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治疗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南本土的牡丹

“国色天香”之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其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

你也许听说过“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大气凛然,你也许听说过“菏泽牡丹甲洛阳”的后来者居上,但是你一定不知道,在有着“植物王国”美誉的云南,生长着一种西南特有种的野生牡丹,质朴含拙,楚楚羞涩,洗尽铅华却莫名让人心动。

它就是滇牡丹!01

滇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是西南地区特有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根可药用,根皮(丹皮)有降压、镇静、镇痛、退热、止血、降糖、抗菌等作用。滇牡丹花色丰富,呈白色至暗红色的连续变异,从而成为珍贵的牡丹育种材料。

02

国外利用其中的黄色及紫色类型作为杂交亲本培育出‘L’Esperance’(‘金帝爷’)、‘LaoLorraine’(‘金阳爷’)等黄色品种及‘中国龙’、‘黑海盗’等紫色品种,尤其是当今世界上所有育成黄色牡丹品种的黄色种质均来源于滇牡丹。

03

滇牡丹为落叶亚灌木,高可达1.5米;当年生小枝草质,基部具数枚鳞片,花色主要为白、黄、橙、红或红紫色,生长区域平均海拔为m-m,盛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滇牡丹耐受性较强,耐寒、耐旱。

04

滇牡丹在芍药属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育种材料。经研究滇牡丹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野生滇牡丹生态适应性强,遗传多样性水平高。滇牡丹分布于我国横断山脉边缘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环境多样、气候差异明显。但无论林缘、溪边、山谷、坡顶,无论土壤干湿、贫瘠或肥沃,滇牡丹均能较好地生存和繁殖,其中,以半荫或半阳坡面侧向遮荫较好的林缘水旁疏松肥沃土壤为最佳生长环境;

二是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空间广阔。滇牡丹生态适应的广泛性为引种驯化提供了可能,因其蕴含了栽培品种中少有的黄色花系基因资源,为将来以滇牡丹作母本的杂交育种提供方便。

05

遗憾的是,目前云南省内滇牡丹由于缺乏统一保护措施,存在大量乱采乱挖现象,滇牡丹生存环境破坏严重,濒临灭绝。如何让广大群众认识滇牡丹,做好滇牡丹的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效缓解野生滇牡丹的生存压力,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使之经济和社会效益凸显,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西南林大专家及研究生在我司基地科研种植

06我司董事长李锦波前往梁王山主峰考察野生滇牡丹生长情况云南滇香国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多年来自费从事滇牡丹保护、利用与开发事业的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规模人工种植滇牡丹的企业。为了保护滇牡丹,公司组织云南省林科院、昆明市农业局、昆明市林业局、昆明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前往卓干山进行调研。随后,我单位又多次组织前往滇西、滇西北、滇中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滇牡丹分布及实际生长情况,收集野生滇牡丹种籽,为后期建立滇牡丹试验种植基地和开展滇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07

根据实地调研和与科研院所的探讨,目前我公司采取了三种方案推动滇牡丹的保护工作:

第一种,通过野生滇牡丹的保护达到滇牡丹保护效果,主要保护方式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第二种,通过滇牡丹的人工繁育达到滇牡丹保护效果:目前滇牡丹主要以野生为主,尚未有大规模人工种植,通过繁育、选育、驯化,培育出适应性、稳定性好且具有商业推广价值的滇牡丹优良品种;细致研究滇牡丹人工繁育所需的环境条件、最佳育种时间、最佳移栽时间、生长周期、微量元素需求、育苗及移栽方式、栽培技术等,探索出适合滇牡丹大规模种植的繁育技术,制定出滇牡丹栽培技术规程,最终通过人工种植手段保护滇牡丹种质资源;

第三种,通过报纸、电视等线上媒体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滇牡丹的保护知识,加强对滇牡丹分布区域民众的教育,提高民众对滇牡丹的认识,减少乱采乱挖现象。

08

公司下属梁王山基地——滇香国色植物园内种植有亩共计20万株滇牡丹,通过与云南省林科院、西南林大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目前基地已经集齐了近30个种群的滇牡丹,为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保护渐濒危滇牡丹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护濒危植物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有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