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菏泽倾城丹霞盆栽牡丹生产基地的智能温室大棚内,一盆盆微型盆栽牡丹排放整齐,花骨朵藏匿在竞相伸展的枝叶中,等待春日到来,吐蕊绽放。5年时间几十次试验成功培育出微型盆栽牡丹“目前基地有亩精品牡丹,今年共培育了10万余盆微型盆栽牡丹”,菏泽倾城丹霞盆栽牡丹生产基地总经理包亚民告诉记者,培育微型盆栽牡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他历时五年,经过几十次实验,最终成功培育出微型盆栽牡丹。这种花体量小,相较传统盆栽牡丹培育技术难度大,用包亚民的话说,就是“万中选一的过程”。“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摸索,用什么样的根,什么样的苗,什么样的嫁接膜,包括嫁接刀的使用手法,都有讲究。”包亚民回忆说:“刚开始拟定了20多个品种,实验过程中优胜劣汰,淘汰掉一部分长势不好的品种后,目前保留了13个品种进行大批量制作。随着下一步观察,还会对微型盆栽牡丹的品种进行挑选和改进。”匠心培育好牡丹像照顾儿女一般精心呵护“基地中的这批微型盆栽牡丹从年9月份开始嫁接,1个多月的沙藏恢复期,10月份从沙藏中取出,用营养土栽种进小黑盆,像照顾儿女一般精心呵护。”包亚民笑着说:“爱花人种好花,我们把牡丹培育和种植当成喜欢的事情和终身的事业,每日与花相伴,其乐融融”。在生产基地温室大棚内,花匠正在修剪牡丹花苗木,相隔不远的几位花匠将修剪后的苗木栽种进花盆。“育苗是第一步,在上盆时将品质不好的弱苗、残苗都挑出来,只用最优质的种苗。”花匠告诉记者,一天时间他们大约能修剪余株牡丹苗木:“修剪新茬是为了让苗木发出新根芽,利于后期培育和种植。”在另一个温室大棚内,农艺师赵威正在配置营养液。“营养土和营养液都是按照科学比例进行配比的,让牡丹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得到最好的照顾。”疫情期间,牡丹销量较往年有所减少,赵威却摆摆手说没关系:“我还能多给它们浇浇水,多照顾它们两天。”让曾走进故宫的牡丹延续生命之美年五一期间,菏泽牡丹走进故宫。菏泽倾城丹霞盆栽牡丹生产基地通过接穗、砧木的方式将曾进故宫展览的牡丹嫁接成微型盆栽牡丹,让曾走进故宫的牡丹的生命得以延续。据了解,微型盆栽牡丹现有赵粉、岛锦、贵妃插翠等13个品种6种色系,主打类型每盆售价29.9元,另有售价80-元的高端类型。微型牡丹小盆小景,如仙人掌、多肉等微型盆栽一般,可以装点卧室一角、办公桌等,不仅便于携带,还可以做成礼盒装,成为创意小礼品。目前主要通过直播、社区团购等进行线上销售,用量身定做的网络化包装,将牡丹送到爱花人的手中。从包装到运输事事皆用心在微型盆栽牡丹的运输方面,包亚民也考虑得非常周到:“我们目前与顺丰快递合作,每一盆牡丹都在做好多重防护与包装后再进行运输。”为此,顺丰快递菏泽分公司业务经理朱国超多次来到倾城丹霞盆栽牡丹生产基地与包亚民进行探讨。针对微型盆栽牡丹露出土壤部分的根部保护,包亚民与朱国超探讨出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将两片竹片相对插入土壤中,将牡丹花根围在中间,再利用防护膜、气柱等进行仔细包装,多重防护。“微型盆栽牡丹的想法在我脑海中构思了很久,今年开始着手实施,从品种的选择到培育方式再到如今销售和运输,都花费了很大的心力。”包亚民看着面前的牡丹,非常感慨:“在现有微型盆栽牡丹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创新培育方式,尝试在一个大株根上嫁接3个不同品种、不同色系的花枝,达到‘一盆三色’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在着手建造能够实现24小时智能降温的温室,培育四季牡丹,实现一年四季,季季能见牡丹。”助力疫情防控为菏泽医务人员送“春天”牡丹国色天香,菏泽人骨子里也都有一份“牡丹情”。“待到春暖花开时,告诉我你想见的人,我来帮你送一份温暖、送一份‘春天’。”包亚民告诉记者,微型盆栽牡丹的背后,意在为购买牡丹的人们送去温暖和春天,也为爱花人带去“从苗到花”的牡丹培育体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万名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包亚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春天快到了,我想借微型盆栽牡丹的契机,为菏泽市的医务工作者们送一份温暖与祝福。”转发此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