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1127/4525518.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素萍通讯员陈飞彩

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

近日,由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师引种栽培的牡丹品种在诸暨枫桥、牌头等地相继绽放,多个品种,多株左右的牡丹花让人为之心动。

据了解,在牡丹等观赏性品种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发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老师们重点开展其适应性、优质高产性、专用性、观赏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等研究。

他们以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对适合江南地区的牡丹品种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良种良法配套的优质增效潜力。

学院牡丹科研团队通过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利用,丰富江南地区牡丹的品种,培育出更多适合江南地区的牡丹。主要从筛选适合江南地区生长的牡丹品种入手;分析相关牡丹品种的亲缘关系,为后期牡丹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从研究牡丹在高温胁迫和涝害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机制出发,研发筛选耐湿热牡丹品种的新技术。

为了使科研成果服务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科研团队还对适合盆栽的牡丹品种进行了筛选,并从盆栽基质的选择、盆栽容器的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研究适合江南地区牡丹的生长以及其花期调控相关技术;通过研究,形成了江南盆栽牡丹栽培技术规程,使牡丹引种成活率和成花率大大提高。

目前,选育了部分适合江南地区生长的牡丹品种并进行实际生产。

“学院牡丹研发团队用实际行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彰显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对于牡丹新品种的研发,种质资源搜集和保护是新品种培育的前提,在充分搜集整理筛选适合江南地区生长的牡丹品种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将通过各种育种手段,培育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江南牡丹品种,期待为诗画浙江美丽中国做出贡献!”暨阳学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朱向涛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1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