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之王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同时,也是历代画家用来表现吉祥、富贵、美好的题材。如把牡丹与白头翁画在—起,就叫作“富贵白头”。中国古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徐熙的这幅画,将牡丹和玉兰、海棠相配,因此得名《玉堂富贵图》

玉堂富贵图徐熙五代

图中牡丹、玊兰、海棠、杜鹃,布满全幅,最后还用石青衬地。枝叶花鸟,用墨笔钩出轮廓,然后敷以彩色,湖石下还绘了一只野禽。这种满纸点染,不留隙地的画法,显然受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北宋赵昌岁朝图台北故宫

幅中梅花、山茶、水仙和长春花,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画成,再用石青填底,色彩明丽,显得富丽堂皇。其构图特殊,由湖石和繁密交错的花朵,布满整个画面,丝毫不留空地,整齐严肃,极具装饰的效果。在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提及,南唐宫廷中有被称为「铺殿花」的绘画作品,为宫院挂设之用,必需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而此幅作品的构图命意正与之相吻合,可作为此一风格延续的代表。

明吕纪牡丹锦鸡图

吕纪(年-卒年不详),明朝画家,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鱼”。鄞(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弘治中为内廷作画,官锦衣卫指挥。善长花鸟画,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院体,多画凤、鹤、孔雀、鸳鸯之类。所作生意流动,设色鲜丽;泉石布景,也点染烟润,清新有致。亦写山水、人物。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代花鸟画的主要作家之一。

明陈鹤牡丹图

这幅牡丹别具特色、独成一格。以疾笔钩勒怪石,水墨晕染,枯笔点垛。用细笔短线,随意描出草丛,生动活泼。牡丹花、叶纯以墨色晕染,以水洗出花瓣重重的繁复之感。墨韵生动,清新不俗。

明唐寅牡丹仕女图

图绘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纨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无限眷惜之意。仕女形象娟秀端丽,眉目和发髻钩勒精细,晕染匀整,具北宋李公麟圆细流利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以上三幅牡丹图皆为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所画,其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

清樊圻牡丹图

此画写高低两丛牡丹,中间立一奇石。画面布置灵动飞扬,呈曲线变化。牡丹以淡墨双钩,施以淡彩渲染,有“没骨”之韵。叶片描画活泼,设笔工整。以淡墨晕染,结合皴笔,体现出奇石秀逸、坚实之感。工中带写,典雅高贵。

清居廉富贵白头图

画中描绘在绿草如茵的土坡上,兀立一块玲珑的湖石,石的周围盛开着一丛牡丹,在春风中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引得蜜峰、蝴蝶在花间流连嬉戏。石上停栖着一双白头翁鸟,神态闲静,与喧闹的蜂蝶相映成趣。笔致工整,花鸟形态生动,设色浓淡相依,明丽艳秀,使人感受到春天明媚温暖的气息。

清邹一桂

清邹一桂

清赵之谦作品

清张熊大富贵

清张熊岁朝清供

清汤世澍

吴昌硕牡丹灵石图

吴昌硕牡丹水仙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