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04/5238731.html
“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策划,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具体实施。邀请百余位权威学者和艺术家,创新融合诵读、讲解、书写三种形式,用影像精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荷才露之时,我们聊了“荷痴”杨万里(点击这里回顾)和他笔下质朴亲切、玲珑可爱的荷花。

如今莲叶接天,是时候一起再读周敦颐的《爱莲说》了。

对于这篇短文,想必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但细品其文,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爱莲”之风明明自古就有,作者为何要用“予独爱莲”“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等句,一再强调自己“爱莲”的与众不同呢?

经典一起读

Reading

发音读音更规范,朗诵技能再提升。

背诵默写不可怕,多读几遍就拿下!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经典一起赏

Appreciating

字字珠玑有营养,雅俗共赏有意思。

跟着教授学诗词,启智增慧长见识!

莲、荷、菡萏、芙蕖、水芙蓉、水芝……爱莲的人,给它起了很多动听的名字。

在民间,男女婚嫁多以莲为吉祥之物。并蒂而生的莲如同恩爱携手的夫妻,莲藕的“藕”与配偶的“偶”谐音,多子的莲蓬又承载了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

花开并蒂

因此,提到莲,人们就会想到真淳的情感,和所爱的人,“采莲怀人”也就成了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汉代文人诗中,就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的诗句,描写采到了莲花,身边却无人可赠的情景,表达对远人的思念;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也以“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抒写相思之情。

在儒释道三家文化中,莲均被视为圣洁与美好的象征。

《离骚》里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君子采莲佩莲,以莲来彰显自身的清雅与高洁。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周敦颐的“莲之爱”,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01

清水池塘里,一枝卓然花

文题是“爱莲”,开篇却绝口不提“莲”。

诗人先说百花皆可爱,又一笔带过陶渊明所爱的菊,和世人甚爱的牡丹,最后才让莲压轴出场,其郑重珍爱之意,不言而喻。对莲的描摹,看似写其形,实则画其神。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德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挺拔身姿,“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超群风范,每一个侧面都是理想人格的写照。

这样的莲,和如莲花一般的人,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典范,是真正可敬且不容欺辱轻慢的君子。

02

菊在世外,莲生清波,牡丹陷在红尘中

在第一段中,作者只是摆出了“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的客观事实,并无褒贬。

在第二段,他将自己的观点毫无保留地亮了出来:

孤标傲世的菊,是花中的隐逸之士,

雍容华贵的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

而端正清雅的莲,是花中的君子。

其实花朵本无贵贱贤愚,只是爱这些花的人不同罢了。

陶渊明之后,再难有如他一样爱菊的隐士,远离尘嚣,归园田居;

而和我一样,在美丽外表、实用价值和美好寓意之外,看到莲的内在精神,将莲视作拥有独立人格的君子并引为知己的人,又在哪里?

爱牡丹的人倒是不少,史载唐代“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白居易《买花》也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也就是说,象征富贵的牡丹花本身也是只有富贵人家买得起、爱得起的奢侈品,而爱牡丹花的人,自然是“富贵”的追求或既得者。

对这样的人,作者没有评价,只用一个“宜乎众矣”,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03

君子如莲,行止谦谦

《爱莲说》与《陋室铭》(点击这里回顾),均是托物言志的佳作。

周敦颐爱莲,实质上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

何谓君子?《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与遗世独立的隐士相比,君子济世救民、勇于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

与汲汲于权势的富贵者相比,君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德被四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周敦颐也的确用一生,将自己活成了一株“君子莲”。

仕宦三十余年,始终践行君子品格。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光风霁月”。

他兴教办学、著书立说。开创“程朱理学”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就师从于他。

有学者说“今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周敦颐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宋明理学开山鼻祖”。

他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做南康郡守时,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种满莲花,时时警醒自己。

曾为一个罪不至死之人,与以“酷悍”著称的上级官员王逵当堂争辩,不惜辞官,最终说服王逵,挽救一条性命。

看到这里,对于我们开篇提出的疑问,您有答案了吗?

经典一起写

Writing

书法名家面对面,一笔一划有乾坤。经典诗文当代写,简体楷书标杆新!

图片

来源于网络,侵删

﹏﹏﹏﹏﹏﹏﹏﹏﹏﹏﹏﹏﹏﹏﹏﹏﹏﹏﹏﹏

观看完整讲解视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