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美称的牡丹,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仅停留在观赏价值上,但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其价值被重新定位。据研究发现,除了牡丹籽能榨油之外,牡丹花瓣、花蕊还可做茶,且根能入药,开发前景不可估量。

中国油用牡丹种植格局:有观赏的、有药用的、有油用的,所以在油用牡丹的品种基因选择上至关重要、切莫盲目贪图便宜的品种苗子,否则!最后将是徒劳无功。

“但种植油用牡丹,一定要等到它成熟,否则,不科学、不成熟的采摘,只会造成劳民伤财。”多年来,一直执着于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中国油用牡丹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李育材7月16日接受采访时强调说,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于促进我国油料生产、保障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杆庄稼

作为一种很好的生态树种,油用牡丹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栽植密度(定植)为每亩~棵左右,其栽种后,可40年不换茬,堪称铁杆庄稼。

“发展油用牡丹好处多多,是好项目。”李育材介绍说,它集一二三产业于一身,即利国利民利企业,还适合我国大范围内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据测算,按油用牡丹每亩地每年结籽公斤、牡丹籽的收入每亩地就达万元以上。而农民辛劳一年种植传统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每亩地收入大约在—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化肥、农药、浇水等成本。

李育材称,野生油用牡丹主要分布在安徽亳州、陕西、甘肃、云南、四川、湖北、河南、山西、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省(区)。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近万亩,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陕西、安徽等地,牡丹籽年产量.5万公斤,全国有牡丹籽油加工企业9个,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6万公斤。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现在还有宜林地万亩,这为油用牡丹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次种植多年受益

“油用牡丹适生范围广,省工、省时、管护成本低,并且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李育材称,近年来,牡丹籽市场价格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年市场均价达到每公斤22元,并且逐年增长。

同时,它还可以改变国内食用油供应结构,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缓解对外依存度。

据了解,我国食用油现对外依存度已达60%,早已超过了国际安全预警线。

“而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等木本粮油产业,对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意义重大。”李育材表示,无论是遗传资源,还是栽培面积与产量,中国均属于世界第一。

与普通油料作物大豆相比,油用牡丹产量高,一般地块每亩能结牡丹籽~公斤左右,按15%—20%的出油率计算,每亩可产牡丹籽油90—斤,是大豆产油量的一倍还要多。

而且,牡丹籽油富含蛋白质、锌、钙、镁、磷及维生素群、类胡箩卜素、氨基酸、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以上,是茶籽油的18.2倍,橄榄油的.5倍,葵花油的9.3倍,玉米油的69.8倍,花生油的.7倍,大豆油的6.2倍,菜籽油的4.98倍。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被油脂权威检测机构专家赞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李育材认为,我国很多地方适合油用牡丹生长。如果能种万亩,保守估算就能替代一半以上现有进口食用油。

遵循科学规律

虽然,我国目前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获多项国家专利。

但是,牡丹籽油产业发展现仍面临着原料不足、良种良苗缺乏等问题。据权威部门预测,5—10年内牡丹籽供应缺口较大。

或许是看到了种植油用牡丹的巨大收益,许多地方政府推进油用牡丹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油用牡丹种植应科学规划,以使油用牡丹事业规范有序发展”。李育材建议,各地方在制定规划时,要严格遵循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他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为社会提供优质壮苗和优良品系的种籽以及相关的技术指导,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和示范户急需的优质种苗的供给问题。

李育材表示,除了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增加对油用牡丹产业的资金支持外,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深度研发,制订优质壮苗的培育、扩繁和标准化,同时,革新技术,以使油用牡丹与其他植物间作套种更大限度发挥潜力。

亳州市汇泽油牡丹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农科院、安徽农大共同精心培育,从“凤丹”系列十几个品种优选出“凤丹白”和“凤丹荷”具有出油率高,丹皮酚药效含量好,一直是生物炼油厂、制药厂争相购买的品种。

油牡丹种植合作

全国售后支持:0726166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