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牡丹条屏及各种花头的画法详解
工笔《富贵相思》绘画教程 李晓明绘 本张作品描绘了名为“状元红”的朱砂牡丹及浅色的单瓣牡丹“凤丹粉”,并配以相思鸟作为画面的点睛之笔,含有“富贵相思”的吉祥寓意。在色彩配置上,因为考虑到朱红色的花头色彩已经十分艳丽,如果再按照常见绘制方法来搭配草绿或者翠绿色叶子的话,画面的色彩纯度会过于浓艳,稍微处理不当,可能就会造成画面“火气”和“艳俗”的弊端。因此,采用了单纯的墨色,作为叶子的基准色是比较合适的。画面的右下及右中部分出枝处,为了取得画面向外引申的效果,特意的采用了湿染法将背景多次烘染,让画面的虚实效果显得更为微妙自然。 步骤一: 所有花头部分用细铁线描勾勒,浅色花头用线颜色稍淡。叶片部分以稍粗的铁线描勾出,反叶部分墨色稍淡。牡丹的老干部分用青山挂雪之类的短锋狼毫中锋勾勒,行笔时需注意顿挫、节奏的表达。因为牡丹各个部分的质感不同,所以,在勾线时务必要注意线条的虚实及灵动变化。比如,老叶就应该笔速慢一些并且始终保持纯中锋行笔,让线条显得更加凝重。而画面上方的嫩叶及芽苞等,行笔就可以笔速稍快,叶尖收锋时也不用刻意的去保持垂露状,偏尖锐的造型会让嫩叶显得更加的活泼。 在禽鸟的勾勒时,基本以细铁线加游丝描为主,要注重局部细节的精细刻画。 步骤二: 背景:画面整体平涂微偏红的仿古底,用色要薄。 浅色花头:平涂淡白粉,用色不要过厚。 朱红花头和花苞:平涂朱磦,初次平涂用色略薄,第二遍以后逐渐增加颜色浓度,以颜色不遮盖墨线为佳,花苞用色稍淡些,平涂到虚线处轻轻染开,下方平涂淡白粉到根部,干后清水刷去花头浮色。 正叶:平涂淡墨,可将墨调淡平涂两次。浅色花上方的叶用色稍淡些。 中叶:淡墨平涂。 反叶、花房、萼片、茎、枝梗、托叶、小嫩叶、芽苞:平涂汁绿色,位于上方的萼片、托叶、茎和反叶、小嫩叶、芽苞用色要稍淡些。 枝梗:梗的暗面平涂淡墨,正面平涂汁绿。 老杆:淡墨皴染老杆暗部。 银耳相思鸟:喙、腿爪、额顶、飞羽、胸腹、尾羽外层平分涂粉黄。冠羽、眼的前后、眼珠平涂淡墨,至冠羽后方淡淡染开。尾羽中间、腰羽、背羽和肩羽平涂偏紫的豆沙色,大复羽平涂朱磦,颌下、颈部有尾上复羽分染淡朱磦。 步骤三: 浅色花头:淡橘黄统染,反瓣稍淡,染时外边缘留水线。被正叶遮住的花瓣统染二次,重色位于花房周围需要点蕊的地方。 朱红花头和花苞:用曙红色大面积统染到花瓣边缘处染开,可先用薄曙红染二次,再增加浓度继续染,直到画出朱红花的厚重感,远处花头反瓣要多次统染,以便于拉开两朵同色花头的前后关系。花苞用色略薄些。 正叶:淡墨统染正叶,底层叶子染时面积要大,花头下方叶是重色集中处,要多次来染。 中叶:淡墨统染,重色位于主筋处。 反叶、花房、萼片:草绿色统染,用色不要过厚。 茎:草绿色染采法处理。 枝梗:勒染草绿。 托叶、小嫩叶、芽苞:统染淡朱磦。 老杆:淡墨皴染老杆暗部。 银耳相思鸟:冠羽、颊、下颌平涂中墨,到背羽位置染开。背羽、腰羽、尾羽处淡墨统染,小复羽分染留水线。大复羽淡曙红分染留水线,前颈、颌下、尾上复羽和尾下复羽统染淡曙红。飞羽平涂淡墨留出醒目的黄边。冠羽前方黄色部分和喙分染淡橘黄,小翼羽、三级飞羽和尾羽黄色部分分染留水线,后枕和胸腹处用淡赭石统染。 步骤四: 背景:用清水整体打湿画纸,用淡墨烘染正叶下方、老杆根部,可反复多次烘染。浅色花头上方和花苞周围烘染时用墨要淡一些。烘背景时可将叶子、老杆、枝梗等一起烘染,使画面能够更加协调统一。 浅色花头:先用朱磦分染后,颜色中加入少量曙红再继续分染,重色用在花房周围和背光的正瓣根部。反瓣用色要淡,边缘留水线,干后花头提一层薄白粉。 朱红花头和花苞:用中等浓度曙红分染,随后用淡墨红色继续分染花头暗部。 正叶:中墨分染正叶,主要表现叶筋两边高低起伏变化,注意叶子上下层关系和整体的明暗变化,不要刻意去留水线,远景叶子用色稍淡。 中叶:中墨小面积分染,重色位于三根主筋位置。 反叶、花房、萼片:墨绿分染,萼片正面染两次,远处反叶不要过于强调结构。 茎、枝梗:染低法处理茎时要注意萼片对其的遮挡关系。淡墨勒染梗暗部,墨绿勒染梗亮面。 托叶、小嫩叶、芽苞:淡曙红分染叶尖和芽苞顶端。 老杆:淡墨干笔皴染老杆暗面。 银耳相思鸟:头顶黑色部分继续用中墨分染,冠羽遮掩的下方眼前后位置要染重些。背羽、腰羽、尾羽等处墨红分染。橘红色部位用较淡的墨红色提染。飞羽再次平涂中墨留出醒目黄边。其他黄色部分用赭色小面积提染暗部,亮部再用稍浓粉黄提亮。 步骤五: 浅色花头:曙红大面积统染花房周围后,用淡墨红色分染正瓣根部。 朱红花头和花苞:墨红提染花头最部,柱头上方和正瓣根部,然后用淡曙红整体平涂。正反瓣边缘复勾中黄。 正叶:中墨里加入少量酞青蓝小面积提染叶子最暗处,底层叶提染后大面积统染一层淡墨,中墨复勒主筋后,曙红再次复勾一遍。 中叶:淡曙红复勾主筋。 反叶、萼片:墨绿提染反叶主筋暗面,叶尖倒染淡朱磦。萼片正面提染二次。淡胭脂粗笔复勒外轮廓。 花房:用墨红从根部向尖部分染。柱头提染浓白粉后橘黄复勒。 茎:淡胭脂粗笔复勒茎两边。枝梗:暗面勒染淡墨后,胭脂水粗笔复勒。 托叶、小嫩叶、芽苞:朱磦提染叶尖和芽苞顶端。胭脂水粗笔复勒小嫩叶中间主筋。 老杆:枯笔皴擦老杆。 步骤六: 背景:用淡墨湿笔点染出老杆后方的草坡。 浅色花头:花头整体提染白粉,反瓣亮面和正瓣主结构亮部多次提粉。浓鹅黄点蕊,浓白粉勾花丝。 朱红花头和花苞:淡墨醒染出罩色时闷掉的地方,再用墨青色提染花瓣的最暗处。浓粉黄点蕊,浓白粉勾花丝。 正叶:中墨加少量酞青蓝再次提染最暗处正叶。 老杆:中墨复勾暗部结构后,重墨点苔,浓朱砂复点,四周留出黑边,点苔时注意大小疏密变化。 银耳相思鸟:黑色部分用重墨丝毛,红色及紫色部分用中墨丝毛。黄色部分朱磦丝毛后,在其亮部再在白粉丝毛。羽筋皆用淡白粉剔出。喙用重墨粗笔勾勒,同时提勒爪尖。白粉立粉点腿爪鳞甲后罩染薄藤黄。头顶最深处用头青复丝一遍。白粉点出眼圈,焦墨点睛,白粉点高光。脸颊后的白斑,先用淡朱磦丝毛后再用粉黄丝毛,最亮处白粉丝毛。 附作品构图解析 构图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三条鲜红的主线,能很清楚的看出,这是一张整体构图气势向上,试图让观众能感受到画面所具有旺盛的生机,表现出描绘对象蓬勃的生命力。两根辅线由右上倾斜而下,其辅线一是由两朵红色花头组合而成,既有着衔接主线一和主线二的作用,也有着打破主线竖立走向的功效。辅线二则是由上方和主线三并行生长的嫩枝构成,起着丰富主线的作用。辅线三和辅线一的功能相仿,以“破势”为主要目的。至于其余的支线,或由小鸟的身体构成,或有叶梗构成,或由一组俏枝构成,虽然细小,但是“破立”分明,在画面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分割构成”作用。 第二篇 棕腹仙鹟,属雀形目鹟科仙鹟属的一种鸟类。雄鸟额、眼先、颊部及颏喉部黑色,头顶钴蓝色,颈侧具一钴蓝色长细斑纹。上体黑蓝紫色,肩上具蓝色羽斑,飞羽棕褐色,尾羽黑褐色,外翈沾蓝黑色,腰部钴蓝色。下体棕色,胸部栗色,尾下覆羽棕色稍淡。嘴黑色,脚灰色。性较安静,常静静地停息在灌木或幼树枝上。 牡丹,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单生枝顶,萼片绿色,宽卵形,花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第一步:花头以细铁线描勾勒为主,但是起笔和收笔部分仍需注意细微的行笔变化,行笔要稳定流畅,不能为了追求流畅而笔速过快。勾勒大的牡丹叶片时,三根筋的交叉部位要稳定有力,线条要厚重敦实,叶尖的收尾不宜过分尖锐,如书法的竖划,略呈垂露状为佳。而嫩叶和中叶部分,则需以钉头鼠尾描为主,用线要飘逸灵动,叶尖也要以尖锐的造型为主。勾写禽鸟的时候,则需要注意各部位的质感变化,比如绒羽的柔软、片状羽的顺滑、腿爪和喙部的角质层质感等。还有,就是要注意整体虚实的变化,近处的用线要粗重,远处的用线要细淡。老干,可适当用侧锋干笔勾勒并略带少许皴擦。 第二步:画面背景整体平涂略微偏红的仿古,用色要薄一些。正叶平涂草绿色,远景叶子平涂时用色要淡一点。反叶、花房、茎、枝梗、萼片、嫩叶等平涂汁绿色,用色不要过厚。中叶平涂黄一点的草绿,颜色介于草绿和汁绿之间的一种绿色。老杆平涂淡赭石色。深红花平涂成品的大红色。第一遍色要薄一点,再次平涂时逐渐增加颜色浓度。粉红花头平涂淡钛白,不要过厚,避免墨线被过分的遮盖。棕腹仙鹟的冠羽、颌下、颊、耳羽、后枕、背羽、肩羽、腰羽、尾上复羽和尾羽平涂三青加少量酞青蓝,枕羽、肩羽与胸部相邻的地方用水笔轻轻染开,颜色平涂到小复羽位置时淡淡染开。腰羽和尾上复羽,腹部和尾下复羽之间的接壤处也要虚化处理。喙、眼、初级飞羽和爪平涂墨青色。大复羽和小翼羽平涂淡墨。三级飞羽平涂青灰色。前胸平涂橘黄色,至下腹处染开。尾下腹羽平涂淡橘黄至尾羽处染开。 第三步:整体打湿画面,轻轻洗去深红花头及画面上浮色。正叶用花青统染正叶,位于粉红花头下方和底层的叶子要多次来染,一些细小的空隙可直接平涂花青。整个画面上方的叶子染时用色要淡一些,染色面积也略小。反叶、花房、萼片用淡草绿色来染,染时注意用色不要过厚,远处叶用色淡一些。茎采用染高法草绿色处理茎部,注意叶和萼片对茎的遮挡关系。枝梗用草绿勒染。托叶、小嫩叶、芽苞用草绿色统染叶根部后,再用淡朱磦从叶尖向内倒染。中叶用翠绿色统染中叶正面,位于老干后方的叶染时面积略大,不强调其结构,做削弱处理。老杆用淡墨皴染老干暗部。深红花用淡墨大面积统染正反瓣,花头反瓣用墨稍淡。粉红花头用淡曙红统染花头,反瓣用色略淡,染时面积也要小一些。花房周围多染两次。花苞用色浓度与反瓣颜色相同,花心处直接平涂淡曙红两次。棕腹仙鹟的所有蓝色部分,淡墨多次统染,到虚线位置分别染开。腰羽用墨更淡一些,尾上复羽和尾羽淡墨分染留水线,羽片下端水笔染开做虚化处理。淡墨分染喙,勒染鸟眼。飞羽边缘平涂中墨,留水线,水线一定要整齐,略窄。复羽和小翼羽平涂淡墨留水线,水线略宽。前胸、下腹分染淡曙红。尾下腹羽分染淡朱磦。 第四步:正叶用墨青色分染,重色集中在三根主筋位置和花头下方,最底层的微小空隙还是直接平涂。底层叶染时面积略大些,可反复多次来染。远景叶子分染时用色要淡一些,水线要自然过渡,要表现出叶子自身的起伏变化。反叶、萼片、花房、茎用墨绿分染,花头周围的反叶和萼片要多次来染,茎被叶和萼片遮挡的位置用色稍重。花苞处的萼片和中叶下方的茎在分染时用色要淡一些。枝梗用墨青色勒染正面,墨绿色勒染侧面。托叶、小嫩叶、芽苞用淡曙红分染叶尖,近处的叶和芽苞分染两次。中叶用翠绿色继续分染,重色集中在主筋部位。老杆用淡墨继续皴染前方老干暗部,亮面淡墨略染下。深红花用中墨分染花头,反瓣用墨略薄,淡淡染出边缘水线。重点刻画花头需点蕊处和正瓣根部。淡墨提染花瓣小结构。粉红花头用曙红分染花头,反瓣用色稍淡,染时瓣边缘留水线。重色用在正瓣根部和花房周围。用淡曙红提染出花头小结构。花苞用色同反瓣,分染后提染一层薄钛白。注意对花头和花苞圆球感的表现。棕腹仙鹟用淡墨再次分染蓝色部分,颊处要多次分染。中墨分染喙,勒染眼睛,重墨平涂眼的前后三角形位置。小复羽用中墨从外边缘向内倒染。大复羽、小翼羽和三级飞羽用中墨从羽片根部向下分染。初级飞羽用中墨多次平涂留水线。前胸、下腹分染淡赭墨色。 第五步:将纸张整体打湿,用羊毫板刷轻轻洗刷深红花和其上方的叶子,削弱画面远景,再用青灰色大面积烘染画面,远景处用色要淡一点,连同花头和叶子一起染,老杆处和正叶下方要多次烘染。正叶罩染草绿色,可薄色罩染两次,远景叶子用色要薄些,干后用墨青小面积提染出罩色时模糊的位置。反叶、花房、茎、枝梗、萼片正面亮部提染四绿,远景反叶只需薄色提染一次,近处可多次提染。托叶、小嫩叶、芽苞的尖端提染淡胭脂,近处小嫩叶要多次提染,表现出前后关系。中叶提染黄绿色,用色不要过厚。深红花的花头亮部提染中等浓度朱磦后,罩染淡曙红。然后用中墨大面积统染正瓣和花房周围,再用浓墨青色小面积提染花头最暗处。粉红花头用钛白提染花头和花苞,反瓣多次提染,面积略大。干后,用清水洗去浮粉,淡胭脂小面积提染花瓣最暗处。柱头用浓钛白提染亮部。棕腹仙鹟用中墨提染喙暗部、颊和冠羽最暗处。所有黑色片状羽的暗部用重墨提染。胸腹处小面积分染淡墨红。冠羽亮部提染四青,颌下、颊、背羽亮部罩染藏青蓝色。尾上复羽和尾羽亮面提染二青,大复羽、小翼羽罩染淡赭墨。 第六步:将纸张整体打湿洗去花头和反叶、茎等处浮色,用板刷大面积洗刷远景花头和叶子,画面可微微露出纸白。正叶用墨青色小面积提染最暗处后,曙红复勒中间主筋。反叶、花房、茎及嫩叶萼片等用淡胭脂粗笔复勒外轮廓,勾反叶细叶脉。淡曙红勾小嫩叶三根主筋。中叶用中黄提染叶尖后,复勒的处理同嫩叶。枯笔皴擦老杆暗部,淡墨点苔,趁湿冲入头青。深红花用墨青小面积提染正瓣根部,浓粉黄点蕊。粉红花头大面积提染淡钛白后,浓藤黄点花蕊,浓钛白勾花丝。柱头则用淡朱磦勒染暗部。棕腹仙鹟的所有蓝色羽毛部分用中墨丝毛后,四青复丝一遍。喙的边缘也用四青复勒。所有黑色部分用中墨丝毛。胸腹部墨红色丝毛,再用浓钛白复丝一遍。浅色绒羽的边缘部分用浓钛白丝毛。再用中等浓度的钛白勾出所有片状羽的羽筋。重墨复勾喙中线并勾出鼻孔上方帻羽。焦墨点睛,浓钛白点高光。中墨点写爪上鳞甲,重墨勾勒爪尖。最后整体整理,完成。 附作品构图解析 本张作品的构图,主要是由三根主线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气脉是由左下往右上生长的整株牡丹(主线一)构成,随后,也由下方伸出的牡丹花苞(主线二)与主线一同向并行。画面中形成了整体的蓬勃向上、孕育生机的氛围。为了打破主线一、二的平板,又在画面的起点处往右下斜伸出一根嫩枝,让画面的重心得以均衡。“起承转合”四点各有重点物象描绘,互为呼应,构成了一个标准的“S”形气场。 其余的辅线结构,基本都位于画面的中部,由几组相呼应的俏枝架构而成,使得中部原有的大块空白被合理分割。本作的支线部分较多,均起着打破主线和辅线的作用。 李晓明工笔牡丹十二钗 作品的规格为:40×38cm×12张 品种命名依次为:玉楼点翠、飞艳红装、银粉金鳞、紫烟暖玉、瑶池贯月、花中魁首、火炼金丹、冰肌玉骨、雪映桃花、金背大红、蓝海碧波、璎珞宝珠。 玉楼点翠 背景: 1、用水色淡墨绿平涂三四次,表现石色的厚重得先有水色打底。 2、再加头绿平涂三次, 花头: 1、平涂淡白粉, 2、花辨统染和分染草绿色, 3、根部墨绿色分染, 4、提染白粉,第一遍淡面积大,第二遍浓面积小,最亮的反辨等处提染三次。 花房:平涂汁绿,分染草绿和墨绿色(花茎与萼片同此法) 正叶: 1、平涂草绿。 2、统染花青。 3、分染花青墨,要染足。 4、亮面提染头绿。 5、罩染薄头绿(或薄翠绿)。 6、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 7、中墨复勾三根筋。 8、胭脂复勾中间的主筋。 反叶: 1、平涂汁绿色。 2、统染草绿色。 3、分染墨绿色。 4、提染四绿。 草绿复勒并勾勤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叶梗: 正面:平涂草绿。 侧面:平涂汁绿 托叶: 1、平涂汁绿。 2、根部统染草绿。 3、尖部分染朱磦。 4、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花蕊:浓白粉点蕊勾花丝,淡曙红勾蕊线。 飞艳红装 背景:赭石+少量白粉平涂七、八次左右 花头:平涂淡粉红色,浓曙红多次统染和分染,花辨根部暗红小面积提染,亮面提染白粉,面积小而浓。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和分染花青墨,亮面提头绿和罩染翠绿,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胭脂复勒主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草绿复勒并勾勒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和勾细叶脉) 花蕊:浓粉黄色点蕊 银粉金鳞 背景:翠绿+三青平涂七、八次左右 花头:平涂淡白粉,统染和分染曙红多次,要染足,暗部小面积提染胭脂,亮面提染白粉。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再次罩染翠绿,桔黄色提染亮面,中墨复勾三根筋,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胭脂复勾中间的主筋。 反叶:平涂淡赭石,分染赭墨。提染四绿,淡胭脂复勒和勾细叶脉 托叶:平涂汁绿,尖部分染朱磦,提染胭脂,用淡胭脂复勒并勾细叶脉。 花蕊:浓汾黄色点蕊,并用淡朱磦勾勒蕊线 紫烟暖玉 背景:翠绿色+四青平涂七、八次左右 花头:平涂淡白粉,先用紫红色统染,再用紫色分染,暗处用墨紫色小面积提染,亮面提染白粉。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提染头绿并罩染翠绿,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胭脂勾主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四绿提染,草绿复勒并勾勒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并勾细叶脉) 花蕊:浓粉黄点蕊,浓白粉勾花丝,淡朱磦勾勒蕊线。 瑶池贯月 背景:淡墨+曙红+朱磦平涂七八次左右 花头:平涂淡白粉,赭绿色统染和分染,暗部可提染淡墨,花头后背景为红色部分,用淡暗红色从外向内整体统染,花头后背景有叶子等墨色部分,则用极淡的清墨整体烘染。之后用上述色彩边缘留水线淡淡分染一些细小的地方,最后花头亮面用中等浓度白粉提染两三遍。 正叶:平涂淡墨,用中墨统染和分染,亮面提染赭黄色,淡墨勾细叶脉,中墨复勒三根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提染四绿(亮面)草绿复勒并勾细叶脉。 托叶:平涂淡朱磦,尖部分染朱磦,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花蕊:柱头平涂白粉,花房外层包衣平涂赭石并用赭墨多次分染,花籽平涂淡草绿并用墨绿多次分染,花药平涂藤黄,花丝平涂浓白粉,花丝及柱头根部分染曙红,花丝淡曙红多次勒染。 花药淡桔红色多次勒染 花中魁首 背景:淡蓝色十三青平涂七、八次 花头:平涂淡粉黄色,统染藤黄,{稍浓}。继续分染桔黄色,根部分染淡墨,花辨亮部提染白粉,反辨要浓一些,最后正辨根部整体罩染淡桔黄色, 正叶:平涂翠绿,统染和分染花青墨,要染足,亮面提染头青,罩染酞青蓝,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勾细叶脉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和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草绿复勒并勾细叶脉 花蕊:浓粉黄色点蕊,浓白粉勾花丝 火炼金丹 背景:黄色+朱磦平涂七、八次 花头:平涂朱磦,统染和分染浓曙红,暗部提染中墨,最后平涂曙红,用泥金重新勾勒花头 正叶:平涂青绿色,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提染头绿(叶子亮面)罩染翠绿,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勾细叶脉,胭脂勾主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淡胭脂复勒并勾细叶脉。 花蕊:浓粉黄色点蕊,淡朱磦蕊线 冰肌玉骨 背景:淡蓝色+四青平涂七八次 花头:平涂淡白粉,汁绿统染、分染草绿,根部小面积提染墨绿,花头后背景为蓝色部分用淡淡蓝色从外向内整体统染,再用花青边缘留水线淡淡分染一些细小的部位。 花头反辨和正辨这部用中等浓度白粉提染。 正叶:平涂蓝色,统染和分染花青墨,染足后,亮面提染头青和平涂蓝色,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勾细叶脉,胭脂复勒主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提染四绿,草绿复勒并勾细叶脉 花蕊:浓白粉点蕊,勾花丝,淡曙红勾蕊线 雪映桃花 背景:淡蓝色+四青平涂七八次 花头:平涂淡白粉,统染曙红,分染胭脂,暗部提染墨红,亮面提染白粉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罩染翠绿亮面提染桔黄色,花青勾细叶脉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黄绿,淡胭脂复勒并勾细叶脉 花蕊:浓粉黄点蕊,浓白粉勾花丝,淡朱磦蕊线 金背大红 背景:淡蓝色+四青平涂七八次 花头:反辨平涂粉黄色,正辨平涂朱磦,反辨用藤黄统染,稍浓,分染桔黄色 亮面提染浓粉黄色,正辨统染和分染中墨平涂曙红。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罩染翠绿,亮面提染黄绿色,淡墨色细叶脉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和分染胭脂及勾勒细叶脉 花蕊:浓三青点蕊:浓白粉勾蕊线 蓝海碧波 背景:蓝色+头青平涂七八次 花头:平涂淡四青,统染和分染蓝色,根部分染花青墨,花辨亮部提染白粉反辨更浓一些。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罩染翠绿,花青勾细叶脉、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草绿复勒和勾细叶脉 花蕊:浓粉黄色点蕊,浓白粉勾花丝,淡朱磦蕊线 璎珞宝珠 背景:朱磦+藤黄平涂七八次 花头:平涂粉红色,用中等浓度曙红统染和分染,暗部分染淡墨和中墨,花辨亮部提染白粉,反瓣更浓一些。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在青墨,罩染翠绿,亮面提染桔黄色,花青勾细叶脉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淡胭脂复勒和勾细叶脉 花蕊:运用勾勒填色法,先平涂淡粉黄色,淡朱磦分染根部,浓粉黄提染亮面,朱磦复勒,浓白粉勾花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8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书画联盟丨牡丹怎么画花头花托叶筋详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