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牡丹的色法与墨法
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张克申,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结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辽源市日报美编,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美术教研室主任,长春工业大学讲师。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始终痴迷中国书画艺术,尤其擅长写意牡丹、梅花。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色彩的运用,主要是出于意境的需求和对色彩的辅助,故有“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共舞的说法。画牡丹多用色彩点染,故用色首先应该把握的是艳而不俗,丰富变化而不花。初学者在画牡丹和其他用色的花鸟画时,色调太生和色调太脏,首要的原因就是对色的冷暖和色彩的明度、色相和色彩运用知识的缺乏。1.色调在一幅画中,起主导作用的色彩叫做色调,它可能是暖色,如红、橙、黄为主色彩的暖色调,也可能是以冷色的青、蓝、绿为主的冷色调。如果一幅国画作品没有主色调,在色彩上就显得杂乱无章。画牡丹要把握住冷暖关系。如画牡丹花头色调是暖色调,画牡丹叶子可以是冷色彩,枝和干介于冷暖色调的中间。相反,画牡丹花头是以冷色为主的色调时,画叶子时用藤黄调墨色或用赭石蘸墨画,使叶子用色暖一些。这幅《知心春色》是红橙色、淡黄色加朱磲调成的浅橙色的暖色调画的牡丹花头,再用花青和墨调成的冷色调画的叶子,枝干是用墨汁绿调胭脂色画成。由于牡丹的叶子面积较小,不影响画面暖色的主色调。↓↓↓ 又如《玉堂富贵》画幅中牡丹花头是暖色调,牡丹的叶子是冷色,背景的玉兰花介于冷暖之间,使画面富于变化又有统一。↓↓↓ 2.绮丽与典雅绮如交织美妙的图案,丽犹发灿烂光彩。现在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尤其喜欢绮丽的色彩,讲究画面对比明快的效果。这幅《春风得意》为表现出春天阳光明媚,牡丹迎风绽放,曙红色的牡丹向上开放,与淡紫色下垂藤花,还有青色的枝叶互相交织成美丽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典是典重,雅是高雅;着色做到高雅,才能进入脱俗的境界。典雅并不意味着色彩黯淡,应该是端庄秀丽,朴实里见丰姿。这幅《绿润含珠光》无论是花头还是枝叶都是由冷色调画成的。由于花头是白粉调三绿画成,其中用暖色朱磦点花蕊,加上用汁绿加胭脂色调画成上下斜穿插的嫩枝,使画面冷而不冷,却有着典雅秀丽之感。↓↓↓ 3.色墨中国画主要以墨为主,“墨分五色”,它可以概括自然万物中的一切色彩,正如潘天寿先生说:“……虽无色,胜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中国画色彩的运用主要是由于意境的需求和对墨的辅助。比如画墨牡丹笔中蘸少许的淡黄色或淡绿色和淡曙红,对墨色是个辅助,蘸不蘸色是个人的喜爱,即或蘸色也要少蘸,不能影响墨色的效果。画牡丹叶子,用汁绿蘸墨,也有用花青调墨色作为叶子的色调,利用赭石调墨,画牡丹的枝干,这些都是色墨并用产生的丰富的自然效果。这幅《浓墨淡彩洗春风》是笔蘸淡绿和墨调成渐变墨色画的牡丹花,用三绿色点的花蕊和芭蕉叶子的色彩形成协调,牡丹的叶子的色彩是用赭石调墨色,使冷色的调子转暖,两只暖色的小鸟,减弱画面冷色调子,有着多变又和谐的效果。↓↓↓ 4.惜墨中国画用墨有句说法:“惜墨如金。”说的是用墨要谨慎,如一幅画整个都是用柔和调子的色彩画出的,会有柔弱的感觉;但若在关键的部位画上几笔焦墨,画面就会产生一种美妙的效果,可以称为点睛之笔。这幅《春风送富贵》写意牡丹叶子淡色,有几笔深墨色的叶子,虽然笔墨不多,用得适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11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领群芳,溢美人间,欣赏罗敬箴老师的国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