油用牡丹产业与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旅游产业等紧密联系,促进农村发展、农户增收。 今年,郊区西南舁乡郊山村,由一家农业企业带头,种植了60亩油用牡丹。郊山村第一书记贾海莲介绍说,种植油用牡丹,适合劳动力少或者劳动能力弱的农户种植。村里与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种植、管理等方面优先雇用贫困人口,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此外,种植所用地一部分为流转贫困户多年不耕种的荒地,还有一部分为废矿坑等地。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油用牡丹,增加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收入,对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好处。 同是油用牡丹种植,在西南舁乡王家庄村被赋予了更多希望。这几年,王家庄村村支“两委”转变观念、转型发展,成立了益丰昌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干石山区的荒山整成梯田,建起了樱桃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今年,村里在樱桃园旁边种植了亩油用牡丹。“我通过网络了解到,油用牡丹不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极好的观赏性。合作社种植油用牡丹,主要用于观光旅游。”合作社负责人乔利中介绍说:“今后每年春季,三月樱桃花开,四月连翘花绽放,五六月迎来油用牡丹的花盛开,花期不断,为开展‘花海’美丽乡村旅游活动等提供了条件,可以促进乡村的振兴和农业多元化的发展。” 油牡丹新产业,农户科学种植不跟风 在我市油用牡丹产业刚起步,农户应正确认识新产业的特点,不要盲目跟风种植,也不能随意扩大种植面积,要考虑市场需求,结合当时的气候、土地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规范种植。 在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方面,我市依托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油用牡丹的种植。 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种植发展规划,根据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生长的区域进行种植。同时,要把种植油用牡丹同新一轮退耕还林、特色经济林、森林防火隔离带营造等林业重点工程紧密结合,稳定种植面积。 在充分尊重农民种植意愿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各县区采取专业合作社、大户和企业等种植模式,将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经营,避免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种植户所在乡镇政府要履行第三方监管责任,引导油用牡丹种植顺利进行。 对于种植户来说,优先在退耕还林地、山地、林缘地带种植油用牡丹,也可以在撂荒地、新造地、过去退耕还林地内种植油用牡丹。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等方式联合经营,种植规模至少集中连片50亩以上。同时,要重视种植的规范化,在专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科学种植管理。 据了解,种植油用牡丹的最佳季节是10月份。今年,我市由于天气原因,收秋延期,影响了地块的整理,种植油用牡丹的进度有所推迟。 市林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油用牡丹不宜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利于发根,成活率较高。另外,经过冬季低温的生长,植株来年才会生长健壮,开花结果。打算发展种植油用牡丹的农户,当年最好种植小秋作物,如豆类、薯类等,这些作物收秋较早,为种植油用牡丹争取时间。同时,应及时翻地、耕地,做好种植准备工作。 编 辑:苏建平 校 对:檀艳竹 总校对:黄瓅琛 声明:个人分享转载朋友圈无需授权,其他媒体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专题、深度、细致、可读是《阳泉日报专题》的追求。致力于冷静、全面调查思考新闻事件,以挖掘、透视本土文化为宗旨,更精粹、更深入、更专注!感谢您的北京能治白癜风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1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曹州牡丹是怎么种植出来的
- 下一篇文章: 下曲镇组织干部赴介休市考察油用牡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