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价值与应用
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无不热爱牡丹、无不欣赏牡丹、无不崇敬牡丹。千百年来牡丹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美好的印记,从浩如烟海的诗歌、绘画中,从用于生活的陶瓷容器、衣服图案中,从建筑材料的雕刻中等等,我们都能寻找到它的踪迹。 牡丹的图案、色彩、文化和精神已牢牢地烙在了中华民族的身上。时至今天,在我国冰天雪地的北疆、和风细雨的江南、甚至在温暖炎热的南疆我们都能观赏到牡丹、领略到牡丹。 牡丹的史学价值栽培历史悠久:宋.余仁中本《顾虎头烈女传》有画面描绘庭园栽植木芍药。而顾虎头即卫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约公元-),至今已有年。南梁药物学家陶弘景(-)整理的《名医别录》中,有“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的记载。 牡丹品种出现已有年的历史:唐朝韩屋《隋炀帝(公元-)海山记》记载“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并记录了‘赤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佛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品种。因此,通过对牡丹栽培历史的研究,可了解我国古代牡丹的栽培技术、品种演变和花文化发展历程,对今天我们培育牡丹新品种及发展花文化具有指导意义。 牡丹的文化价值文化历史渊源流长。从帝相时在后苑植芍药的传说算起,应有年的历史。从《山海经》记述芍药的分布,《诗经》上的芍药诗算起,距今也有年的历史。因此:牡丹花文化的历史悠久,对我国的花文化形成做出了贡献。牡丹的寓意和象征性---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不畏权贵的品德“不特芳资艳质足压群芳,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牡丹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植物栽培学史、文学史及花文化的重要材料来源,可以说如果没有牡丹的花文化,中国的花文化是不全面的。 牡丹的艺术价值1.绘画艺术 南北朝时期,刘赛客《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说明南北朝时期牡丹已入画。 从唐代开始:牡丹是花鸟画的重要题材(周昉《簪花仕女图》)。 2.文学艺术牡丹是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牡丹的诗词歌赋约余首:唐、宋余首;金、元、明90余首;清50余首。代表作:著名的唐代舒元舆《牡丹赋》。 主要代表作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陶瓷艺术历代将牡丹图案烧制在陶瓷器皿上比比皆是,也促进了陶瓷艺术的发展(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瓶)。 《簪花仕女图》 牡丹的美学价值观赏特性:花大色艳、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品种繁多。色彩:白色花系、黄色花系、粉色花系、红色花系、紫色花系、黑色花系、蓝色花系、绿色花系、复色花系等;花型: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蔽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并且有一千多个品种。牡丹花富丽多姿、雍容华贵、绚丽繁馥、意蕴深厚、丰裕鸿运、华美尚富、国色天香、动艳京城、富态高雅、风姿绰约、色泽艳丽,仪态万千、美艳绝伦,富丽堂皇。即使用尽了天下的形容词也难以形容牡丹的美。 牡丹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是研究花的形态美的重要材料,其丰富的色彩、硕大的花朵、多样的形态是无与伦比的,是园林、城市美化的重要材料。 牡丹的经济价值1.牡丹花茶养血护肝、散郁祛瘀、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 2.牡丹皮-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年)《名医别录》云:“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本草衍义》云:“惟山中单叶花红者根皮入药为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3.牡丹油牡丹花的美容功效:牡丹花提取的黄酮、精油具有美容之功效,可做化妆品。牡丹种子提取的油中45%为亚油酸,它对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高血压、中风和心脏疾病具有明显的功效。牡丹油可供食用,可用于配制色拉油、人造奶油等。 4.牡丹酒以牡丹鲜花,多种鲜果为原料,佐以蔗糖、蜂王浆,经多年发酵精制而成,花香浓郁,清醇可口,营养丰富,数酒中珍品,牡丹液可做牡丹鲜花酒,以牡丹鲜花为原料,配以清纯的粮食酒,既可喝到花香浓郁的花瓣酒,又可欣赏到艳冠群芳硕大的各色牡丹花瓣。 总之,对牡丹价值的再认识,将加深我们对牡丹产业、牡丹文化、牡丹艺术、牡丹美学等领域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会让我们感受到牡丹是大自然送给我们人类的一件神圣的礼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1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于非闇画牡丹,比真牡丹还好看
- 下一篇文章: 元明龙泉窑ldquo牡丹瓶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