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时,我们中国人送给妈妈的花大部分是康乃馨,可你知道澳大利亚的妈妈们最喜欢什么花吗?在国内一枝卖3至5元的牡丹、芍药鲜切花,你猜在澳大利亚的售价能翻几倍?澳大利亚对中国牡丹的需求量是每年万枝,可洛阳年最高产量只有万枝,谁能抓住这个商机?

5月19日,我省牡丹芍药鲜切花成功出口澳大利亚新闻发布会在洛阳举行,会上,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洛阳牡丹为何在澳洲深受欢迎?

答:当地人最喜欢把这个当作母亲节的礼物

新闻发布会上,洛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方春生透露,年,洛阳市共生产约万枝芍药鲜切花,其中国外出口芍药鲜切花有万枝,但并不是通过河南直接销往当地的。而主要是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等地经销商进行二次深度处理和包装后,再出口到越南、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或地区。

但对于南半球来说,销售量一直都是“零”。

“澳大利亚对种苗花卉的市场准入和检疫查验要求极其严格。货物到达口岸后,其官方检疫官要检查是否携带有危害本国生态环境的草籽、害虫、泥土或病征等,一经发现,货物将被退运甚至销毁,出口商也会被列入黑名单,以后甚至禁止出口。”方春生说。

但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通过和当地企业接触却发现,当地消费者对牡丹、芍药鲜切花特别喜欢,“母亲节时,中国人都喜欢给妈妈送康乃馨,但澳洲妈妈都喜欢牡丹和芍药。”

“今年母亲节前,他们给我打电话,说你有多少,我们全都要了。”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正林说。

方春生称,只有我们国内的人才知道牡丹和芍药有所不同,但在国外消费者的眼里,芍药也是牡丹。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这两种花都属于高档产品,一直是供不应求。

国际上有需求,我省又有产品,但却不能直接交易,怎么办?最后经过研究决定,由河南出入境检验局、洛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究如何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而牡丹的生产企业研究如何提升鲜切花加工处理技术,最终,今年终于实现了在本地直接生产、加工、除害处理后,成功出口到全球检疫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

目前,我省已有三批1.25万枝芍药鲜切花成功出口到澳大利亚。

5月19日,记者现场看到十几个工人正在冷藏室对枝芍药鲜切花进行包装,这批货物将于5月21日直飞澳大利亚。

问题二:牡丹鲜切花出口能卖到多少?

答:是国内售价的5倍

既然澳洲人这么喜欢我省的牡丹和芍药,那么,能为我省创造多少价值呢?

“在国内市场一枝卖3元的话,到了澳大利亚,能卖3澳元,也就是相当于15元,涨到了国内的5倍。”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正林说,年,洛阳市共出口国外芍药鲜切花万枝,出口创汇万元。

“俺现在的工资也比以前高多了。”5月19日,正在给准备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芍药鲜切花包装的张女士称,她在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干3年了,现在随着订单增多,自己的工资也增加了近一倍。以前她月工资只有多元,现在能拿多元。

这不,最近订单多,她和小伙伴们都一个月没调休了。“活多,忙不过来。”她说。

问题三:澳洲对牡丹鲜切花需求量有多大?

答:每年需要万枝,目前缺口多万枝

澳洲对牡丹、芍药鲜切花的需求有多大呢?都说“洛阳牡丹甲天下”,生产量供得上吗?

“供不上!缺的多了!”洛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郭学良称,目前澳大利亚每年需要牡丹、芍药鲜切花万枝,但洛阳市一年的产量才万枝,而这万枝里,三分之二是内销,只有三分之一销往国外。

据了解,国内除了河南洛阳生产牡丹外,山东菏泽也产。但郭学良称,菏泽生产的量小,而且没有原产地证书,洛阳则有全国唯一的牡丹生产原产地证书。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洛阳也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牡丹芍药种苗花卉质量安全示范区。该示范区总面积亩。示范区按照国际标准分为种子圃、砧木圃、采穗圃、嫁接圃、切花圃、资源圃,主要进行优质牡丹种苗、优质芍药种苗及切花生产。

除了国家级示范区,还有三个省级示范区。

郭学良说,下一步,准备再建10个示范区。由此可带动一批种植户进行大规模种植。

而且,随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自今年起开始实施,原本对出口企业征收11%的税率,也降为零关锐,这一项,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对此,付正林表示,他的计划是,预计用2-3年时间,洛阳的牡丹、芍药能占领澳大利亚同类产品70%的市场份额。

小贴士

牡丹和芍药,花王和花相

牡丹和芍药并称“花中二绝”,它们同属毛茛科,芍药属。有人比喻说:“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这二者花形极为相似,如同姐妹。

牡丹为木本,又称“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名“无骨花”。人们常把它俩栽种在一起,“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花王、花相次第开放,使观赏期大大延长。

牡丹和芍药,又是爱情的象征

《诗经》中,牡丹(芍药)作为男女相赠的礼物出现,又被称为“将离草”,因此,二者的花语是“难舍难分”。

到唐朝,浓艳贵资的牡丹,被认为是国运昌隆的标志,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民间传说。

目前,受消费习惯影响,洛阳本地的芍药鲜切花消费量并不是很大,但在我国一线城市及欧洲国家,芍药经常被用于婚礼、家庭插花、手捧花等。

河南商报财经产品采辑部出品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吴军文/图

统筹:宋光华责编:王磊彬校对:马聪

转载必注明来源以及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