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210/4576913.html
4月10日上午西安临潼区小金街道乡村振兴暨首届“中国?临潼小金牡丹生态艺术季”主题活动在小金街道毛湾村盛大启动

现场花开的怎么样?

赶紧看过来~

临潼的三月真是多彩的世界

油菜花、杏花、海棠花等都开得正艳

小金的牡丹花也不甘落后地竞相绽放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牡丹花乃花中之王朵大色艳、奇丽无比、品冠群芳一直被奉为庭园贵品

宛如出水芙蓉的仙子

微风拂过淡雅的清香撒落凡间

倾城之色的美韵

沁人心脾的芳香

让人向而往之~

牡丹沟的早晨

4月10日清晨6时许,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道毛湾村71岁的李九生老人从阵阵花香中醒来了。闻着熟悉的牡丹花香,老人躺在床上悠闲地哼起了自己熟悉的乡间小调。

毛湾村盛开的第一朵“迎客”牡丹花。   

  简单洗漱后,喝了碗稀饭,李九生就扛起锄头出门了。听说,今天村里要在文化广场举办牡丹生态艺术节活动,他想去看看热闹,顺便去自家牡丹园里转转。

  

  毛湾村地处秦岭北麓,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一年四季风景怡人。但在以前,村里以传统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低,大家的日子普遍不富裕。近几年,随着乡村建设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毛湾村从里到外大变样,尤其是发展油用牡丹、金菊等特色种植,不仅扮靓了乡村田园,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年,毛湾村跻身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榜单,这个寂寂无闻的小村落逐渐火了起来。

  

  好风景带来了好光景,想起这些,李九生老人的脚步格外轻快。路过村里的牡丹种植园区,放眼望去,一朵朵牡丹竞相绽放,缕缕芳香飘散在空中,也飘进了老人的心坎里。

  

  “今年,我们村上的第一朵牡丹花在3月22日就开了,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说来也怪,这第一朵牡丹花没有长在园区,而是长在村口路边。大家都说这是朵‘迎客花’,是提前来给我们报喜的‘花仙子’。后来没多长时间,园区的牡丹花陆续开放,游客也来了。不用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季。”一边走,李九生老人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山路弯弯,晨光在花田里洒下一片金辉。此时,进村的小路上,私家车、三轮车排起了长队;村道两旁,随处可见村民售卖新鲜野菜、土鸡蛋、木耳等土特产的临时“摊位”;文化广场上,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周围聚集了许多村民,孩子们撒着欢……

  

  春日的早晨,天气微凉,人群中的李九生头上却冒出了汗。看了一会热闹,他往自家牡丹园走去。

李九生老人正在观察牡丹长势。   

  “我种牡丹有6个年头了,5亩多地,每年能赚万把元,比以前种麦子翻了一番。明年,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收入还能再提高。”看着花海,闻着花香,老人格外开心。

  

  到了牡丹园,李九生看到村党支部书记韩东峰正站在花丛中给游客介绍村上的牡丹产业。

  

  原来,年,毛湾村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按照“帮扶单位+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和产品深加工,并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打造出一处旅游景点——牡丹沟。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盘活了毛湾水库等景点的“美丽经济”,让群众一块地挣双份钱,带动毛湾村走上了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我们村有多户群众从事牡丹种植和相关产业工作,每年4月是最繁忙的时节。”韩东峰说,“依托绿水青山,如今我们村的产业兴旺了,不少农户还办起了农家乐,让祖祖辈辈务农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

  

  微风吹来,花香扑鼻,田野里荡起层层碧波。漫步在牡丹园里,李九生老人不由得又哼起了那支熟悉的乡间小调。

陕西农村报记者胡小宁黄敏

陕西第一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wh/7835.html