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精与雪魄殷红溢芳馨郭孝民国画作品赏
郭孝民先生的写意牡丹画,力脱前人之窠臼,迥异于他人之画风,不仅超越了原始古板的面貌,而且也消除了恬淡安逸的情调,既无“竟尚高简”之憾,也无冷奇狂怪之弊。在他的笔底腕下,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那就是积极、向上、朴茂、欢愉而充满着勃勃生机,在牡丹的历史画廊中独树一帜。其风雨中的牡丹之作,尤令人注目。可以说,郭孝民先生的“风牡丹”是前无古人的。——王化凡 郭孝民(—),河南洛阳人,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家,是洛阳牡丹画派的奠基人与重要的代表人物。年5月28日出生于洛阳市南郊景华凉楼村(楼子村),年1月29日寿终于私第,终年73岁。 谱名孝闵,乳名留庆,常用名孝民,别署孝敏。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先后工作于西安人民搪瓷厂和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原为洛阳矿山机器厂),副研究馆员。曾兼任过政协洛阳市涧西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政协洛阳市涧西文化艺术组副组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洛阳市美协理事、洛阳牡丹画院院长、洛阳市书画院名誉院长、洛阳小石林印社顾问等职务。 年由郭孝民为主领导的四人创作小组(洛阳矿山机器厂业余文艺创作组)创作的连环画《艰苦创业——焦裕禄的几个小故事》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年参加洛阳文化艺术代表团赴日本访问及学术交流。年在香港名家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年在台北亚洲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年应邀赴台湾作文化交流并在台中鹿港举办画展。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艺术交流研讨大会并展出作品,继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作书画交流。年又应邀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国进行文化交流。电视艺术专题片《国色情深》专门介绍了其发展成功之路,此片在省市及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年由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发行专著《写意牡丹》一书,年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型个人画册《郭孝民写意牡丹》,年由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个人画册《郭孝民风牡丹撷英》,年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国画技法丛书之一《花鸟画学谱·牡丹》。 郭孝民年春华×69cm 蟾精与雪魄殷红溢芳馨 文/刘继汉 “洛阳岁岁花如海,不负先生笔一支。笑我耆年春已老,拨开绮障为题诗。”这是著名书画前辈申石伽先生,在看了郭孝民所绘牡丹后,在其画上的题诗。 郭孝民年风和日丽68×cm 当今,描绘牡丹的画家浩如烟海,而能跳出前人藩篱,不落俗套者可谓鲜矣。郭孝民笔下的牡丹则能自成面貌,别具气象。这些年,先后在郭孝民牡丹作品上题咏的书画前辈、名家,还有钱君匋、朱幼兰、范曾、郑乃珖、李世南等。其中尤以范曾先生的二十韵长诗最触情怀。诗曰:“天地钟灵秀,异物竞纷陈。叹彼无双艳,倾绝帝城春。芍药徒劳妒,百卉自羞身。蟾精与雪魄,殷红溢芳馨。忽忆少年梦,曾恋牡丹魂。中年耽泼墨,淡泊寄云林。又读太傅句,愧羡花色深。我今披此卷,依稀见泪痕。欲使花能语,何不启朱唇。抚弦香一炷,渺渺听梵音。”范曾先生对郭孝民笔下的牡丹是何等的倾注真情啊!其珠玑之语,可谓字字含泪,句句心声也。 郭孝民年满栏雪70×70cm 潘天寿先生有言:“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郭孝民之所以有如此引人注目之画艺,大概也源起于此吧。 郭孝民年紫气东来66×68cm 我生平性好丹青,喜读古今中外美学论著,更喜与书画界同仁交往切磋。我与孝民兄相稔已三十余年,对其艺事及为人不仅熟知且深有感悟。孝民兄年5月出生于洛阳郊外的李楼乡。尝闻其言,童年家贫,父早丧,全赖其母操持家业,劬劳养育,使其成人。而今他勋业已成而慈母弃养,每言及此,则神情黯然。此乃孝道之体现,高尚人品之标志也。人言之,他童年务农之余,则以学文、涂抹丹青为乐事,早在孩提时代就以精于书画而闻名乡里。年,他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属美术中学学习,年又进入美院国画系深造,并以“高才”之资成为全校之佼佼者。长达七年的美术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郭孝民年惠风和畅70×cm 然而,人生之途并不平坦。郭孝民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企业单位,即西安人民搪瓷厂工作了数年。工作的环境和条件都十分有限。在这段时间里,他兢兢业业地工作,不仅设计过无数脍炙人口的图案花纹,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不少作品被正式出版。如长安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他与别人合作的年画《慰问爷爷和奶奶》;《陕西日报》发表了他的版画《保护青苗》、《准备夏收》,国画《保养》、《设计人员到山庄》,工笔重彩画《评膘》等等。 郭孝民年雪飘飘70×70cm 年,他被调回家乡洛阳矿山机器厂宣传部工作。在那个年月里,又到如此的环境,他总觉得不好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一心画画的郭孝民,当然不会有什么超前意识,只能将藏匿起来的艺术种芽,生法使其放出光彩。它以培养宣传队为名,举办了一期又一期的美术学习班,从素描抓起,不论静物、人物,以至色彩等都无不在他的教学之中,苦心孤诣,诲人不倦,尽情倾吐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憧憬。果然,他所培养的学员中,很多人现已成为颇具成就的画家和美术领域中的骨干。为配合形势宣传,年,他所创作的国画《焦裕禄组画》参加了河南省美展;年,他创作的《喜迎大庆油》又一次参加了省美展;年,他领导的四人小组创作的连环画《艰苦创业——焦裕禄的几个小故事》,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一百多万册,在全国影响甚大。 郭孝民年瑞雪迎春68×68cm 在广博的国画分类中,不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郭孝民都有着极深的功力。与孝民兄的交往中,我多次看到他早期的作品及大量的山水、人物写生稿,使我惊喜,可窥见其心胸襟怀。不料,到70年代末,他却改弦易辙了,来专攻牡丹画一科。有一则在中国妇孺皆知的故事,却大大触动了他的心怀。即牡丹仙子因不屈于武曌的淫威,不乱时序,拒不遵旨于严冬开放,而被贬到了洛阳。千古传说,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和愤懑。此并非实指牡丹也,而隐喻那些为坚持正义的仁人志士,实际是崇尚一种精神。郭孝民生于洛阳,学习与长安,而两地又都是牡丹传说的直接发源地,所以他对牡丹的传说则产生了更多的形象思维。他之专攻牡丹已远远超出了泛泛的绘画一隅,而实质是对她赋予了更深刻的哲学理念。 郭孝民年吉祥花70×70cm 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一门,到了宋元时期,可谓已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在《宣和画谱》中所描述的“妙画天真”、“曲尽精理”,正是对此的真实写照(元代花鸟画完全承袭了宋代的画法)。他们重写实,在其生长期,对花写形,重彩细描,使整幅画面工整典丽。从黄居寀创立的“黄家家法”,到赵昌开创的“写生赵昌”,最终以“天下一人”的宋徽宗赵佶画法奠定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基础。而以苏东坡、文与可、扬无咎等人开创的“淡墨横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的文人画风则延绵繁荣了几百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画坛,直到今天这种余绪仍不绝于缕。 郭孝民年富贵白头(扇面)70×34cm 郭孝民是经过大学系统学习的画家。他的恩师刘文西、郑乃珖、陈瑶生等,都是当今的著名画家。他是深受其恩师舔犊之情的得意门生。因而,他对中国画的演变过程是了然于胸的。他曾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画法,亦尝试过“逸笔草草”的文人画的挥洒。在郭孝民专攻牡丹画以后,他以超出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在反思和审视着自己的行动轨迹。他不论朝暮晨夕,风情雨雪,长年累月从不间断地观察、研究、描绘着牡丹。从严冬的枯干,到初春的花蕾,从最早的嫩芽,到凋谢的残花,无不搜集于他的画稿之中,日久天长,他与牡丹心息相通矣!他可以识别出诸多牡丹品种,可以任意挥洒出多种在风情雨雪中的姿态。 郭孝民年万事全忘自不知(扇面)70×34cm 郭孝民画牡丹,总是以拟人化的思路着手,赋予牡丹各种各样的人性化,所以作画时,总有忘我之情,进入角色,“我就是牡丹,牡丹就是我”。在他所有的牡丹作品中,墨色交融,气韵生动,融汇了中西绘画的要素,并以书入画,走出了自己的路,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画风。尤其是他笔下的迎风牡丹,摇曳生姿,千态百媚,使人有触手可摸之感,迥异于他人的表现手法,而独标异彩,令人赞不绝口,已成为不少画画人的范本。 郭孝民年国色天香(扇面)70×34cm 自80年代后,郭孝民的牡丹作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珍重。年,他的巨幅画卷《牡丹图》作为洛阳市人民政府的礼品,送给日本冈山市政府,是两市结为友好城市的重要纪念物,至今仍悬挂在冈山市的市政大厅内。年,他在香港名家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年,他在台北亚洲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均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年,他又应邀赴台湾作文化交流,并在台中鹿港举办画展。年,他的专著《写意牡丹》,用中英两种文字排版精印,由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发行。年,他应邀去澳大利亚,参加国际艺术交流研讨会暨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展。而后,他又先后出访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他的成功之路已被拍成《国色情深》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级其他新闻媒体多次播映。他的名字、代表作品已被录入国内外众多大型辞书…… 郭孝民年雨纷纷69×70cm 《华严经》有句:“我身离著无诸垢,智眼常明如日光。”所谓“离著”,即不执着于一切世间事相;“诸垢”者,即“贪嗔痴”,“名闻利养”也。郭孝民近年亦多涉内典,于般若智慧多有感悟,尤崇敬弘一大师在绚烂至极时而返璞归真的超然情怀,深悟无常之理。所以在他得到众多荣誉的同时亦伴随偶有的诋毁就不以为然了。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是郭孝民现怀的心态。 郭孝民年富贵花70×83cm 现孝民兄将要出版他的写意牡丹画专辑。这是他多年专研牡丹画的苦心经营积累,也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感情汇集。专辑的出版,将会在当今画坛上引起反响。我这里不想对郭孝民的牡丹画多说溢美之词,因为好坏美丑,识者自有公论。我与孝民兄春秋已长,情感亦深。在他专辑出版前嘱余为之序,自惭浅陋,何以能文。考虑再三,只得将自己对孝民兄的了解和点滴感受平常道出,以谢孝民兄之厚爱,既不足为序,亦非评论,只是老实话而已。 庚辰八月仲秋时节写于洛阳敬一斋 (作者刘继汉现为浙江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杭州师范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愷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郭孝民年姚黄记68×95cm 郭孝民年仁者心动68×cm 郭孝民年魏紫84×69cm 郭孝民年风雨来69×84cm 郭孝民年墨气淋漓(郑乃珖先生题词)53×84cm 郭孝民年富贵洛阳61×83cm 郭孝民年闲淡洗铅华(李亚先生题词)59×86cm 郭孝民年春风得意(李世南先生题词)60×91cm 郭孝民年不如真63×87cm 郭孝民年乘春芳69×cm 郭孝民年私语45×97cm 郭孝民年墨写花王45×97cm 郭孝民年不争春45×97cm 郭孝民年墨牡丹(李世南先生题词)34×94cm 郭孝民年四条屏之一风48×cm 郭孝民年四条屏之一露48×cm 郭孝民年四条屏之一晴48×cm 郭孝民年四条屏之一雨48×cm 郭孝民年夜染衣63×cm 《写意牡丹》郭孝民著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年 《郭孝民写意牡丹》郭孝民著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郭孝民风牡丹撷英》郭孝民著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年 《花鸟画学谱牡丹》郭孝民编著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1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装饰挂画适合装饰客厅的花鸟画名家王一容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