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代国画

刘旦宅东坡赏竹图

刘旦宅笔下的苏东坡,洒脱超然!

刘旦宅(-),原名浑,又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后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擅人物,兼花鸟,取法汉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陈老莲和八大之花鸟,广泛吸取古人之长而融会贯通,工写兼长,创作多取古典题材及历史人物,造型清俊,情思横逸,秀拙相蕴,生动雅健,风格别具;又作减笔泼墨,融工笔、线描、泼墨为一体,格外古朴脱俗,耐人寻味。刘旦宅曾说:“我没有三百年后再作定论的清高气概,不想孤芳自赏。”他是有这样的气概的,因为他的画总是弥散着一种清淡而悠远的气韵,既是文人画,又通俗易懂,取法传统,手法现代,在海派书画家之中,独有一席之地,也深受观者欢迎。所作或水墨,或淡彩,功夫却几乎全是在画外而非画内,这是一种摒弃虚华的干净,画风的雅致里有人间烟火气,又雅在平淡之中了。

刘旦宅东坡词意图

刘旦宅东坡取泉图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东坡汲江煎茶。丙子仲夏,刘旦宅作。

刘旦宅东坡诗意

刘旦宅东坡试茶图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老莲画高士谱泉,颇似东坡品茗,戏借用之为图。丙子春日,刘旦宅并识于海上知白堂。

刘旦宅东坡玩砚图

刘旦宅东坡吟诗图

刘旦宅东坡种茶图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我囿。东坡种茶诗意图。丙子仲春,刘旦宅作。东坡茶事以种茶树为始。在题款的《种茶》一诗中,他描写了自己如何移栽一棵老茶树的过程。百年老茶树,已经被遗弃,但苏轼却选择了一个春雨如油时节,将其移到了自己的园中。在他的细心呵护下,老茶树重现活力,发出新芽。画家用笔讲究,线描灵动古雅,设色自然层次分明,使人物形象和背景苍松相得益彰,产生一种洒脱的神韵。

刘旦宅东坡昼睡图

刘旦宅其他古典人物作品欣赏

刘旦宅采芝图

刘旦宅嫦娥

刘旦宅嫦娥奔月

刘旦宅陈思诗意图

刘旦宅东山丝竹图

文靖始居尘外,高谢人间,啸咏山林,浮泛江海,当此之时,萧然有陵霞之致。暨于褫薜萝而袭朱组,去衡泌而践丹墀,庶绩于是用康,彝伦以之载穆。苻坚百万之众已瞰吴江,桓温九五之心将移晋鼎,衣冠易虑,远迩崩心。从容而杜奸谋,宴衎而清群寇,宸居获太山之固,惟扬去累卵之危,斯为盛矣。庚申秋绘东山丝竹图,并书其传赞。刘旦宅。

刘旦宅二湘图

刘旦宅风尘三侠

刘旦宅濠上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此节议论,既阐哲理,且饶情趣,故为人所称焉。旦宅。

刘旦宅虎溪三笑图

刘旦宅换鹅图

刘旦宅稼轩词意

刘旦宅蕉荫诗思图

刘旦宅捷报图

刘旦宅解鞍醉眠图

刘旦宅栊翠品茶图

花木清幽处,周襜宴乐时。龙团生法喜,鱼目破牟尼。北苑锵金液,南琛玉斗卮。成窑嗟弃掷。宝?记伊谁。水活肠能瀹,神完俗可医。香留梅蕊雪,净爱玉泉池。坐觉余甘久,从知不夜奇。禅关添韵事,惜此老君眉。久欲作此图,曾以粉本持示胡邦彦先生,谬承奖借,并为题此诗。先生谓切而不工,诗家所忌,其谦光可佩。旦宅补记。

刘旦宅洛神图

刘旦宅麻姑献寿

刘旦宅麻姑献寿

麻姑献寿是刘旦宅常画的题材,然此帧与其它同题材作品有很大不同,画家用较为工致的笔法来描绘麻姑的形象,画中麻姑形貌昳丽,神态安详,骑在鹿背上,悠然而来,无一丝世俗之气,清纯的像是一朵清晨刚刚盛开的荷花,不妖不媚。鹿背几朵牡丹花象征富贵,而与她一同献寿的两只小鹿也生动可人,一只侧向观众,口衔灵芝献给麻姑,麻姑则一双羞答面孔看着小鹿,另一只则背着硕大的寿桃和大捧的牡丹,背负麻姑一块前行。而背景中,刘旦宅则以虬劲的古柏搭配以苍古的磐石,再辅助以奔泉和翠竹,寓意寿如不老松、福如长流水,几乎都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福、禄、寿,充满了喜庆,此幅《麻姑献寿》,人物神情意态、画面框廓结构,以及笔的起伏、墨的浓淡、色的调配,还有景物的穿插安排、空间的虚实照应,都经过几番精心筹划而又一一出之自然,绝去雕饰。面对画本,细加玩味,一种美的感受,却不专在一笔一墨之间。画中人物工整秀丽,刻划细腻,设色鲜艳,线型纤细,笔势流畅,画家同时寄笔墨融于其深厚的涵养之中,细细品味之下,愈加醇厚有韵致。

刘旦宅琵琶行

刘旦宅屈原

刘旦宅屈子橘颂图

刘旦宅散花图

刘旦宅松下高士

刘旦宅太白醉酒

刘旦宅辛稼轩词意

刘旦宅艳雪图

刘旦宅昭君出塞

刘旦宅竹林七贤

本幅《竹林七贤图》刻画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刘伶、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常集于山阳竹林之下,众人神态各异,无论是谈诗论道,还是拨阮抚琴,无论是策杖行吟,还是闭目养神,人物造型高古超然,气质安逸。画人物画,贵在善于刻划人物的形象,更贵在善于塑造人物的性格,苟能如此,方能收得“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之妙。此作布局巧妙自然,人物错落有致,刘旦宅以减笔法融工笔、线描为一体,以精心的构思营造出清幽高雅的世界。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