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八百亩牡丹竞相开放特色产业致富有奔
近年来,思南县张家寨镇三联村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着力解决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不快、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村民的生活更有了奔头,致富更有希望。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几天,在张家寨镇三联村的油牡丹种植基地里,亩油牡丹竞相绽放,洁白无瑕的花朵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亭亭玉立,当春风轻轻拂过山丘,朵朵油牡丹花展开柔软的花瓣,大朵大朵的盛开,晶莹剔透,花瓣薄如纸片,黄色的花蕊犹如用画笔添上的零星点缀,越发的精致娇嫩。 “三分种植七分管理”。油用牡丹除草、防虫、施肥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少,在每个关键环节上更要加强对合作社、农户指导培训。连日来,也是油用牡丹基地用工的高峰,每天都有数十人在基地里忙碌,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热情高涨。特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管理、采摘需要很多劳动力,每一位贫困农户在基地务工一年就有1万多元收入。 “在这个牡丹基地里做,一天都要划七八十块钱一天,一年就要找万多块钱,我觉得是满意的我高兴,我们五六十岁了,出去打工人家又不要,我就在家里做。”该村贫困户张羽婵如是说道。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年外出务工返乡的文玉峰从乡亲口中了解到“油用牡丹”品种,经过考察和调研看准了油用牡丹的市场潜力,他便投资多万元在村里流转了亩土地,成立张家寨富万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油用牡丹。 年年初,通过考察,文玉峰从四川引进油用牡丹品种在张家寨镇三联村种植,经过4年的发展,合作社让三联村40户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期间,还与专业生产、研发、销售油牡丹产品的山东尧舜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集团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负责产品回收,三联村群众发展油牡丹产业信心大增。目前,已有亩油用牡丹进入丰产期,每亩能产牡丹籽斤,预计今年能够产10万斤,产值达90万元左右。 据悉,油用牡丹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多年生小灌木,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产油率高、油质优,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开发利用价值。油用牡丹作为高产高效作物,不仅花蕊可以制成花茶,丹籽可以榨油、丹根还可以做成中药丹皮进行销售。每亩的经济效益达到了0元。为了让贫困户实实在在的脱贫,合作社采取了多种合作方式,精准地为贫困户提供劳务服务、资金支持,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积极参与到油牡丹产业发展中来。 村支书文兴海告诉记者:“这个牡丹周身都是宝,根茎叶都是入中药,花蕊提练成花蕊茶,牡丹籽榨油含亚麻酸铁高,亩产(牡丹籽)斤以上,产值也在元以上,年我们全村81户建档立卡户通过这几年的产业发展已经脱贫了60多户,今年年剩下十几户也是靠这个牡丹产业来脱贫,全村出列,与全省全国同歩小康。” 据了解,下步,合作社将扩大油用牡丹的种植规模,建立一个加工厂,对牡丹籽进行粗加工,延长油用牡丹加工产业链,带多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帮助他们增产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刘汉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6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小牡丹,多变百花王
- 下一篇文章: 惊艳两大牡丹圣手,一个工笔第一,一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