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四化管理模式推动工人文化宫花重
在菏泽,有73%的职工曾通过“云演出”“云看展”“云旅游”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足不出户“体验”中国人文风景。这是菏泽市总工会积极打造以工人文化宫为主要载体的“工字”文化品牌,倡引职工进行数字文化消费带来的可喜变化。当前,菏泽市共有10处工人文化宫。年以来,菏泽市、县区总工会把工人文化宫整治提升重心由“建设”转移到“管理运营”上来,突出公益性服务性,积极推行工人文化宫智能化、特色化、市场化、绩效化“四化”管理模式,推动工人文化宫“花重”牡丹之乡。 运营管理智能化。针对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菏泽市总工会将各级工人文化宫与“齐鲁工惠”APP菏泽服务站等“智慧工会”系统联动,实施“智慧化”运营,提高服务职工的普惠化、精准化水平。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线上送温暖、民法典学习竞答、党建知识答题领券免费送诊疗、积分免费兑换电影票等活动,惠及职工11万余人。同时,树立大数据思维,加强工会数据的汇聚、加工、分析、利用,做强用实普惠服务、法律援助、精准帮扶、在线学习、入会转会等23个功能模块,推动工作流程再造,持续开展惠工e家、线上“夏送清凉”等活动,每年开展普惠活动余场。另外,还为基层工会提供一站式职工文化服务企业的介绍、评价、搜索、联系、下单等“店小二”功能,打造高效率的社会资源与工会需求对接服务平台。 普惠服务特色化。坚持公益性,开展“工”字特色教育,举办职工公益大讲堂、心理健康、国学、新媒体运营(抖音)、太极拳、八段锦等健康向上、具有强烈时代特色气息、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服务活动。东明县总工会不断创新与社会组织合作方式,引导20余家社会组织为培训职工服务,每年培训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等1.8万余人次,安置就业余人。郓城县工人文化宫每年联合合作单位举办免费面点、电气焊等特色赋能小班,以及集交通安全、反网络诈骗、消防安全及生产安全于一体的安全培训,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好评。 高端服务市场化。为有效克服工人文化宫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菏泽市总工会探索实行“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工人文化宫运行模式,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机构作为合作单位,入驻工人文化宫相应场馆,为广大职工提供更专业的文化康体服务和创业就业培训。菏泽市工人文化宫通过全市职工需求大数据,推动服务由“全面施力”的“供给服务”向“精准发力”的“定制服务”转变,坚持开展“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公益讲座,开设艺术修养提升等女职工精品培训课程,积极打造私人定制培训模式,举办劳模工匠研修班,为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人员管理绩效化。菏泽市、县区工人文化宫建立健全工人文化宫管理运行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 来源:山东工人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11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菏泽牡丹芍药华丽绽放第十届花博会人民
- 下一篇文章: 菏泽书记市长直播带货推介菏泽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