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牡丹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概述:牡丹产业由初步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甘肃、四川、浙江、云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中国不仅是牡丹野生种群的唯一产地,也是栽培品种的起源和演化中心,牡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是世界上园艺化最早原产中国的世界名花,在众多的花卉之中,牡丹色、香、姿、韵俱佳,历来是“和平、繁荣、富贵、吉祥”的象征,牡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象征意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千百年来,其根皮也称丹皮,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牡丹的花粉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牡丹叶片中也具有多糖等可用于药用开发的生理活性成分,近些年来,牡丹花、牡丹籽、牡丹籽油的保健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牡丹籽油是采用油用牡丹(包括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的种子压榨制取的一种高端食用油。油用牡丹属多年生木本坚果食用油料植物,一般地块每亩地能结牡丹籽公斤-公斤,出油率一般可达15%-20%,这样每亩地就可产牡丹籽油45公斤-80公斤,有实验表明,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达42%以上,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又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这说明牡丹籽油是一种品质非常优良的高端食用油。鉴于油用牡丹是一种每年都有高收益的可再生油料新资源,牡丹籽油已于年3月被卫生部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以合法的高端食用油身份进入了中国人的餐桌。通过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用牡丹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于促进我国油料生产、保障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中国等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油用牡丹全国种植面积50多万亩,牡丹籽年产量约1.5万吨左右。牡丹籽出油率高,按平均20%(含壳)的出油率计算,可以加工产出吨牡丹籽油。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百年牡丹在国内不罕见,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且极少打药施肥,农民劳动强度低,产品安全度高。油用牡丹不仅适宜北方半干旱地区、半荒漠化地区,而且适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山坡丘陵地区,全国适合种植油料牡丹的面积潜力巨大,据测算近期可达万亩,牡丹籽产量可达万吨,可产出牡丹籽油万吨。

近两年,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关于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批示精神为依据,全面贯彻国家林业局在菏泽主持召开的“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精神,并以《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中规划的木本油料重点扶持树种----“油用牡丹”的产业发展要求为基础;国家林业局在《指南》中要求:油用牡丹基地建设“在有关试点地区,扶持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积极选育良种,配套相应丰产栽培技术,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建设高产、优质油用牡丹示范基地。”依托油用牡丹具有的“事关国家粮油安全价值、高端食用油价值、特殊药用元素价值、健康保健养生价值、绿化环保经济林价值”等特质,围绕油用牡丹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和牡丹籽油及其生态农业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产业链的发展为主题,构建符合省、市现代消费市场需求的生态产品体系。7-年,国家先后在山东菏泽市成立了“国家牡丹种子资源菏泽库”、“中国牡丹新品种测试中心”、“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展示了牡丹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年4月18日,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国家林业局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了一个规模浩大的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20多个省(区、市)的林业局领导汇集菏泽,共商发展思路,拉开了中国牡丹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序幕。年11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习近平同志在菏泽了解牡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情况。

年4月,中国牡丹产业联盟联席会在菏泽成立,二十多个牡丹产业示范基地相继在全国各地建成。年5月,农业部农经中心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对牡丹产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了福建、云南、四川、湖北等地的牡丹项目发展。年11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翟虎渠会长一行到菏泽、云南等地考察,了解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了农业部及科研机构开始对牡丹产业的重视、推广及课题研究方向。年12月,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的领导下正式成立牡丹产业委员会。年5月召开中国牡丹产业高峰论坛。

年3月,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油用牡丹作为新资源食品和高品质食用植物油产业,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产业具有巨大的延伸开发潜力,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油用牡丹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引起国家高层重视,国家林业局正在牵头制定油用牡丹产业扶持政策,将牡丹(籽用)认定为省级工程植树造林树种。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

业,对于提升我国牡丹品牌地位,增加农民、企业和财税收入,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意义重大。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和生态农业产业是各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和选择之一。

1、食用油安全战略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油富含高脂肪和多种营养素,占人体所需营养能量比例的1/5以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国的人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从年的1.6公斤上升到年18公斤,并仍呈增长态势。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中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7我国直接进口食用油万吨以上,大豆进口万吨以上;8年中国进口了万吨食用油,油用大豆进口年比增长了22%,达到了万吨,8年中国还进口了万吨油菜籽,用于菜籽油生产加工;9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4万吨,国产总量万吨,自给率37.9%,净进口油脂及进口油料折油.3万吨,进口依赖率62.1%。年-年中国食用油及大豆进口量继续提高,我国已经面临着维持食用油供需平衡的巨大压力。

目前中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隐患,不仅表现在原材料供应环节上种植面积的急剧减少,更存在于生产和加工环节上国际巨头的垄断、油脂自给率低以及食用油仓储能力严重不足、高达60%以上的进口依存度。除此之外,国际市场上“粮油转能源”这一大趋势所带来的长远威胁,以及西方转基因大豆与西方食用油浸出工艺对中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都在发出警示信号。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立足国内油料作物多元化种植,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新型油料品种,扶持国内龙头生产企业,打破或抑制国际巨头垄断格局,改变油料品种种植与国际巨头行业垄断双重结构性失衡。

牡丹籽油是新型的油料作物,牡丹籽的单位面积产油量高(是大豆的3.4倍或油菜的1.4倍)、种植综合效益高(是大豆或油菜的10倍以上)、国际竞争力强(牡丹品牌优势),所以发展牡丹籽生产对于利用有限的耕地来高效提升油脂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抵御国外油料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均有积极作用。在世界10个食用油主要消费国排序中,中国、印度、美国位居三甲,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带动了全球食用油需求和产量的不断增长。目前全球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近十年基本保持5%左右的年需求及消费增幅。“十一五”期间,中国食用油工业吸引了国外大量的资金,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使中国食用油的加工能力、生产技术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综上所述,油、油茶籽油等植物油产量比重明显提高。淘汰油料加工落后产能0万吨左右,油料加工总产能控制在1.8亿吨以内,其中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0.95亿吨以内。由此可见,无论是产量还是产能,小品种食用植物油均具有政策性发展优势。

在“十二五”期间,出于国内土地资源利用率和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考虑,国内食用植物油产业调整将更倾向于提高小品种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大豆和棕榈油等对外依赖度较高的油脂品种市场空间将被挤占,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将逐步提高。

牡丹不仅生长环境粗放,而且牡丹籽产量极高。牡丹籽含油量较高,从脂肪酸组成来看,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是极其珍贵的木本植物油。牡丹籽油可广泛用于医药工业、保健食品、高级化妆品、润滑油等行业,极具开发潜力。

2、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解决中国食用油进口依赖问题

结合中国农业部关于粮油发展主旨,大力发展牡丹产业还将大力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食用油安全问题。我国食用油消费自给率严重不足,初步估算,油用牡丹推广到万亩,可解决国家10%的食用油进口依赖。中国90年代初人均植物油消费不足6公斤,当前超过了20公斤。而美国人均植物油消费为32公斤,欧盟为27公斤,我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随着GDP增长将继续保持升势。国内油籽压榨原料严重依赖进口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国内产量限制及压榨量激增,中国油籽压榨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目前大豆和菜籽年进口达到万吨,进口依存度76%。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已远远超出了国家战略安全的红线,相当于每年进口5.4亿亩的大豆种植面积。

3、积极构建引入牡丹元素的生态农业产业优势产品市场

积极构建牡丹元素的生态农业产业优势产品市场为导向,以牡丹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人文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现代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模式为桥梁,以观赏、药用、油用牡丹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林产业新体系。

进入“十三五”后,牡丹产业增长明显放大:

(1)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以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政策。

(2)国家有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政策和全国木本油料“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

(3)国家关于发展绿色食品,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政策。

(4)传统悠久的牡丹栽培史和丰富的油料牡丹资源优势。

(5)有关食用油加工建设规范、标准、要求等。

(6)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提高,更加注重保健养生和健康饮食。

(7)牡丹产业及技术研究范围主要是资源分布及拥有量,产品性能、市场调研、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艺技术要求、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