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洛阳"中国牡丹花都"的授牌仪式在年4月10日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举行。洛阳市通过中国花卉协会评审,被评为"中国牡丹花都"。牡丹花都标志图案整体基调为暖色,在代表13朝古都的古建筑剪影之上,从中心绽放出一朵巨大而盛开的牡丹花,寓意古都欢腾、满城尽是牡丹花。都城建筑下方的绿色波浪代表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河流沃野,孕育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层叠的花瓣既像翻开的书页,象征洛阳厚重历史,又像张开的翅膀,象征洛阳腾飞,寓意美好未来。

标志的诞生

为倾力打造“牡丹花都”城市名片,规范牡丹文化元素符号的应用,自年10月中旬起,洛阳市向社会公开征集洛阳牡丹花都标志图案设计方案。历时3个多月,历经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入围公示、公众投票等多个阶段,经过层层筛选、多次修改完善,备受瞩目的洛阳“牡丹花都”标志图案年2月9日终于确定,向社会公布。

年2月9日,历时3个多月的层层筛选、多次修改完善,备受各界   年2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洛阳理工学院,采访了标志图案的设计者——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马颖、讲师杨建宏,听他们讲述了“牡丹花都”标志的“孕育”过程。

1.成功:优势元素合二为一

  “我们的作品汲取了多方面的智慧,是对大家的意见与思路不断融合而成的。”两位作者告诉记者。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宋荣欣说,今年我市将举办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但洛阳一直没有一个人们熟知的代表牡丹花都形象的标志,在海内外游客面前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接到设计通知后,该院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讨论,征集了近百幅作品,又从中挑选出20多幅投稿评选。最后全市的10幅入围作品中,有3幅来自洛阳理工学院,其中就有马颖和杨建红两人各自的作品。

  在定稿阶段,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古今洛阳、牡丹花都的主题概念和时代气息,评审专家组决定结合马颖和杨建红作品中的优势元素,将两幅作品合二为一,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满城尽是牡丹花”的标志图案。

2.创作:丰富的经验是基础

  马颖现为洛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她有着丰富的标志设计经验,参加过许多大型活动的标志设计,曾经获得足球彩票标志设计二等奖、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徽设计铜奖以及全国第9届城市运动会会徽设计提名奖等奖项。

  杨建宏现为艺术学院影视动漫教研室主任,参与设计的标志有百余幅,其中包括湖南省桃源市标志、洛阳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标志。

  “许多人经常认为灵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很重要,其实并不尽然。”马颖说,“扎实的基础和不断积累的技巧才是决定作品成功的真正条件。”

  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设计经历,才使得他们的作品从来自全国各地的幅“牡丹花都”参评作品中最终胜出。

3.使命:倾注对家乡的爱与责任

  马颖与杨建宏都是洛阳人,生于斯、长于斯,作为本土的设计者,他们对这个城市有着更为浓厚的感情。这次标志设计,每一根线条、每一抹色彩,都融进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也承载了他们的使命感。

  从去年10月中旬起,马颖与杨建宏就全身心投入到了设计之中,把课余时间全都用在了标志的设计与修改上,还牺牲了年假的时间。

  “如何表现洛阳的厚重历史,体现生机盎然的时代气息,这是每次修改都必须细细考量的。”杨建宏说,为了系统掌握标志的表现形式,他们还大量翻阅资料,详细了解国内外的景区标志和城市标志,从中找到共性和个性。

  “设计是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也充满了快乐,因为这个历程是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走过的。”马颖说,“‘牡丹花都’标志作为一个符号要叫响,还需要更多人、更多力量去推动、宣传,每一个洛阳人都该为此努力。”

洛阳日报图

标志释义

一.基本元素:

盛开的牡丹、洛阳古都建筑、飞舞的彩带、五彩光芒、河流沃野、书页、翅膀

二.标志寓意:

1.古都建筑代表洛阳13朝古都;

2.古建筑上空是一朵巨大而盛开的牡丹,由中心绽放开来,光芒万丈、彩带飞扬、古都欢腾。满城皆是牡丹花的感觉跃然而出;

3.都城建筑下方的波浪线犹如河流沃野,代表了在黄河与洛河交汇处,孕育出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

4.层叠的花瓣像翻开的书页。象征洛阳古都厚重的历史层层翻开,阅尽千年;又像飞翔的翅膀,象征洛阳腾飞及美好的未来。

三.标志应用:

标志设计时代感强,优美大气、含义丰富。能很好地表现出古今洛阳、牡丹花都的主题概念。标志色彩鲜艳,表现出牡丹花都的雍容多彩;同时标志单色应用也很方便,可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便于推广应用。

-END-

壹零叁壹设计工作室

设计是表达的艺术,不是艺术的表达

工作室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