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0.html

紫斑牡丹栽培品种

紫斑牡丹因花瓣基部有一个明显的色斑而得名,紫斑牡丹的驯化栽培主要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长期以来并未被国人熟悉,伴随油用牡丹的出现以及异常迅猛的发展,这个原本偏居西北的奇葩也逐渐被更多人知道和认识。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紫斑牡丹的野生种质,这一期我将给大家分享紫斑牡丹栽培类群。

野生紫斑牡丹虽然在河南、陕西和甘肃都有分布,但栽培和驯化的工作主要在甘肃完成,经过上千年的不断选育,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紫斑牡丹品种群即西北牡丹品种群。

通过比较栽培紫斑牡丹和野生紫斑牡丹,发现栽培紫斑牡丹小叶多有裂,与裂叶紫斑牡丹亚种更接近。裂叶紫斑牡丹主要分布在太白山、子午岭、西秦岭余脉及渭河流域,这个区域正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往来交通和贸易频繁,野生紫斑牡丹应该就是被过往人员收集和移栽。中原地区牡丹在隋唐时期开始作为观赏植物在宫苑中被栽培,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期,因此中原地区的栽培牡丹也伴随商队被带到了遥远的西北地区,当地的野生牡丹和中原地区栽培牡丹被反复杂交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紫斑牡丹品种群。

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图片来源网络)

从形态上看,全缘叶紫斑牡丹可能没有参与到西北紫斑牡丹的形成,其小叶披针形,不裂,与现有栽培紫斑牡丹差异较大。从地理分布上看,全缘叶紫斑牡丹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和四川交界地带以及河南的伏牛山区和湖北神农架林区,这些区域地处偏僻,古时交通极为不便,人迹罕至,因此这一带的全缘叶紫斑牡丹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牡丹作为富贵和吉祥的象征被全中国的各族人民广泛接受,正是受这种中国传统花文化的影响,西北人民不论阶层都酷爱牡丹,正是由于这样的民众基础,使得紫斑牡丹在西北地区可以不断开枝散叶,形成了仅次于中原牡丹品种群的第二大牡丹品种群。

生态习性

紫斑牡丹原产地属于高原冷凉干燥生态型气候类型,通过长期筛选,紫斑牡丹也逐渐适应这种气候类型。紫斑牡丹是现有栽培品种中最耐低温的品种,东北地区引种成功的牡丹主要就是紫斑牡丹,通过各地的引种结果看,紫斑牡丹可以耐-35℃甚至更低的温度。紫斑牡丹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少,降水量mm以上就基本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因原产地夏季极端高温天气极少,因此紫斑牡丹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差,夏季高温容易灼伤叶片。原产地降水较少,且空气湿度也较低,因此紫斑牡丹对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也不太适应,因此不太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

紫斑牡丹在兰州地区长势健壮(兰州陈富飞资源圃)

花色和花型

历经近千年的培育,紫斑牡丹迄今育成了个以上的品种。这些品种包含了现有牡丹的所有花型(单瓣型、荷花型、蔷薇型、皇冠型、绣球型等)和花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黑色、蓝色和复色)。而所有的紫斑牡丹品种花瓣基部都有一明显的色斑,但伴随人的干预,其色斑颜色除了黑色外,又出现了红色、棕红色、紫红色等新的颜色,色斑的大小和形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紫斑牡丹不同花型和花色

不同颜色及形态的色斑(图1为野生紫斑牡丹,何丽霞老师供图)

栽培品种中典型的紫斑牡丹品种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花部基部有明显色斑;植株高大;发育正常的叶片小叶数超过15枚;花头高出枝顶;花香馥郁。

紫斑牡丹植株高大,小叶多于15枚,花高出枝顶

品种选育

实生选育

紫斑牡丹在甘肃民间主要是通过播种实生选育,即从母株上采收自然授粉的饱满成熟种子进行播种,从播种苗中选择优秀的单株。

紫斑牡丹实生育苗圃(兰州榆中)

杂交育种

说起紫斑牡丹杂交育种,兰州榆中县和平镇的陈德忠老师我们永远都绕不过。陈老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紫斑牡丹的资源收集整理及杂交育种工作,之后又从菏泽引入了部分中原品种,开展不定向人工混合杂交(收集不同品种的花粉将其混合后授到牡丹雌蕊的柱头上的方法)。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育苗10万多株,培育出了超过个优异单株,其中有多个品种获得国家专利局和国际PCT、美国专利认证。陈老先生除了开展品种群内和品种群之间的杂交外,也在国内首批利用紫斑牡丹开展牡丹亚组间杂交以及芍药属组间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了黄色牡丹组间杂交品种:‘炎黄金梦’和‘华夏金龙’,紫斑牡丹和芍药组间杂种‘和谐’也是在其资源圃中被发现。

书生捧墨

熊猫

雪海冰心

百丈冰

白山黑水

理想

陈红12号

醉妃

荷塘月色

宝莲灯

紫海银波

梦回瑶台

黑凤蝶

张飞

陈德忠老师培育的部分紫斑牡丹新品种

(图片来源:兰州诺克牡丹园艺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