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盛宴蒋红霞牡丹仙子and墨香阁主
白癜风需要注意哪些 http://pf.39.net/bdfyy/zqbdf/200527/7925874.html 蒋红霞:牡丹仙子and墨香阁主人 这次“南洞庭竹木雕刻技艺传承人群作品展”中,大家边看边拍,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呢,尽管大家认为我从安化到沅江,一路奔忙,着实辛苦。然而,与那些从全国各地跑到沅江来参加活动的学习者们相比,我还窃喜自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资源:尽管没有阳光普照,可因了全国各地大师们的介入,便堪比日月星辰光芒四射,让人豁然开朗;尽管沅江不过是南洞庭板块上的一叶扁舟,然此次艺术盛宴堪称史上经典,必将源远流长;尽管参加人数不是很多,但每个参与者所展示的一技之长,足以吸引全国各地青年才俊来这里大显身手……更何况本次活动受到沅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热情好客的沅江市常务副市长罗必胜亲自出席,且一路陪同;有湖南大学建筑艺术学家陈飞虎教授亲自主持,阮国新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们的亲临指导;有红网记者、编辑等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规模不大,但规格极高。 在活动现场,每一个画面都会唤起人们无穷的想象,每件作品都在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所有人都仔细品鉴着,反复咀嚼着,都沉醉于艺术的殿堂里,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突然,在牡丹系列作品的右下角,赫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廖桂华。 廖桂华,人如其名,浑身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人如其画,偶尔满脸谦和,像那幅含苞待放的牡丹,让人满怀期待;偶尔,她又笑靥嫣然,似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花瓣微张,花蕊颤微微探看的牡丹,旁边还伸出众多的花柱在徘徊,在等待呢,让人驻足良久而不忍离去;偶尔,她丰盈却内敛,娴静却又富有动感,平淡如水中透着高贵典雅……这是牡丹的神韵,还是桂华妙手构筑的佳境?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呱呱”“呱呱”……还未从牡丹的气韵中回过神来,展厅的另一侧又传来了清脆的蛙鸣,仿佛一下子将我们带进了宁静的乡村夏夜。 “呱呱”“呱呱”……声音越来越响了,恰似田野里众多的蛙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快乐地唱道:“快来集合了,快来集合了……”我正焦急地寻找之际,扭头一看,一群人正边拍边赞:“设计真巧,真是绘声绘色啊!”原来,它就在我身后。 “呱呱”“呱呱”……人们欣赏着,赞叹着,品评着,在这高雅的艺术殿堂,一向性急的我也只能耐着性子静静地等待着。等那拨人一走,我赶紧近前看时,只见一个圆桌上一群蛙边转边叫着,它们有的趴在荷叶上,睁着好奇的双眼望着远方,唱着激昂的歌;有的匍匐于叶子底下,像躲猫猫的孩子,唱着俏皮的歌;有的似早已跳出了红尘之外,淡定从容中正吟唱着一支超然的歌……在这南洞庭边,在绵绵细雨过后,还真是“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啊。 再定睛看下面的署名,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廖桂花。待我问及桂桂,她谦逊地说:是在师父的指导下设计制作的。原来,这正是她今年一月份在益阳市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铜奖的作品——竹刻《蛙语》系列,她口中的师父就是陈劲松老师。 当然,此次活动所展示的作品中,劲松大师不止展示了桂华这两个系列,还有竹刻中的“四君子”——竹、兰、梅、菊,也出自桂华之手。真可谓“名师出高徒”也。 陈劲松、廖桂华……还有诸多熟悉的名字又是如何熟悉的呢?如果说第一个名字早已名扬四海、了然于胸的话,那么第二个名字于很多人而言,可能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了。事实也是如此,在业内被称为牡丹仙子、清莲居士、墨香阁主人的廖桂华,的确是如莲般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却“香远益清,如她的墨香阁,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来这里赏画、学画、装裱、练字、喝茶,每每看到名人雅士的书画作品装裱得那么漂亮,只要是同道中人,都禁不住想在这里露一手。 是的,她还有一个名头,就是墨香阁主人。只要是到过梅城的,都知道有这么一片天地——文人雅士们的家,如兰亭,可流觞曲水,可谈天说地,可指点江山,亦可畅叙幽情。这,便是墨香阁! 当然,如果是你是初次跟她打交道,第一次来到墨香阁,你不一定会将她跟牡丹、莲等联系起来,但你一定会认为她就是我们梅城山水滋养出来的,一朵地地道道的腊梅花:一口溜溜的梅城话,一套又一套梅城人的客气话。偶有闲暇,她会架起乐安陶器厂生产的擂钵,拿起团云界上砍来的擂茶杵,用梅城街上赶集买来的本地花生、玉米、豆子,以及不知从哪座高山上摘来的新鲜茶叶,打起香喷喷的擂茶,馋得你欲罢不能,喝完一碗又一碗;或者随手扯一把梅城生产的本地粉丝,切一坨本地魔芋,放几棵本地辣椒,斩一只本地母鸡,待你坐定红泥小火炉前,给你斟上一杯本地酿制的米酒,让你在如许寒冷的冬季里,喝得乐呵呵,吃得热辣辣,浑身冒汗,乐不思蜀。此时,你定然能体会到什么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此时,你的口风自然会发生变化,跟所有熟人一样,把她喊成了自家的妹子——桂桂。 桂桂,是的,熟悉她的人都这么叫。这叫声,不仅带着自家人的亲昵,更多的是带着对远嫁安化的江西妹子的疼爱,还有对她才情的怜惜,以及对她于自身爱好与事业的执着追求的敬意。 没错!每个与她有过交集的人,对她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她珍惜每一次遇见,对每个人都那么坦诚,可见她内心的柔软与善良。她会告诉你,自己不是本地人,她出生于江西瑞金——那个距我们千里之外红色革命根据地,可她却对每一个来自千里之外的人笑脸相迎。瑞金的水把它的女儿滋养得善解人意而又灵气十足。 她说小时候,自己就喜欢幻想,酷爱涂鸦,画风多变。开心,或者不开心,都是她画画的触发器。那时没上学,偶尔玩耍,她竟然以大地为纸张,用树枝当画笔,身边的花鸟草虫,鸡鸭鹅群,同伴亲友……凡入其眼,皆可入画。年岁渐长,她渐渐懂得:画画可以修身养性。倘若心情不好,画画便可以静心,更可以用那些线条与色彩巧妙地构建出心中想象的意境,或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那样,那些不好的东西自然就放下了,剔除了,剩下的,无不是生活的美好。原来,画画,竟然能让宽阔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境界自然就不一样了。 开明的父母却见她对画画如此着迷,不仅不阻止,反而投其所好,任其自由成长。升学时她选择了自己的最爱——福建美术专科学院开始学习油画,兼学工笔画;毕业后,曾就职于云南昆明,从事重彩画的研学,工笔画也突飞猛进。近年随老公回到湖南老家——安化梅城,尽管结婚生子,却从未放弃过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即便生下两个孩子,仍对梦想孜孜以求,每每放下家务,便又提起画笔,专事工笔花鸟画。 尽管工笔画画技不断精进,但为追求更高境界,待孩子稍大,她又开始拜师学艺,继续深造。期间,相继师从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竹刻名家陈劲松先生;包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草原书画院副院长,和众风雅书画院签约书画家王义英先生;并进入娄师白书画艺术研究室学习,并成为该室会员,益阳市美术协会会员。现工笔画画技日臻完美,所画牡丹更是一绝!故人称牡丹仙子。 艺术的追求往往是没有止境的,更何况是如此年轻且才华横溢的女子!为了更好继承书画装裱的传统技法,她参师于益阳市装裱界元老、北京老荣宝斋最后真传弟子张腊梅女士门下。传统手工装裱技艺出类拔萃,为名贵书画点睛添彩!故本次所展出的牡丹系列,包括装裱均出于她之手。可她心存对老师们和廖爸妈无限感激之情。 每当傍晚时分,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走向洢水,走向沿河街,或者从东桥向南桥走,在接近南门桥百多米的地方;或者从南门桥走往东门桥方向,走百多米的样子,你就会路过一间名为“墨香阁”的书画装裱工作室,工作室大气儒雅,淡墨浓茶,芬芳四溢。 这里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着。你若走进去,有一女士或端坐茶案前泡茶,或站立书画案前低头描画,或仔仔细细地抹平、装饰……她,便是本文的主人公,牡丹仙子、墨香阁主人——廖桂华女士! 廖桂华女士在装裱 廖桂花女士的石头画 廖桂华女士指导的学生作品 主编:柳影 副编:玓玏栾鹏法律顾问:刘聚才编辑:沐沐尘尘顾问:闲人燕子 合作平台:圣陶教育 童声读作文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7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牡丹仙子翩翩来,轻舞霓裳羽衣裁
- 下一篇文章: 超全柳州城区及县份ldquo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